外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效果

2020-07-16 13:05刘朋伟邢兰坤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假体股骨颈置换术

刘朋伟 邢兰坤

河南安阳市人民医院骨科 安阳 455000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于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人群。骨折后由于患肢疼痛剧烈及下肢活动受限,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及工作[1]。髋关节置换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等临床症状及髋关节功能,已成为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有效方法[2]。选择2017-03—2019-01间在我院接受收髋关节置换术的10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采取传统切口和外侧小切口施术并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患者均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诊,并具备髋关节置换术的指征。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骨折部位及其周围有化脓病灶,以及手术禁忌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55~70岁,平均65.34岁。病程 2~4 d,平均3.39 d。观察组:男38例,女12例;年龄58~73岁,平均67.37岁。病程2~5 d,平均3.87 d。2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3]全麻,取健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观察组采取外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由股骨大转子向髂前上棘做6~8 cm切口,逐层切开分离,Z形打开关节囊。分离股骨颈骨折断端,测量股骨颈截骨线进行截骨。取出股骨头和股骨颈,打磨髋臼,置入髋臼假体。在股骨远端依次扩髓,打入股骨假体试模至关节假体性能最佳后取出。置入与试模同号的股骨头假体,并将假体复位至髋臼内。活动患肢,无脱位及出血后,结束手术。术后嘱患者卧床,并穿防旋鞋,防止脱位。对照组经常规切口实施髋关节置换术。

1.3评价指标(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切口感染、运动障碍)。(2)随访6个月,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从疼痛、行走、关节活动范围、功能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其中疼痛44分,行走33分,关节活动5分,功能18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髋关节功能更好。

2 结果

2.1手术时间等指标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指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手术时间等指标比较

2.2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2组术前髋关节疼痛、行走、活动度、功能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髋关节疼痛、行走、活动度、功能及总分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

2.3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并发症情况比较[n(%)]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占成人骨折的3.6%,多发生在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人群,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行走时身体发生扭转跌倒所产生的间接暴力导致[4]。患者主要表现为髋部疼痛,肢体活动及行走严重受限[5]。故要尽早预防和治疗并存疾病,在全身情况许可后尽快实施内固定手术或髋关节置换术。其中对全身情况较好,预计寿命较长的GardenⅢ~Ⅳ型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宜选取全髋关节置换术。

传统髋关节置换术的切口较大,术中出血多,不利于老年患者术后恢复。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采用经外侧小切口行微创髋关节置换术,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6]。我们的研究发现,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指标均比对照组低,髋关节疼痛、行走、活动度、功能及总分评分均比对照组高,且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证明采用外侧小切口进行髋关节置换术,创伤小、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术后恢复效果理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猜你喜欢
假体股骨颈置换术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高屈曲与传统膝关节假体的10年随访:一项配对队列研究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四肢骨肉瘤保肢术后假体断裂个性化翻修 10例报告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组配式与一体式股骨假体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Crowe Ⅳ型DDH的疗效比较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