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2020-07-16 13:06刘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全麻硬膜外麻醉

刘杰

河南濮阳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 濮阳 457000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常用术式[1]。良好的麻醉效果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2]。选取2017-06—2019-06间我院收治的78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比较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和全身麻醉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78例患者均择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ASA I~Ⅱ级。均无血液系统疾病、重要器官功能严重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精神疾病和有麻醉禁忌证的患者。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年龄37~59岁,平均48.01岁。体质量指数(BMI)19~26 kg/m2,平均22.53 kg/m2。观察组:年龄37~60岁,平均48.50岁。BMI 19~25 kg/m2,平均22.06 kg/m2。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术前30 min静注0.5 mg阿托品。入室后开通静脉通路,监测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组采用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于L2~3或L3~4椎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硬膜外导管放置于头侧,注入5 mL试验量的1.6%利多卡因。麻醉平面出现且无全脊麻后行麻醉诱导。静注芬太尼4 μg/kg、罗库溴胺0.15 mg/kg、咪唑安定0.1 mg/kg、丙泊酚3 mg/kg。气管插管成功后连接麻醉机控制呼吸。微量泵泵入丙泊酚2.5~3.5 mg/(kg·h)、瑞芬太尼0.1~0.2μg/(kg·min)麻醉维持。酌情静注维库溴铵维持肌松。术前于硬膜外给予5 mL试验量1.6%利多卡因后,间隔1 h追加6~8 mL,术后行PCEA。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同观察组),术毕前8 min予以0.05 mg芬太尼静脉推注,并行PCEA。

1.3观察指标(1)术前(T1)、切皮时(T2)、人工气腹建立20 min(T3)、术毕(T4)时的HR、MAP。(2)完全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3)不良反应(躁动、寒战、心动过速、胃肠道反应)发生率。

2 结果

2.1HR、MAP水平2组T1时的HR、MAP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4时观察组HR、MA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HR、MAP水平比较

2.2麻醉恢复质量观察组完全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麻醉恢复质量比较

2.3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出现2例胃肠道反应、1例寒战、1例心动过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4/39)。对照组出现5例胃肠道反应、3例寒战、2例心动过速、2例躁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77%(12/3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2,P=0.025)。

3 讨论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已成为治疗子宫病变的首选术式。相关研究表明,患者的特殊体位及CO2气腹,均易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而影响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3]。故对麻醉用药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纯全身麻醉时机体仍存在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反应,而硬膜外麻醉可移植手术区域神经元兴奋和儿茶酚胺浓度升高,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两者联合应用的优势为:(1)可明显减轻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患者的应激反应程度,有利于维护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4]。(2)可一定程度减少麻醉和肌松药物的使用量,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低。(3)丙泊酚作为短效静脉麻醉药物,有助于患者术后快速苏醒[4]。

本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中的HR、MAP水平、术后完全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充分表明了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的良好效果和安全性。可作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常规麻醉方式[5]。

猜你喜欢
全麻硬膜外麻醉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