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式康复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0-07-16 13:06马艳梅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渐进式患侧上肢

马艳梅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 郑州 45005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改良根治术是目前临床最常采用的有效治疗手段。术后科学的康复锻炼指导,对改善患侧上肢功能具有积极意义[1-2]。选择2018-01—2019-01间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180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渐进式康复护理对改善患者上肢功能的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标准:(1)术前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且符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指征。(2)单侧病变。(3)预期生存时间>1 a。(4)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随访资料齐全。排除标准:(1)精神异常、认知障碍或语言沟通障碍者。(2)严重心脑血管及呼吸、血液、免疫系统疾病者。(3)已发生转移或有其他恶性肿瘤疾病。(4)患侧有腋窝、胸壁手术史与外伤史等。采用盲抽法分为2组,每组90例。观察组年龄28~61岁,平均41.28岁。TNM 分期:I期5例,Ⅱ期67例、Ⅲ期18例。对照组年龄30~60岁,平均42.12岁。TNM 分期:I期4例,Ⅱ期66例,Ⅲ期20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适当抬高患侧上肢促进患肢引流。嘱患者遵医护人员要求术后第 7天、15天、1个月、2个月、3个月和6个月进行徒手肌力综合测定、上肢肿胀测量、患侧上肢运动耐力测试、皮瓣贴合及负压引流情况等评估。指导患者进行自我锻炼,包括定期对肘部和肩部进行适当按摩,运动上肢并配合做爬墙(两脚分开与肩膀同宽,双手贴墙与肩部齐平,双手向上向下慢慢移动)、握拳、牵绳等动作。注意动作缓慢、轻柔,运动幅度和时间应循序渐进,以不引起疼痛和劳累为宜。观察组联合渐进式康复护理:(1)准备阶段:术前l周制定渐进式康复护理书面计划并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其熟悉渐进式康复护理方法、目的、过程以及注意事项。出院时建立渐进式康复护理微信或QQ群,出院后定期发放相关康复资料,同时设立专人担任群主,按照个体差异原则为患者提供个体化咨询[3]。通过视频配合家庭访视等措施动态监督实施效果,及时了解患者的运动康复训练情况,及时调整训练方案,确保患者运动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和远期运动康复效果。(2)早期康复护理阶段(术后1个月内):全麻醒后即可开始让患者主动和被动活动手指,5~6次/d,10~15 遍/次[4]。术后第1天指导患者继续活动手指并开始进行握拳、屈腕动作,3~5 min/次,3~4次/d。注意后肩关节应处于内收位,避免外展上臂。术后第4天~1个月,康复训练内容增加屈伸前臂及体转、抱肘、抬肩、耸肩运动和内外旋转手腕、握拳等,每隔3 d增加一个动作,由易到难,15 min/次,2次/d。(3)中期康复护理阶段(术后第2~3个月):指导患者逐渐加大训练难度与强度,包括伸展运动(双臂向前伸直,掌心相对,保持10 s,再缓慢上升双臂,一共做3次)、扩胸运动(双手握拳,两臂抬至胸口,向两侧用力伸展,重复3次)、体侧运动(双脚保持与肩同宽,向上抬起左臂,左手通过头部触摸右耳,身体向右倾斜,反方向重复一次,一共做3次)、体转运动(左脚横跨1步,手掌朝下,手臂侧举,上身向左旋转90度,同时左臂在身体后部弯曲,手背贴腰,右臂在胸前水平弯曲,手掌向下,手指触摸左肩,恢复正常站姿后重复一次相反方向。共进行3次)。15~30 min/次,1次/d。(4)晚期康复护理阶段(术后第4~6个月):指导患者可跟随第八套广播体操的指令做相应动作,也可行划船、打乒乓球等体育运动,20~30 min/次,1~2次/d。

1.3评价指标(1)采用上肢功能运动评估量表(WMFT)[5]评估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上肢功能运动,满分5分,分值与患者上肢运动能力成正比。(2)皮下积液、上肢水肿、皮瓣坏死等并发症情况。

2 结果

护理干预前2组WMFT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干预6个月后2组WMFT评分与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术后发生皮下积液2例,上肢水肿1例,皮瓣坏死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44%。对照组分别为12例、4例、3例和21.1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1,P<0.05)。

表1 2组患者WMFT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乳腺癌术后实施功能锻炼能促进患侧上肢血液循环及淋巴液回流,从而减轻疼痛和减少淋巴水肿的发生[5],并可防止废用性肌萎缩、关节强直、瘢痕粘连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术后常规护理的患肢训练对特定时期的训练频率、强度和效果缺乏动态监督和指导。部分患者虽被告知需要进行功能锻炼,但由于切口疼痛,担心影响愈合,阶段性锻炼进度和效果不明确,不利患肢功能的恢复,并增加局部水肿等并发症的风险。

渐进式康复护理是以循序渐进为基本原则,采取运动强度和范围逐渐由弱转强的训练方式,分为早期、中期、晚期训练,难度与强度呈阶梯式增加,并在出院后通过网络平台动态督导和及时了解患者的运动康复训练情况,科学调整训练方案,确保患者运动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和远期运动康复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WMFT均优于对照组,并提示渐进式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运动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但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少,且未对患者进行长时间随访,导致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今后仍需大量样本研究,以便进一步证实结果的真实性。

猜你喜欢
渐进式患侧上肢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更 正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渐进式”改革的困境与对策
中风康复治疗:最好发病48小时后就开始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基本收入的理论构想与渐进式实现路径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轻熟女“渐进式”省钱保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