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保温护理

2020-07-16 13:06郭锦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恒定置换术体温

郭锦

河南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部 平顶山 467000

髋关节置换术中受术野暴露面积大、输入(冲洗)液体,以及麻醉方式等因素影响,患者易出现低体温而导致免疫系统抑制、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治疗效果[1]。因此,有效维持患者术中体温恒定,对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收集我院2018-01—2019-09间行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比较常规护理和保温护理对患者体温和应激及凝血指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标准:(1)均由同一组医生在全麻下行髋关节置换术。(2)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异常,及免疫、血液、精神系统疾病。(2)不配合治疗或中途退出者。将纳入的60例患者根据术中护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54~72岁,平均64.28岁。体质量48~72 kg,平均56.20 kg。观察组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53~73岁,平均64.90岁。体质量49~71 kg,平均55.80 kg。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实施保温护理:术前1 h使用亚低温治疗仪加温手术台至37.5℃。术前30 min调节手术室温度至24℃~26℃(冬季26℃~28℃)。将医用加温毯平铺在手术床上。入室后采用多功能监护仪实时监测患者体温。术中在不影响手术和无菌操作的基础上,在非手术区域覆盖棉被。输注(冲洗)液体及皮肤消毒液均预热至37℃左右备用。在保证消毒效果的基础上,尽量缩短消毒时间[2]。将湿热交换器连接气管导管,维持呼吸道内恒定温、湿度。手术结束前30 min将手术室温度调高至26℃(冬季27℃)以上。并通知病房提前做好保暖工作。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1.3观察指标术前及术后即刻检测2组患者的:(1)体温。(2)C反应蛋白(CRP)、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AD)等应激指标。(3)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等凝血指标。

2 结果

2.1体温变化术前2组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2组体温均较术前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应激指标术前2组各项应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2组应激指标均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体温比较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aP<0.05;术后组间比较,▲P<0.05

表2 2组应激指标比较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aP<0.05;术后组间比较,▲P<0.05

2.3凝血指标术前2组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凝血指标均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凝血指标比较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bP<0.05;术后组间比较,▲P<0.05

3 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以老年患者居多,若术中出现低体温,可影响患者的应激反应、凝血因子及血小板活性,不利于术后康复[3-4]。因此,有效术中保温护理尤为重要。

我们的术中保温护理措施有:(1)术前预先调节手术室及手术台的温度,减少环境温度与体温差距过大而引起患者的应激反应[5]。(2)术中做好保暖措施,避免患者因术中寒冷而大量散热,利于维持体温恒定和生理功能[6]。(3)预热输注、冲洗、消毒液体的温度,减少术中低体温而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7]。(4)采用医用加温毯、湿热交换器等保温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呼入恒定温度的气体,维持体温恒定,有效稳定机体各功能及代谢[8]。(5)手术结束前告知病房做好保暖工作,以有效降低温差刺激,维持术前及术后恒定体温[9]。结果显示,患者的体温及各项应激指标、凝血指标均得到了良好的维持,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猜你喜欢
恒定置换术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评价X线、CT及MRI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意义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张力放线装置张力调节专利综述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花花世界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