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帽J钩对青少年高角骨性二类安氏一类面型的影响

2020-07-17 14:12王振宇
宁夏医学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安氏逆时针前牙

刘 伟,王振宇,陈 龙

下颌升支及下颌体发育正常的高角病例由于下颌骨顺时针旋转过大,导致患者垂直向面下三分之一过长,矢状向上下颌骨表现为骨性二类、安氏一类,在矫治过程中,由于青少年具有一定生长发育潜力,通过高位J钩可给予上颌骨远中力及压低力[1],抑制上颌骨发育,作用于前牙段使其向远中及向上移动,诱导牙合平面逆时针旋转,进而引导下颌骨逆时针旋转,促进颏部向上前方发育,降低面下三分之一高度及改善矢状向骨性不调,从而改善患者面型[2]。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 年12月收治的青少年高角骨性二类安氏一类错牙合患者15例,年龄12~15岁,平均(13.7±2.1)岁。纳入标准:Ⅱ类骨面型,磨牙中性关系,侧貌观上颌前突,颈椎骨龄处于生长高峰前或高峰期,眼耳平面与下颌平面交角(FMA)>32°。排除标准:有正畸治疗史,合并其他影响矫治的口腔疾病史;矫治前后侧位片不清晰。患者入组前,向患者及家属充分说明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可能的风险,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矫治方法:拔牙矫治,上下拔除左右第一前磨牙,尖牙向后结扎,排齐整平牙弓,高位J钩配合颌内牵引关闭拔牙间隙,J钩佩戴时间为每天不低于12 h[3]。

1.3 头影测量:矫治前后由同一医师拍摄X线头颅定位测量片,每个指标重复测量1次,取2次的均值。参考指标:测量10个指标分别为蝶鞍中心、鼻根点与上齿槽座点构成的角(SNA),蝶鞍中心、鼻根点与下齿槽座点构成的角(SNB),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与下齿槽座点构成的角(ANB),下颌平面角(MP-FH)(SN-MP),上中切牙长轴与SN 平面相交的下内角(U1-SN),上颌第一磨牙(牙合面)中点与上颌中切牙切端连线与FH平面右下交角(U6-U1 to FH),下颌第一磨牙(牙合面)中点与上颌中切牙切端连线与FH平面右下交角(L6-L1 to FH),后鼻棘点与关节点、前鼻棘点的交角(Pns-Ar-Ans),过软组织之颏前点(Pos)与较突的唇相切与眼耳平面相交的下后角(Z 角)。

1.4 观察指标:对比治疗前后的SNA、SNB、ANB、U1-SN、FMA、SN-MP、U6-U1 to FH 、L6-L1 to FH、Pns-Ar-Ans、 Z 角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将所有数据标准化处理,正态分布的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头影测量结果:治疗后,2组的SNB、 ANB、MP-FH、SN-MP、U1-SN、U6-U1 to FH、L6-L1 to FH、 Pns-Ar-Ans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而2组的SNA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头影测量结果

2.2 软组织侧貌改变:矫治结束后,Z 角显著增加 8.08°(P<0.05)。

3 讨论

对于骨性Ⅱ类错牙合,求治目的是面貌美观的改善还是牙齿的排齐应该有明确的区分[4]。青少年发育期骨性二类患者,因上下颌具有一定生长发育潜力[5],在矫治过程中,需诱导上下颌向正常发育方向发展,要避免颌间牵引及颈带面弓增强支抗,以避免造成磨牙升长,导致颌平面顺时针旋转,对改善面型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在使用J钩时,牵引力方向需通过牙弓阻力中心上方,可避免平面顺时针旋转。牙合平面逆时针旋转是矫治成功的关键[6],采用高位J钩牵引,可通过抑制上颌骨水平、垂直向生长及矫治前牙,控制面下三分之一面高,逆时针旋转下颌,促进颏部向上前方生长,进而改善面部美观。但其有一些缺点:由于只能在室内时佩戴,易导致佩戴时间不够,矫治效果不理想;患者常不能自行佩戴,而需要家人帮助;青少年治疗依从性较差,常需在家长或医师监督下佩戴[7]。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SNB、ANB、FMA、SN-MP、U1-SN、U6-U1 to FH、L6-L1 to FH、 Pns-Ar-Ans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上下平面都有一定程度的逆时针旋转,而 SNA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Z角明显增加(P<0.05)。

Z 角可直接反映面部的平衡与协调,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指标。矫治后,Z 角明显增加(P<0.05),表明 J 钩可显著改善青少年高角骨性二类安氏一类错牙合患者的软组织侧貌[8]。

骨性二类安氏一类矫治对上颌前牙内收也是患者求矫的一个重要主诉,上前牙的内收需要较强的支抗以防止后牙前移影响矫治效果,传统增强支抗的方法是使用口外弓,但是患者戴用口外弓时极不方便且容易划伤口腔黏膜或造成面部损伤。与口外弓相比,J钩主要戴在上颌前弓前部,较易安放且不易滑脱,其安全系数高于口外弓。有研究发现种植钉支抗维持磨牙位置不动并支抗压低前牙可取得同样效果,但常常为增强支抗及压低前牙需要多枚种植钉联合应用,考虑到青少年骨质较软,种植钉易松动脱落。支抗种植钉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很多患者常由于恐惧而不能接受。微种植钉临床应用中伴随产生负载后微移动从而引起不需要的牙移动、增加牙根吸收的风险和不规则牙槽骨形成[9]。故J钩对治疗骨性二类高角患者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在回收前牙关闭拔牙间隙时,对于上颌骨前面下垂、开唇露齿的露龈笑患者,关闭曲法及滑动关闭法都难以克服“钟摆效应”带来的深覆颌加深,不利于患者的面型改善[10]。摇椅型弓丝虽可克服前牙覆颌“钟摆效应”,但是同时带来的有磨牙升长的副作用,进一步导致下颌顺旋,对高角病例的面型改善不利。J钩高位牵引时产生的分力不仅可以关闭前牙拔牙间隙,而且可以压低前牙减小覆颌,谭宇等人[7]研究表明与微种植体支抗相比,高位J钩对前牙的压低效果更佳。对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J钩有利于上颌骨前部下垂的矫治。

猜你喜欢
安氏逆时针前牙
逆时针旋转的水
安氏Ⅱ类错畸形咬合接触特征及其与口颌系统关系的研究现状
大块头安氏中兽
恒牙初期安氏Ⅱ1类错畸形颅底形态特征的分析
安氏Ⅲ类上下颌骨矢状位置关系头影测量指标的可靠性研究
心情不好
逆时针跑,还是顺时针跑?
浅议前牙死髓变色美容治疗的初步探讨
纤维桩与金属桩在前牙修复中的疗效比较
前牙烤瓷冠美容修复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