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

2020-07-18 15:44庄雪晴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0年4期

庄雪晴

摘 要:道家哲学为中华文化之精华,“自然”则是道家哲学的思想中心。老子“道法自然”中的“自然”是为“天然”“天成”“自然而然”,在于对自然之美的崇尚与追求,反对雕饰、造作与浮华,且提出“素”“朴”“淡”“拙”等美学观点,与南宋审美艺术具有直接渊源关系。这种哲学思想亦反映在中国绘画艺术上,“自然”作为传统审美思想,是中国美学史上最高品位。文章从南宋时期的美学观点入手,以“成竹在胸”“道”“气”“象”“逸品”为论点展开叙述。

关键词:道法自然;南宋时期;成竹在胸;逸品

南宋是一个文化理学时代,崇尚自然、含蓄、平淡、质朴的美学思想,人们在绘画上追求质朴无华,熟悉所表现的物象,并用恰当的手法将其表现出来。

苏轼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中提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作画时要“成竹在胸”,这段话讲了三层意思:

第一,画家在动笔之前要有一个完整的构思,胸中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审美意象,绘画思路要清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熟悉它们是一回事,把它们画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用恰当的手法表现它们则是更高的要求,就像董逌所说“他日忽见群山横于前者,累累相负而出矣”。如果胸中没有完整的画面,下笔时则“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画出的画面不能一气呵成,想一笔,停顿再画一笔,则画面不通,中国古画讲究“气韵生动”,其气不通,则画不畅。

第二,画家胸中的意象(“成竹”),是“意”与“象”互相契合而产生艺術上的升华,是灵感的爆发,它具有爆发性、猛然性、不稳定性,即“稍纵即逝”的短暂性。因此,画家要抓住心中所想、心中所画,意在笔先,“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

第三,画家要把胸中意象及时用笔墨表现出来,运用不同的艺术表达形式,还要有高度纯熟的绘画技巧,才能连续贯通。否则,“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眼高手低,就不可能“奋袂如风,须臾而成”。创作讲究气韵生动,连续贯通,苏轼是很重视艺术技巧的表现的。

客观、精准地描绘表现对象是近代以来工笔画家们的主要任务。这种表现方法的发展成熟与当时工业的不发达以及因此而导致的图像记录手段缺乏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不难想象,在缺乏其他图像记录手段的时代,工笔大概就是人们所拥有的最佳记录手段了,或者可以说是最佳记录手段之一。

南宋时期工笔花鸟画的审美思想深受传统哲学与美学思想的影响,古代人们的美学思想主要集中在“道”“气”“象”上,并把“道”作为最高审美追求,提出了“道”产生万物的观点。

何为“道”,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可以说,道与中国美学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谓“气”,在中国哲学中被认为是仅次于“道”的第二宇宙根本,让我们想到了魏晋玄学与魏晋南北朝美学里的“气韵生动”。“气韵生动”不是一个孤立的命题,“生动”二字只是对“气韵生动”的一种形容,关键在于“气韵”二字。“气韵”里的“气”,从美学的角度应该理解为画面里的元气。元气是绘画中的点睛,《文心雕龙》中有“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的描述。六朝时期的谢赫也把“气韵生动”列为六法之首。

“象”就是得物象形,是指气之端倪。吴澄说:“形之可见者,成物;气之可见者,成象。”

画面中的美感从何而来,老子也谈到了“美”。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他说的美和善已经区分开了。对于形式美,老子也是持不赞成的态度。

当他看到各国诸侯用华丽的语言相互欺骗,互相争斗,为达到驾驭对方、吞并对方的目的时,他说:“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再妙语如花也难以掩盖各国诸侯之间的明争暗斗,谎言也屡见不鲜,所以老子又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最早把书法分品的是南朝庾肩吾,在他的《书品》一卷中把从汉代到梁的书法家一百二十三人分为九品。到了唐代,李嗣真在庾肩吾的九品之上加了一个“逸品”。这是“逸品”被首次提出,并放到了最高地位。“逸品”在美学史上意味着书画艺术的最高品格,它和“神”“妙”“能”三品区别在哪里?

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对四格的说明如下:

逸格:画之逸格,最难其俦。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故目之曰逸格尔。

神格:大凡画艺,应物象形,其天机迥高,思与神合。创意立体,妙合化权,非谓开厨已走,拔壁而飞,故目之约神格尔。

妙格:画之于人,各有本性,笔精墨妙,不知所然。若投刃于解牛,类运斤于斫鼻。自心付手,曲尽玄微,故目之曰妙格尔。

能格:画有性周动植,学侔天功,乃至结岳融川,潜鳞翔羽,形象生动者,故目之曰能格尔。

四格之中,“逸格”地位最高,“逸”表现出了一种精神层次。早在先秦时期就有“逸民”一词,这种“逸”的精神境界渗透到艺术生活中就出现了“逸品”一词。“逸品”来源于“自然”,而又归于“自然”,在“自然”中取物,这个“自然”是超脱世俗观念的生活层次和精神境界。

“思与神合”就是通过艺术想象把握对象的“神”。荆浩说,“亡有所为,任运成象”,把“神”理解为创作的精神来源。因此,“神格”更多指的是艺术表达的神奇,就像在西方的写实主义、浪漫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抽象主义、极简主义、构成主义之间穿梭一样,很难用一种特定的风格去定义它。如苏轼《题王维吴道子画》一诗说:“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以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犹以画工论”是指吴道子的画虽技巧娴熟高妙,达到了物象造型生动、形神兼备的境界,但只是一个画工而已,缺少“象外”的诗意,故境界不高.而王维的画,画得“象外”能见诗意。

“能格”在此四格之中居尾。所谓“能格”,则是指对疏柳寒雀、山川鸟兽、残枝水禽观察细致入微,表现技巧高超,所以能创造出生动的形象。在刘道醇的《圣朝名画评》中,谈到“能品”时,品评出“妙于形似”“长于写貌”“尽事物之情”等评语。这些评语很有助于我们对“能格”的理解。

宋代是由中国贵族或贵族化的士族统治向科举文官治国转型的时期,容易形成地方割据的军事贵族基本被排除在权力中心以外,而文官以科举选取为主要来源。参加科举的人相当一部分出身寒微,青少年阶段一直生活在基层社会。这些人走上仕途之路后,把当时的平民百姓的审美带到了上层社会。宋人喜欢用“闲适”这个词来褒扬他们的生活品质和精神追求,他们所推崇的“闲适”更像是一种源于自我生活的艺术认知。正是这种认知,造就了如同宋徽宗赵佶般将各种有趣的事玩到极致的文人,也出现了“不求显达于世,隐逸于山水之间;心中有山水,生活有四艺;自如游走在情与理之间,存隐逸之心,抒富闲之愁”的心态。

参考文献:

[1]章宏伟.历代名画记[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3]汤漳平.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4.

[4]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5]陶文鹏.苏轼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