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画家中倪瓒“简”与王蒙“繁”之比较

2020-07-18 15:44曹兰婷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倪瓒元代王蒙

曹兰婷

摘 要:“元四家”作为元代画坛的重要代表,曾在山水画史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与影响,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元人山水画对中国古代山水画发展发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元四家”的山水画艺术风格各异,主要是他们艺术探索和审美观念造成的,这也是值得关注与玩味的话题。例如,在“元四家”中,倪瓒的萧散简远与王蒙的繁密厚重形成画风上的鲜明对比。倪瓒作品所刻画的是“疏而不简”“简而不漏”的疏体山水;王蒙则描绘出的是“苍茫浑厚”“秀润静谧”的密体山水。二人“一简一繁”的绘画艺术效果与他们的创作技法、內心世界、审美追求和人生阅历等密切相关,值得深度探讨。

关键词:倪瓒;王蒙;疏体;密体;山水画;元代;艺术风格

元代山水画是古代中国抒情写意山水画的高峰,也是中国山水绘画史上又一个灿烂时期。由于元代社会的特殊性,元代绘画呈现出特殊的面貌,孕育出承前启后又风格鲜明的艺术风貌。在这一时期,山水画的创作主体主要是江南的文士阶层,并涌现出一批卓有成就的大家。元代山水画中,影响较大和被后世尊崇的主要是赵孟頫和“元四家”。正如蒋勋先生所言:“元朝四大家,从任何角度看,都是截然相反的对比,他们或发展繁复,或发展精简,他们敦厚或峭薄,孤高或平易,从容或激情,各自把性格发展到了极致,成为艺术的风格。”由此可见,“元四家”画风形成的原因还是与画家所处社会环境、生活阅历、师法传承等方面的因素紧密相联,这也是分析他们画风异同的突破口。而本文所关注的两位画家也是这样,倪瓒的疏简风格,主要是由其精神状态与内心修养所决定,同时,也受到他个人高度洁癖的性格影响。王蒙的繁密风格,与他显赫的家学渊源、缜密细腻的心思、积极入世的情怀密切相关。他们都身处于乱世之中(元末社会动荡、地方政权不定),但二人在乱世之中所持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也明显不同。本文从两位画家的个性特征、绘画创作技法、绘画审美观念等方面,尝试比较二人艺术风格之异处。

一、图式的构成比较

倪瓒与王蒙二人虽生活在同一时期,但他们常年所处的社会地位与生活环境还是不同的,这就导致了他们笔下山水面貌与表现形式的差异。就创作内容而言,倪瓒的作品大多描绘的是太湖和松江附近的江南水乡,多为三段式构图(一河两岸,一两个小土坡,三五株枯树)。倪瓒尤善于留白,因此品赏其画,首先需要体识他画面上的空白部分(有时空白部分可占画面的二分之一),这是倪瓒的特色,也是他在山水画史上的贡献。这种画面表现方式的基本特点是:空,却有灵气往来;简,又含有秀润之姿。他的山水画具有空灵、清净、古雅之美,这在他的《渔庄秋霁图》和《六君子图》等作品中足以领略。正如正如著名美术史论家陈传席先生所言:“总之,倪云林的画以简胜,表现出一种极其清幽、洁净、静谧和恬淡的美,给人一种凄苦、悲凉、索寞的感觉。在倪云林之前,山水画能表现出这样一种美的境界者是没有的。”

相比较而言,王蒙的作品就大有不同了,他的作品中多刻画江南溪山林木之景色。画面中描绘高耸山峰、草木丰茂,给人一种生命力旺盛与朴茂之感。较云林最大的独特之处,是王蒙画得密、画得满。这在他的作品《青卞隐居图》中能展现出来,该画全局几乎极少空白之处,但仍然使观者感到画面很舒畅清新,没有一丝的闭塞烦闷之意,给人一种充实之感。“如果倪瓒企图把世界剥落简化到不能再简,给我们看赤裸裸山水的本质,那么,王蒙则是繁密堆叠到了极致,给我们看氤氲着丰沛生命巨力的宇宙山川。”他们的作品同样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但二人的表现方式都带有深切的主观意愿。“一简一繁”中体现出二人不同的艺术审美意象,也体现出他们艺术境界之异。

二、二人创作技法之异

在绘画技法上二人也各有千秋。倪瓒的创作经历分为三个时期:早期、后期和晚期。早期为“我初学挥染,见物皆画似”般的注重形似,后期则是典型的一河两岸式面貌,晚期更归于“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平淡质朴。在用笔上倪瓒创折带皴法,常用干笔渴墨皴擦,山石则用渴笔侧锋,他的折带皴最有特点。皴法的运用也是他疏体山水成熟的关键。《渔庄秋霁图》中全画皆以笔墨表现,不着一色,给人一种清净、萧疏之意。画面内容就是以极简率意的笔墨皴擦建构而成的画面空间从而形成特有的荒寒境界。这种极简渴墨的笔墨手法在明末清初的山水大家渐江笔下表现得淋漓尽致,渐江的一生尤醉心于倪云林,他自己也常在画中题字“仿倪云林”,更甚之在诗中云:“欠伸忽见枯林动,又记倪迂旧日图”。由此可见渐江对云林是推崇仰慕的。相对于倪瓒的山水作品,他可能更崇敬其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与通透出尘的生活态度。

王蒙则以其擅长的解索皴和牛毛皴法表现南方山水的山石树木,他的皴法是从董源的披麻皴中化出的。在《青卞隐居图》中就能够看出其独特的笔墨技法,点线形态清晰分明,画面效果疏密有致,用笔纯熟,层次丰富,变化无穷。王蒙的作品多为密体山水且总能够带给观者无穷的力量感,连倪瓒都曾在他的作品中题著:“叔明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董其昌也曾题辞曰:“笔精墨妙王右军,澄怀观道宗少文。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王蒙以丰富多变的笔势表现出林岚郁茂、气势苍茫的意境,望之郁然深秀,其画法和表现出的精神状态,是元代以前所不曾见的。可见他的画面是多么的丰实饱满。一幅画,以简疏可以取美,以密繁也同样可以制胜。笔墨中的空,有时可当作一种“充实”;笔墨中的实,有时也可当作一种“空灵”。这里不得不提的是:虽然二人在绘画技法上各有主张,各有怀抱,但对于在山水风格师承前人这一方面,他们都对董源和巨然这一派南方山水画风是推崇的。

三、二人的内心世界分析

倪瓒和王蒙同为“元四家”中的重要画家,但二人面对世俗之事的态度却大相径庭。倪瓒持出世态度,在倪瓒少年家道兴盛之时,他可能也曾想过入世,但经历的家道中落、社会变革,看到的人世百态,深识的人情冷暖,直接影响到他晚年那种强烈出世的思想。他抱着“不事富贵事作诗”的清高态度,努力摆脱世事对他的干扰,致力于做一个清净无为、与世无争的自由者。倪瓒作画不求形似,也不求颜色似,仅是为了抒发胸中的逸气,用以自娱。在他的画面上更多表现出的是“空”与“静”,这些所折射的正是他心境的纯洁干净、一尘不染。无论是在画中还是画外,他都不愿被任何尘世喧嚣所沾染或烦扰,力避尘俗,守住自己的一方“净土”,守住画家的精神栖居之所,以便“与天地精神往来”,这些显然是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对倪云林影响,是他在乱世中参悟人生、以画为寄的结果。

受到儒家积极进取思想的影响,王蒙却主张积极入世,愿意在仕途有所作为,也善于审时度势。王蒙生于家学渊厚的世家大族中(他的外祖父是元代大画家赵孟頫,外祖母是管道升),在绘画风格上深受其外祖父赵孟頫“古意”思想的影响,在学习作画方面从小就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艺术功底自然也是扎实雄厚。也正因此,他时常对身份地位抱有幻想,元末时局动荡不安,农民起义时时爆发。他却过多地考虑个人利益,忽而入世忽而归隐,官而隐,隐而官。“为了个人兴趣也为了个人的得失,机关算尽,有时得到好处,但最终‘误了卿卿性命。王蒙的思想气质同样反映在他的画上。他的画繁密多变,拖泥带水,面貌不一,不像倪云林画那样单纯和简练明洁。”《青卞隐居图》就是他的重要作品之一,挺劲有力的线条、紧密细致的笔法、笔力雄健的皴法营造出生动灵活的画面氛围。在王蒙山峦重叠、草木丰茂的山水画作品中,总是寄托着画家隐逸山林的理想,但他的内心又有着强烈的入世愿想,由此可见他的内心是矛盾的。也正是在这种苦闷、纠结的精神状态下,王蒙创造出了后世所谓的密体山水,点线之间的繁密相交,也可谓是一种“胸中逸气”的抒发。当知倪画和王蒙所画,在形式感上,明显地产生了“黑白互变”的并美效果。其实,画家个人经历与艺术追求对于风格形成影响是直接的,因此,无论描绘的是何种画面效果,它都能够展现一位画家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不失为一种艺术美与风格美。

四、小結

“元四家”的绘画被后世之人所推崇,他们各具风格,独树一帜。“一简一繁”更是元代时期山水画史上的重要特色,而这在倪云林与王蒙的画风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就美术史意义来看,无论是倪瓒的疏体山水,还是王蒙的密体山水,都对后世的山水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明清之际,画坛上有诸多画家学习倪瓒、王蒙的画,但学得成功者微乎其微,这也是值得反思的。事实上,二人的独特艺术风格中无不蕴含着二人的审美态度与人生追求,突显着时代特色与画家的主体意识,而这是笔墨之外的,更是精神层面的。对比分析二人艺术风格的不同之处,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两位画家及其作品,同时对元代时期文人画的发展有更深入的掌握,同时,也为作品分析与画家个案研究做积极的尝试。

参考文献:

[1]蒋勋.美的沉思[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4.

[2]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修订版.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3]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上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倪瓒元代王蒙
且有“蜗居”,梦不荒芜
感动王蒙的一句话
倪瓒,洁癖患者画极简主义
图说书法(155)
元末画家:洁癖是—种生活方式
这样对待你,你还说他很好?
王绎《写像秘诀》中的肖像画技法研究
从民族文化交流视角论元代蒙古族汉文创作的产生与发展
《雪霁里的故事》
王蒙强调莫用网络“浏览”代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