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高的心理对其绘画的影响

2020-07-18 15:44陈雅媛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向日葵麦田经历

陈雅媛

摘 要: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成年人的心理问题,都可以在童年经历中找到原因。一个人的童年经历,特别是原生家庭,对个人性格行為、心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决定一生的幸福。”基于以上这一理论,文章试图分析凡·高的成长环境以及因此而形成的性格和心理对其绘画的影响,并以凡·高不同时期创作的几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例进行剖析佐证。

关键词:凡·高;心理;绘画影响

一、生活经历和环境对凡·高心理的影响

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对其的影响是最深的,并且是潜移默化的、根深蒂固的。我们可以从大量保存下来的凡·高与亲友的往来书信中得知,凡·高幼年时并没有得到父母的足够重视,更多的是对他的指责和反对,时间一久便造成凡·高心理上的忧虑,性格孤傲、孤僻甚至接近疯癫,使其形成颇具神经质的思想和不甚理智的精神状态。

(一)名字的由来

凡·高的名字本是他哥哥的,由于哥哥出生没多久便夭折了,母亲安娜为纪念老大,便给次子也起名文森特·凡·高。小时候母亲经常带着他去坟墓祭拜死去的哥哥,因为思念每次都悲痛欲绝。这样的经历使幼年的凡·高产生疑问:“我究竟是不是母亲的孩子?母亲究竟爱不爱我?”在弟弟妹妹相继出生后,母爱被分割,凡·高这样的焦虑也越来越重。

(二)先天的缺陷

有传言说凡·高小时候被诊断出色盲和读写障碍,这个传言也一直被人用来解释为什么凡·高对色彩的运用如此大胆。如果确实如传言所说,这一缺陷倒是成就了凡·高,但也因此让他更加不被父母和同学接受,从而逐渐导致凡·高不自信,使其和性格更加孤僻。

(三)母亲的不理解

凡·高的母亲安娜似乎始终没有能够理解她的这个儿子,也不曾尝试着去理解。从幼年起,他的古怪就挑战着母亲世俗而且根深蒂固的观念,挑战着她有限的理解力以及视野。在母亲眼里,凡·高总是有那么多怪异和不切实际的念头;而在儿子眼里,母亲总是那么心胸狭隘和冷漠无情。从最初的不理解到后来的不耐烦,继而演变成难堪,以至于最后的恼怒,母亲几乎已经对凡·高不抱一丝希望。他的宗教情结和艺术抱负被认为是“没有未来的不务正业”,他出格的生活被视为家庭的劫难,是有意给双亲带来“苦痛和不幸”。凡·高留在家里的所有画作被母亲像处理垃圾一样丢掉,他童年所有的涂鸦簿已经也被一概丢弃,至于他后来送给母亲的一些作品,母亲也不屑一顾。而在凡·高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母亲给他的信也越来越少。凡·高自杀前因病住院的一段时间里,尽管母亲与其他家庭成员往来频繁,却从未探视过他一次。即便凡·高死后不久就声名鹊起,她也没有丝毫悔悟并仍认为他所谓的艺术简直“荒谬可笑”。凡·高画的母亲的肖像画上附有一行诗:“透过诽谤的摧残和冷酷的责难,谁会是我灵魂追寻的女子?”诗是哀伤的,这应该是他对母亲无力的诘问吧。对于母亲,凡·高又爱又恨,既责怪母亲对他的苛责与不解,又从未停止努力赢得她的认可。

(四)早期工作的不顺

凡·高成年后尝试过多种工作,做过画室助理、神职人员,后又成为自由画家,但早期的工作经历都很不顺畅。当画室助理时因沉迷于艺术与文学的研究耽误了给顾客推销而被老板辞退。当神职人员时,满腔热血地研究圣经,渴望能够带领苦难的人们脱离困境,但却被认为不切实际,甚至不可理喻。这几次在常人看来不成功的工作经历对凡·高的打击无疑是沉重的,势必在其心里留下深刻的痕迹。

二、通过凡·高的绘画作品剖析其心理对绘画的影响

凡·高的生活环境、童年遭遇直到成年后的种种经历,母亲以及亲友对他的态度,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都对他的性格和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心理的变化又直接影响到他的绘画。我们对他不同时期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吃马铃薯的人》、《向日葵》、《星夜》和《乌鸦群飞的麦田》加以分析,剖析凡·高的心理状态对其绘画创作的影响。

(一)《吃马铃薯的人》

米勒出生于农村并且长期生活在农村,亲自参加劳作,因此他所画的都是乡间的景色和农民生活劳动的场景,画风朴实。凡·高视其为精神导师,憧憬米勒式的生活,幻想着自己也能成为像他一样的农民画家。凡·高之所以创作《吃马铃薯的人》,更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曾经的神职工作让他在与下层劳动人民的交往过程中产生了同情和悲悯,这使得他将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作为创作方向。这幅画大量使用深褐色,画面显得昏暗,围着桌子吃饭的一家人,面部在煤油灯的照射下泛着微弱的黄光。人物塑造方面显得并不十分成熟,农民的手看起来比脸大,脸上的皱纹和阴影的刻画感觉像鼻梁和脸颊从中断开了一样。还有杯子与水壶的关系不一致,一方面受造型基础的影响,但同时凡·高并没有刻意追求准确的形体和比例结构, 而是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对农民生活最直观的感受,将他想重点刻画的部分夸张的表现出来。夸大的手寓意着农民用双手劳作的艰辛,脸上夸张地皱纹代表艰苦的生活给他们留下岁月的痕迹,昏暗的灯光说明农民的生活只是暂时存在微弱的光亮,终究还是暗无天日。

(二)《向日葵》

1886年凡·高来到巴黎,并逐渐结识了很多印象派画家,在此期间他的创作开始受到印象派的影响。与其早期黄褐色调截然不同,画面中的色彩逐渐变得鲜亮起来,这跟凡·高当时的经历不无关系。早期由于受到工作、爱情、家庭因素的影响,凡·高一直处于孤独、无人认可的失落中,来到巴黎后他结交了很多画家朋友,这让他感觉自己不再孤单。加之《吃马铃薯的人》的入展,代表自己的作品被人认可,凡·高因而变得自信起来。凡·高在他的绘画中更注重对事物的感受,而非客观写实地描绘眼睛所看到物象,他将自己的绘画区别于印象派其他画家,他说:“为了更有力地表现自我,我在色彩的运用上更加随心所欲。”

通过《向日葵》等作品可以看出,在绘画主题不变的情形下,不同时期、不同经历,凡·高的心境有所不同,所创作的作品在背景和笔触包括颜色方面的运用都不一样。客居巴黎两年之后,凡·高独自一人去了阿尔,这个位于法国南部的小镇后来因为凡·高而闻名天下,凡·高的很多名作创作于这里。随后他写信邀请高更前来与他一起画画,为了迎接高更的到来,凡·高还特意将房间布置一番,并创作了《向日葵》。整个画面呈橙黄色调,除少量绿色外,无论是向日葵本身,还是插向日葵的罐子,甚至是背景和桌面都用橙黄色表现,橙黄的色彩给人热烈的感觉,可以想象在等待高更的这段时间他的心情是愉悦的。而背景的用笔错落,显得比较独特,可以看出他的内心始终存在不稳定、不确定的挣扎着的东西,这些恰恰是其性格的反映。

(三)《星夜》

《星夜》创作于1889年5月8日。高更的到来,对于凡·高而言是愉快的,同时也是不幸的。在意见不合发生争吵过后,高更离开,凡·高的精神开始失常,不久后住进了疗养院。神志清醒之时是情感最为饱满的时候,他會不停地作画。流云翻卷,星星月亮闪耀着柠檬色的光芒,像在翩翩起舞,还有远处的山、近处的树、中间的房屋,全部像火焰在流动。这幅画与我们常见的现实景观截然不同,说明凡·高画这幅画时更多遵循自己内心的情感。

(四)《乌鸦群飞的麦田》

这幅画是凡·高自杀前最后的画作,画面中仍然使用独特的金黄色,而这金黄却已不再像先前那般明亮艳丽了,带有褐灰色的黄色传达出凡·高在最后的时光里内心的不安和阴郁。乌云密布的阴沉沉的天死死压住金黄色的麦田,沉重得叫人透不过气来,空气似乎凝固了,一群乌鸦紧贴着麦田飞舞着,乌鸦在东西方都是不详和死亡的象征,左右和中间三条不同方向的路径麦田中伸向远方,哪一条才是正确的?此时的凡·高也不清楚自己该何去何从。画面中同样存在多处连续错乱的笔触,可以看出凡·高的内心依旧缺乏安全感,而表现草丛的锯齿状的线条,意味着凡·高将内心情感直接宣泄出来,也反映出他此时的焦虑。天空中的群青与大面积的麦田柠檬黄之间强烈的色差使压迫感更为明显,急躁生硬的笔触充满紧张和不安,这是凡·高的最后一幅作品,是由浓烈的色彩和强有力的线条描绘的绝笔。第二天,还是在这片麦田,他对准自己的胸膛扣动了扳机。

凡·高的作品是独特的,是充满想象力的,是感人至深的,更是震撼人心的。凡·高一生的经历给予他独特的绘画视角,也使得他的绘画风格独树一帜。我们常说有些人生来就是要完成使命的,凡·高就是这样一位画家,他在谈及自己的创作时曾这样说道:“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溃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信念——艺术应当关心现实的问题,探索如何唤醒良知,改造世界。正因如此,这个孤独又特别的人才被后来的我们如此热爱。

参考文献:

[1]奈菲,史密斯.梵高传[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苏.梵高手稿[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向日葵麦田经历
画与理
向日葵
冰尜8级 经历风雨
向日葵
不关我的事
经历与感悟
别人做不到
只有更好的
一直在努力
超级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