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疗法治疗脑梗死痉挛期对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2020-07-20 08:17贾敬喜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痉挛偏瘫肢体

贾敬喜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安徽 合肥 230041)

下肢肌肉张力异常增高是脑梗死痉挛期常见症状。本研究用综合疗法治疗脑梗死痉挛期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2例,均为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治疗患者,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男20例,女11例;年龄48~77岁,平均(61.17±7.23)岁;病程2~24周,平均(14.24±3.23)周;偏瘫部位左侧18例,右侧13例。观察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49~78岁,平均(62.08±6.84)岁;病程2~24周,平均(15.83±2.67)周;偏瘫部位左侧16例,右侧1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偏瘫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的诊断标准[1];②半个月内未使用过镇静剂或松弛剂;③一侧肢体痉挛性瘫痪且肌张力增高。

排除标准:①有运动功能障碍或运动功能受影响;②合并高血压、急性冠脉综合征、重感染疾病;③肝肾功能障碍。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①药物治疗包括血压控制、颅内降压、改善脑循环、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对症支持治疗等。②康复训练包括从仰卧位到床边坐起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站立平衡训练、行走训练,每日1次,每次45min,每周5次,连续4周。

观察组加用针刺推拿和痉挛电刺激。①针刺治疗:取手足阳明经腧穴、伏兔、足三里、足五里、曲泉、委中解溪、太冲,得气后用6805A型电针仪,用疏密波50Hz,刺激量以引起踝轻微背屈为度,每次30min,每日1次,每周5次,共4周。②推拿治法:上肢部位主要以肘关节及周围反复进行按、揉、屈伸,曲池、尺泽、合谷等穴位点揉;肩关节部位主要以拿法为主,回旋上举上肢部位及内收即可。下肢重点以髋、膝及踝关节为主,反复进行滚、按、揉等,进行痉挛处肌肉放松,多取梁丘、髀关、阳陵泉、纠内翻穴为主要穴位并施以点揉。20~30min,力度由轻到重,以患者能耐受即可。日1次,疗程4周。③痉挛肌电刺激治疗:痉挛肌电刺激仪用波宽为0.1ms、频率为100Hz的脉冲电流刺激,强度为患者能耐受即可,每次30min,每日1次。疗程4周。

3 观察指标

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SI)量表评定痉挛程度。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情况,总分为50分,得分越高表示肢体运动功能越好。

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显效:下肢无肌张力增加,基本生活可以自理。有效:下肢肌力未出现明显增高,功能改善明显。无效:肌张力增高明显,活动需依赖他人协助,下肢功能无任何改善。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CSI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CSI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CSI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6个月后 t P对照组 31 11.73±2.56 9.71±1.07 5.564 0.000观察组 31 11.14±2.83 8.16±0.94 4.054 0.000 t 0.861 6.059 P 0.393 0.000

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6个月后 t P对照组 31 17.83±2.42 20.01±5.46 2.032 0.047观察组 31 18.34±1.95 23.62±6.11 4.584 0.000 t 0.914 2.453 P 0.365 0.017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6 讨 论

脑梗死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出现障碍,脑组织由于缺氧坏死所致[2]。引发脑梗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吸烟、饮食不当、过度饮酒、糖尿病、抑郁等。脑梗死发病急,多在休息或睡眠时发病,临床表现为对侧中枢性面、舌偏瘫、中枢性上下肢偏瘫,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失语等。

用电针及针刺刺激拮抗肌肌腹及肌腱,可以使肌腱感受器的神经冲动经向心径路传至脊髓中枢,引起牵张反射,使瘫痪肌肉产生自主性收缩,瘫痪肌肉兴奋后可与拮抗肌达成新的平衡,对脑卒中后处于异常活动状态的脊髓运动神经元具有调节功能,能够减弱脊髓中枢对骨骼肌的下行性促通作用,合理的穴位针刺可避免诱发痉挛,增强突触前抑制、降低痉挛肌的协同收缩程度,并通过外周刺激促进中枢代偿形成,从而起到降低肌紧张、缓解肢体痉挛的作用,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推拿以按捏为主的有按、压、点、拿、捏法等,以摩擦为主的有平推、摩擦、搓法等。痉挛电刺激疗法可使痉挛肌强烈收缩,经中间神经元传出至对应的前角细胞,迫使收缩的肌肉受到抑制,从而得到松弛[3]。两者合用可以有效降低痉挛,改善下肢运动。

综合疗法治疗脑梗死痉挛期可降低痉挛指数,改善下肢运动功能。

猜你喜欢
痉挛偏瘫肢体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肢体语言
防运动后肌痉挛喝水不如补电解质
肢体写作漫谈
漫画
面试六禁忌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