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宿舍同伴效应及其改善措施研究

2020-07-22 09:56纪智宏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6期
关键词:人际关系

[摘 要] 本文以理工科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线上调查和面谈法调查了大学生宿舍同伴效应的现状,探索了同伴效应对学生成长的具体体现,归纳了强化良性宿舍同伴效应的实际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宿舍;同伴效应;人际关系;宿舍公约

[作者简介] 纪智宏(1984—),男,云南曲靖人,硕士,四川大学物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高等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 G4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6-0129-02    [收稿日期] 2020-03-19

随着独生子女个性的日益突显,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出现可两极分化的现象,一方面“考研宿舍”“保研宿舍”或“奖状宿舍”不断涌现,形成宿舍成员共同进步的局面;另一方面,大学生宿舍矛盾引发的恶性冲突事件时有发生,不良后果非常严重。良好的宿舍关系可以促进大学生共同成长和成才,反之,不良的宿舍关系则引发矛盾并不断升级,甚至造成人身伤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作为大学生个体成长的外在因素,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高校学生工作经验的视角,以大学生学风建设为指导思想,探索研究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和改善的方法。

一、宿舍同伴效应现状调查

笔者采用线上调查和面谈法,在四川大学物理学类、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三个理工科专业的280余名学生中开展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从主观上说,40%的学生认为人际交往占用了过多的个人时间,另有30%的学生认为自己过于独立,从事人际交往的时间较少。从客观上看,70%的学生在非睡眠时间中仅有10%的时间处于人际交往中,认为人际交往时间占比超过一半的学生约占10%。这部分学生中有30%的在学生会或社团工作中表现比较突出,担任学生干部工作,有20%的学生从事校内外兼职活动。另外,笔者特别对学业预警的学生群体进行研究,其中仅有15%为社交活跃的学生,5%担任学生干部,致力于学生工作,10%热衷于各类社交型娱乐生活。由此可见,大学生主观上重视学业,轻视人际交往活动,特别是深入有效的人际交往活动比较少,比如合作完成课外活动或比赛等。

从客观上看,30%的学生在课余用于有效学习的时间不足50%,多数时间用于玩游戏、刷手机、上网看视频、参加各类社交软件互动、上购物平台或运动等。其中手机占用时间超过50%,手机成为填充多数学生业余碎片时间的工具。

通过对“考研宿舍”“保研宿舍”“科技竞赛宿舍”进行深入访谈,发现这类宿舍人际交往时间平均仅占9%,略低于全体平均值,但其交往的内容主要为学业交流。在考研宿舍,同学之间没有较多的结伴复习,保研宿舍较多的交往是交流保研信息,在平时学习方面没有过多交集。在科技竞赛宿舍访谈后发现,高质量人际交往的形式比较泛化,同学们并不拘泥于长时间的共有事务合作,宿舍中少量交集时间中的简单交流或非同质行为交流,其隐性影响的作用反而更加明显。例如学习、上网查资料和看专业视频,能促使他们相互借鉴,甚至有时相反特质的行为也能相互影响。例如甲同学近期追剧,乙同学改变了原本在宿舍上网查资料的时间安排,改为去图书馆自习,乙的行为反而促使甲进行反省并逐步减少追剧时间,最后乙每天一出门,甲就开始学习。

通过调查走访宿舍发现,大学生有几种相对比较鲜明的生活方式(兴趣爱好),如学习、打游戏、参加学生会或社团活动、谈恋爱、做兼职等。

在一种情况下,学生宿舍出现两项及以上相对比较鲜明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发生不同特质的进一步分化,例如搞学业和打游戏的同学共处一室通常不兼容,往往会发展成为爱学习的同学整天跑图书馆或教室,而打游戏的同学在宿舍一有空就打游戏,这种情况会进一步放大两类同学的特点,爱学习的同学成绩越来越好,爱游戏的同学成绩越来越差,打游戏时间越来越失控。

在另一种情况下,上述相对鲜明的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宿舍中没有特定鲜明生活方式的同学,致使某项鲜明的生活方式逐步风行于整个宿舍,即使是那些未被同化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前者伴有相同作息实践或生活节奏,例如一名学生会骨干同学因事务繁忙经常晚睡,考试前夕开夜车复习,早上起不来,上课没有精神,以至于宿舍另外几名同学也同步出现晚睡和上午上课没有精神的情况。

通过上述调查情况可知,宿舍成员在人际交往和相互影响过程中具有显性和隐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最终作用于作息时间和时间分配上,进而形成宿舍内部同伴效应的作用机制,这对于宿舍矛盾的分析和调解,以及宿舍分配和调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学生宿舍同伴效应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良性和非良性两种情况,良性的同伴效应即所谓近朱者赤,具有良好习惯的同学会相互促进,进而形成“考研宿舍”“保研宿舍”“奖状宿舍”“科技竞赛宿舍”和“乐队宿舍”等;非良性的同伴效应包括近墨者黑,以及不同鲜明生活方式形成反差后的互相排斥,甚至发展成敌对的宿舍人际关系。

二、强化良性宿舍同伴效应的措施

加强大学生对宿舍人际交往的重视程度,要引导其共建有利于各自成长的宿舍文化环境或制度环境,协商落实好具体可行的宿舍生活公约,促进宿舍良好的作息和卫生等习惯的养成,進而为学生个人成长提供有效的支持平台。

一方面应重视维系宿舍融洽的人际关系,做到兼容并包。从组织学层面来看,对不同地域、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观念的室友兼容并包,人才能得以发展进步,进而有利于宿舍每个成员的个人成长和社会性发展。但就人的本性而言,通常都喜欢与自己相像的人交往或相邻。如何减弱这一本性的影响,引导大学生融入不同类型同学的交往之中,需要首先从教育着手,在思想上达成多数同学对相异文化的发现和理解。

另一方面应重视宿舍环境的营造,包括文化环境、制度环境和卫生环境等,这些都是良好宿舍关系的承载平台。可以通过通识教育改善宿舍人际关系,使学生确立正确的态度,改变不良的行为;同时通过人际关系方面的课程、讲座或其他形式的辅导普及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的知识。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1.在大學新生入学教育环节就要引导其树立独立面对宿舍个性差异和分歧的信心,学习室友之间基本的社交原则和礼仪,分析新时期大学生宿舍典型矛盾的发生、发展和最终解决的具体案例,帮助大学新生明确对问题的防范意识,熟悉解决矛盾的办法,使他们从入学开始即重视和珍惜良好的寝室氛围。

2.教育大学生共同协商制定宿舍公约,规范宿舍作息行为和卫生清理行为,以及其他共同事务。在每个宿舍都要面临的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核心问题上,协调好作息时间、共有和私人空间营造的关系。在时间方面,宿舍全体成员达成默契的学习和生活步调,以便较大地提升学生们的进步时效;在空间方面,宿舍成员共同营造舒适、自如、洁净的寝室环境,提升学生们在宿舍中的生活和学习质量,进而改善课余时间的寝室氛围。

3.激励教育。一方面是正面强化,通过对正面典型宿舍进行访谈,调研其宿舍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先进理念和有效经验,进行多角度的广泛宣传,帮助大学生树立更高的目标,达到先进理念和经验扩散的效果。

另一方面是反面强化,总结反思各类宿舍矛盾或宿舍问题,分析宿舍矛盾产生和逐步升级的触发过程,归纳造成人际交往负面影响的客观条件,以此促使大学生群体重视宿舍中的人际交往,提高其对宿舍矛盾本质的判别能力,进而减少宿舍矛盾的产生和发展。与此同时,对于寝室矛盾或其他集体不良现象,应当及时进行处理,视情况对问题的主体予以批评教育。

参考文献

[1]黄鑫权,李建军.主体性视阈中大学生宿舍冲突与和解[J].广西社会科学,2018(4):214-218.

[2]李盼.地方高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改善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3]梁耀明,何勤英.大学生学业成绩的宿舍同伴效应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7(4):83-88.

Study on the Peer Effect of College Roommates and Its Improvement Measures:Taking the Undergraduate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s an Example

JI Zhi-hong

(School of Physics,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065,China)

Abstract:Taking the undergraduate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using online surveys and interviews,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eer effect of college roommates,explores the specific embodiment of the peer effect on students' growth,and summarizes the practical methods of strengthening the positive peer effect of college roommates.

Key words:college dormitory;peer effect;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dormitory convention

猜你喜欢
人际关系
以“工作坊模式”为武器,提升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水平
情商与销售业绩关系的探讨
从心理咨询师的视角解读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耐挫力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缺失对策研究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