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

2020-07-22 09:55温瑞芳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年12期
关键词:计算思维信息素养培养

温瑞芳

摘要:如今我们已处于科技日新月月异、社会不断变革的信息时代中,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给各行各业提出了挑战。信息技术学科一直都是一门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的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如何加强学生信息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水平,使学生适应信息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是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围绕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养;计算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12-0165-02

进入信息时代以后,社会对综合型、创新型、信息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素质教育受到了社会的热切关注,如何以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是目前高中素质教学的重要内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信息意识、发展学生计算思维、提高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信息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基础课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可持续的发展能力是当前信息技术教学中较为棘手的难题。

1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内涵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并不是单纯地指某一种具体的信息技术科学概念或学习能力,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是一种跨学科素养。2017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示,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其中,计算思维又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最为重要的一个要素,如何培养并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思维能力一直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笔者认为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实质是学生知识、态度和技能的综合表现,是一种综合应用能力。这种综合能力既是学生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迎接新挑战所必备的一种能力,又是学生终身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养成,不仅需要教师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学生有过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思维及应用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技能。所以,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培养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能急于一时,而应该在不断的学习中形成。

2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重视度不够,课时安排不足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的学科,通地课堂学习可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使学生能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从而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发展需要。但由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并未纳入高考范围,所以其一直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的尴尬地位。在许多学校领导、教师及家长心中高中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无所谓的“副课”,他们认为该课程反正不参加高考,所以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导致信息技术课程地位不高。另外,许多学校受高考升学率的压力,大都把重心放在如何迎合高考上,再加上高中教学任务本来就繁重,课时安排也较紧凑,所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时安排也随之减少,一般一周只有一节课,使得学生信息素养及其综合能力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2.2教学内容过于简单,缺乏实践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教学目标除了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之外,还要使学生掌握使用这些能力的技巧,让学生将所学的课堂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所以,课堂教学时教师除了要重视课本基础知识的讲解与学习外,还要重视将所学的知识与社会信息技术实践应用相连接,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均较简单、枯燥,存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现象,无法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应用需求相适应,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发展,弱化了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用意。

2.3教学设备不健全,计算机配备不合理

学校的硬件条件对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效果也会产生明显的影响,虽然大部分学校已按教学要求配备了计算机,但受经济条件的限制,经常会出现计算机配备不足或配置不合理的现象。例如,有的学校为了节约成本选一些价格低、配置低的计算機,导致学生操作起来经常出现死机或软件不兼容的问题。而有的学校发现计算机出现问题时不及时修理或更换,让两个同学共同使用一台计算机,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2.4教师能力不足,教师质量有待提高

信息技术课程虽是一门不需要参加高考的“副课”,但它对教师的要求却相对较严格。如果教师自身不具备一定的信息意识及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及时获取新信息、不及时更新知识结构,那么课堂教学中将很难抓住教学重点。例如在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大都将重点放在课本知识讲解及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和应用上,在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方面缺乏应有的重视,教学目标不够明确。部分教师甚至认为反正信息技术课学校不会检查评估,也没有高考的压力,只要走走过场,完成教学任务就行了。

3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高中信息素养主要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4部分组成,而计算思维又是学生信息素养的核心。下面笔者着重阐述了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下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计算思维实质是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或理解人类行为的一种思维能力,它具有一定的基础性特征和核心性特征,在学生终身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3.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一切教育思想和信息技术产生实际效能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教学观念及其信息素养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针对目前信息技术课程地位低的现状,教育部及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度,充分认识到培养信息素养、发展计算思维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在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教学设备,合理安排信息技术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每个星期都有充足的时间来学习信息技术知识。首先,学校要加强与地市学校的交流,通过交流了解其他学校优秀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学习一些优秀的教学管理方法;其次,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帮助教师树立与时俱进的信息化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以计算机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再一个,重视教师培训及继续教育工作,鼓励教师课余时间多加强专业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与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及专业水平,为科学开展高中信息技术课打好基础。

3.2深入挖掘教材,精心准备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蕴含着许多能够进行计算思维培养的知识点。所以,课前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弄清楚课堂教学重点及教学目标,然后围绕教材及学生熟悉的实际应用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问题,引导学生探求不一样的求解途径,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循环语句解决数列求和这一知识点时:计算输出1+1/3+1/5+1/7+……1/25结果。首先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究for循环语法规则,然后引导学生探究数列中第1项和第1项值的对应关系,通地对比让学生找到数列规律,并结合for循环的语法来求解。在此学习过程中既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3.3仔细摸查学生基础,分层次进行教学

每个学生因生活环境不同其思维方式、学习能力也会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这种个体差异,尽可能地做到因材施教。而因材施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不平及其思维理能力有所了解,因此教学前最好对学生进行一次摸底调查。例如,高一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许多学生还是抱着去玩电脑的态度,于是笔者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开设信息技术课吗?这个课主要学些什么?怎么学?”。问题二:“高三举行集会,需要确定到场学生总人数,谁能说一说用什么办法可以较快地知道呢?”。此外,笔者还做了个小调查,了解了学生初中信息技术学过哪些内容、用计算机解决过什么问题以及同学们使用电子产品的状况。通过以上摸底再结合教学要求对学生开展分层次教学,比如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生可以重点进行程序设计方面的学习,而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重点进行编程能力及软件应用方面的学习。

3.4丰富教学方式,拓展计算思维

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玩电脑的课,无法起到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作用。所以,信息时代下教师要明白信息技术课開设的真正用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课,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以生活为教学切入点,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创设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情绪,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在WORD绘制图形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每天上学、放学校门口经常堵车这一生活现象,提出如何引导司机有序停车的问题。问题提出后先引导学生讨论堵车的危害及其解决办法,然后指导学生利用WORD中的图形设计“禁止停车”“小心台阶”等标志。这一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图形绘制技巧,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发现和思考,并懂得使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除此之外,也可以采取活动与竞赛的方式来带动教学,促进学生计算思维能力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是21世纪学生应具备的最基础、最关键的品格和能力,也是学生适应知识社会和终身发展所必需的一种素养。因此,学校领导、教师及家长都应该重视高中信息技术这一门课程,并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计算思维信息素养培养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