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频共振

2020-07-23 07:02唐利建
时代汽车 2020年9期
关键词:流失订单式

唐利建

摘 要:订单式培养是校企合作中最常见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在订单合作的培养机制下,不仅有效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而且能够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但是在订单式人才培养中,往往出现订单学员流失情况严重,导致企业员工队伍不稳定,专业人才紧缺等问题的出现,基于这种现象,本文以浙江交通技师学院北京现代服务营销班订单培养为例,通过分析订单班学员流失的原因所在,通过多方共同协作,让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同频率、共振动”,有效解决订单员工流失的问题。

关键词:订单式;流失;同频率;共振动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作为职业院校主要人才培养模式,必然需要企业与学校的共同参与,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订单式培养应运而生,与企业联合开设订单班级,学生经过学校与企业共同考核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体现了学生、企业单位双方的共同的利益和愿望。在校企合作中,浙江交通技师学院汽车专业和北京现代企业开展多年的订单合作,有效的解决了企业用人紧缺的难题,而且完善了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但是在订单合作过程中,也出现了学员流失率较高,流动性较大等问题,这也导致了企业无法形成稳定的员工队伍,不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

1 订单班员工流失情况现状

浙江交通技师学院自2012年与北京现代有限服务公司合作,开设北京现代服务营销订单班,经过多年的合作,深入了解企业用人需求,严格按照企业模式培养,在班级组建、人才培养、考试考核、实习就业等方面与企业实现“零距离”对接,并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累积已为企业提供服务型技术人才135人,有效的解决企业人才缺口问题。通过近几年订单班级就业情况统计,发现学生流失率较高,特别是在第一年实习就业期间流失率问题尤为突出。(历年流失率见表1所示)

根据订单班级历年员工流失情况统计,订单班级员工总流失率达到66.7%,剩余在北京现代企业一线服务技术骨干为45人,总体流失比例较大,这对于校企合作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而在实际流失员工中,第一年流失率高达72.2%,说明在第一年中,学生转化为员工的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较多,稳定性较差,导致员工流失情况出现井喷,订单员工流失问题已经成为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中较大问题所在。

2 订单班员工流失原因分析

2.1 校企管理模式迥异,学生适应性较差

学校管理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知识能力、技能水平等多方面培养,学校本身订单班级较少,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小班化管理,一体化教学,人性化运作,细致入微的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及时的去纠正、关心、赞扬、教育学生行为举止。但是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后,发现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学校模式具有较大差异,企业注重效益,注重员工创造的价值,所以在管理上主要以完善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而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常会出现互相打击、冷眼相对等现象,这让刚毕业的学生无所适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在企业中的稳定就业。

2.2 专业就业形势较好,学生选择余地大

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产业涉及面广,所需人才较多,特别汽车产业转向汽车后市场服务市场,根据《2019-2022年中国汽车产业人才市场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16-2018年,中国汽车产业从业人员缺口及人才缺口均呈现扩大态势,其中从业人员需求缺口从2016年的170万人增长至2018年的198万人。汽车专业的就业形势一直比较好,这也导致了学生不愿意进入订单班级定向培养,从而缩小自己的择业范围,即使订单培养后,易出现跳槽现象,这是流失率较高形成的客观因素。

2.3 就业无政策性倾向,学生心里落差大

在就业选择过程中,企业对订单班级在工作环境、待遇津贴、员工培训、实习期限等方面并没有过多的政策倾向性,而面临着大环境汽车专业人才紧缺的情况下,很多企业给出较为诱人的就业条件,使订单班级学生与非订单班级学生造成较大的心理落差,这也让订单班级学生只要掌握一定职业能力后就跳槽到更为优异的企业就业,从而出现订单班级大量流失。

2.4 学生缺乏就业规划,职业挫败感增大

在校期间,学生虽然通过各方面渠道了解市场、企业等情况,而且学校也开设相关就业指导课程,但是学生在就业规划中,肯定会“大展身手、抱负十足”的心理,对未来的工作充满热情和期待。而现实工作,往往是充满挑战和危险的,学生就业设想大多数是机遇和目标,往往很少会考虑问题,所以缺少问题解决的心理准备,这也直接导致了学生在就业中前后设想差距甚大,职业挫败感自然就会出现,这对于刚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的学生而言是难以调整的一种心理,当出现这种心理的时候,很大部分学生会选择离职,导致流失率居高不下。

3 订单班员工流失问题解决措施

3.1 “家”怀天下,刚柔并济,共同促进员工成长

中国“家”文化的思想在每個人心中始终根深蒂固,每一个员工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愿望,企业能像家一样温暖而贴心,特别是对于刚入职的员工而言,能有更多家的味道,就更容易适应企业,更容易适用社会。中国传统“家”文化的管理,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员工的引路者对初入职的员工给予生活、工作、思想上的关怀,让企业“细微处见真情”,在员工困难时“伸援手”,这样才能让员工在企业中安心踏实工作,减少流失现象,这样团队才能有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家企情怀,企业员工才更有凝聚力。

但是只有“家”的宽容,而忽视社会残酷的竞争压力,这样也不利于员工的成长和抗压能力,所以在“家”怀管理下,也要树立制度意识、规矩意识、竞争意识。进入企业时,需要管理者和引路人充分对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市场规律等进行灌输,严格明确要求员工,让员工始终树立纪律底线、规矩意识、竞争意识,这样能让员工的执行力更强。只有通过“家”情节和“严”规矩的共同管理,刚柔并济,才能让员工更好成长,才能建立稳定的企业团队,也能使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得到增强,有利于企业良好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流失订单式
航运类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在华日企现地管理人才现状及对策研究
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及对策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工作生活管理的革命
浅谈义务教育乡村教师流失的原因
高职日语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订单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中的教学组织与管理
实践教育基地订单式柔性实习的模型研究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原因与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