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手机对家庭关系的影响研究

2020-07-23 16:35宋德晔
商情 2020年31期
关键词:手机有效策略家庭

宋德晔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手机对家庭关系的影响展开探讨,其中,分别从亲子角色重演、代际冲突演化方面进行了细化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建言献策。

【关键词】家庭  手机  良性影响  代际关系  有效策略

引言:互联网发展的同时,手机功能日渐趋于多元化,对现代人们生活的渗透程度不断加深。现阶段成年子代和亲代间多较为疏远缺乏交流,手机逐渐成为了实现家庭中亲子两代交流的主要枢纽,但在其维系代际交流的同时,也强化了代际冲突,对家庭关系的影响日益突出。

一、亲子角色重演

基于手机创设的全新交流环境内,亲代和子代都经由新塑造的角色展开适宜的代际交流。

(一)亲代

站在亲代的角度,手机的影响主要可分为两个阶段,其一即为学,主要指的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中,亲代会跟随主观意识对子代求助,以实现媒介素养的优化;其二即为习,主要指通过对手机的高频应用,受其中芜杂信息影响,子代展开反哺,对亲代实施印象纠正。

1.弱化权威

传统父辈应用的功能性设备,操作复杂性低,和智能手机存在较大差异性,起初对于子代应用智能手机持反对态度,认为子代会出现沉迷手机的行为,但随着新时代观念的影响和灌输,以及各类新媒介知识的学习,父辈态度得以改变,开始主动了解新媒介,权威日渐弱化。针对现代九零后的父辈来讲,其对手机应用的学习难度较高,大部分原因为年纪较大、教育程度低。总体而言,亲代经由表达主观意愿的方式,主动应用手机,为子代建设了正面印象,强化了家庭互动和日常沟通,日渐频繁的文化反哺弱化了传统父辈权威,提高了亲代的亲和力,强化了亲子间沟通的平等和民主性,使得双方家庭关系日渐和谐。

2.印象纠正

手机等媒介的发展,引发的代沟问题,基于更为宽广的角度而言,即为信息沟问题,基于新媒介技术发展的前提下,社会经济的高位和低位之间逐渐出现了数字鸿沟,体现在家庭关系中,即子代接受和学习新媒介知识、技能等的能力都远超亲代,所以,子代掌握的优质信息和亲代明显较多,对亲代的刻板印象进行正确纠正,有助于帮助亲代更好的跟随时代发展脚步,对优化家庭关系也存在积极影响。

(二)子代

在基于手机创设的新型家庭环境内,子代社會行为发生改变,在亲代可见区域内创设更易被亲代接受的优良形象。

1.角色缺场

成年子代缺场,从实质层面上分析,即为虚拟媒介环境下展现出的一种合理的人类情感诉求,即为独立诉求。成年子代在社会化的同时,需要以独立个体的角色达成目的,所扮演角色也并非仅为家庭关系中的子女,更多为其他社会角色。

2.形象建构

利用手机对亲代进行选择性的信息传递,是子代的策略,目的为在亲代可见范畴内树立其更易接受的优良形象,由此,一些浮夸的形象,通常不会被亲代获知,即便每个子代都存在和亲代“无缝交流”的愿望,但代际隔阂始终存在,子代逐渐发现想要实现和亲代的和谐共处,进行适当的隐藏十分必要。手机在亲子角色的重塑和二次呈现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其不仅实现了父辈权威的弱化,使得亲代平和的接受来自子代的文化反哺,优化了家庭关系和谐,且帮助子代塑造了一些新的中区形象。手机对于家庭关系的影响较为矛盾,一方面其强化了亲子间的了解和互动,一方面也拉开了亲子间的距离。

二、代际冲突演化

不论文化如何变迁,新媒介如何发展,代际冲突始终存在。不同时代下的代际冲突特点存在差异,信息时代来临后,手机媒介出现并逐渐渗透进各个家庭的生活中,诱发和影响代际冲突,推进了代际冲突演化。

(一)代际差异明显化

代际差异这一理论最早是在二十世纪中期提出,主要指的为两代人由于成长背景差异,于行为、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性这一群体性特点。以60亲代和90子代为例,子代基于手机影响,吸收大量新时代知识和概念;亲代由于思维和学习能力制约,难以及时消化新时代内容和思想,导致两代间出现数字鸿沟,诱发了两代人生活、思想等方面的冲突。

手机对于子代的影响十分显著,子代在学习并习惯了新时代生活模式后,创设了新的知识结构,和亲代形成思想冲突。手机的应用导致最为严重的结果即为人类异化。年轻子代由于过于依赖手机,主观思考能力逐渐降低甚至完全丧失,所以,基于手机塑造的新环境,导致亲子两代间的信息接受数量和质量的差异更为明显化,双方由于认知充足等,思想相互碰撞,最终导致代际冲突日渐趋于严重化。

(二)缺少现实交流

互联网日渐发展,并渗透进了各家庭生活中,人类生存逐渐趋于媒介化,手机在日常生活可充当语言媒介、生活辅助榜首,和各社会系统件存在双向联系,不仅能够满足人类多种差异化需求,且能够满足人类的精神层面需求,现阶段,大部分子代对手机过于依赖,对和亲代进行现实交流的重要性缺少正确认识。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带来的满足感闭塞了人类本来存在的认知和体验,对于应该重视和在意的事物视若罔闻。在虚拟空间内的交流成为日常,人类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转变为了手机间的交往,现实交际能力大幅下降。

手机存在较高的使用和携带便捷性,更易使得使用者产生满足感,亲子间的现实沟通,内容日渐减少,对亲子关系产生了程度存在差异化的消极影响。据相关资料现实,这种程度和亲子关系和家庭的种类之间存在亲密关联。针对一些疏远型的亲子关系来讲,亲子两代更易在手机中获得满足;针对亲密型的亲子关系来讲,没有过于明显的差别。

三、结论

综上所述,从本质意义上来讲,手机存在人际传播性质特点,可强化家庭中亲子两代的情感交流及表达;其二,手机存在大众传播性质,可促进多元思想传播,对家庭关系产生影响。手机对于家庭关系的影响是双面的,积极影响例如弱化父辈权威、文化反哺等;消极影响包括扩大隔阂、弱化沟通等。

参考文献:

[1]李万发,崔萌萌.留守儿童沉迷手机游戏问题及其解决路径分析——基于社会工作视角[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30(01):80-82.

猜你喜欢
手机有效策略家庭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苹果手机黑产案件侦查与法律适用研究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手机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