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导入,构建小学语文精彩课堂

2020-07-23 06:58唐梅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导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唐梅

摘    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整个流程之中,导入环节极为关键。有效的导入,能迅速切入课堂重点,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认知特点呈现波浪状,课前三分钟注意力不够稳定,因此抓住课堂前几分钟,就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精彩的导入是打开学生求知欲的钥匙,更是架起教学目标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的金桥。教师能够了解和熟练掌握课堂导入的相关方法,并能根据学情巧妙地调动和启发学生的内心体验,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就能实现知识增长与情感升华,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一、设疑导入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学生的好奇心往往比较强,课堂上,可结合学生这一种心理创设问题情境。在问题情境创设时,巧妙设计一些新奇疑点。面对新奇疑点,学生们将更加想要学习新知,充满学习动力。在利用问题情境导入课堂新知时,要紧扣实际教学中文本内容,围绕课堂教学目标,优化问题设置。同时,对于问题的设计,要重视其激趣和铺垫作用,还要强调问题的感悟与发现。如此,更利于学生对问题展开积极思考,顺利进入良好的新知学习状态。

以《花的学校》一课教学为例,在新课导入阶段,可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能否说一说自己学校呢?”基于问题导向下,学生们将开始主动描述自己学校里的学习生活,谈论自己在学校生活的快樂。当学生回答完问题以后,可继续发出这样一个疑问:“你们知道花儿也有学校吗?你们想去体验花儿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吗?”在这个问题情境下,学生们的好奇心将充分调动起来。这时,可顺势引出课题,带领学生快速进入到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悟花儿的灵性、童真童趣。

二、“抖包袱”式导入

“抖包袱”是相声术语,主要指把之前设置的悬念揭出来,或者把之前铺垫酝酿好的笑料关键部分说出来,那就是所谓的“包袱”。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对推动学生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教学导入阶段设置悬念迎合学生的好奇心,抖出包袱引起学生哈哈大笑,有利于减轻学生对新课的畏难情绪,顺利进入新课学习。

例如针对《穷人》一课,笔者是这样设计导入语的:

师:现在社会上流行“哭穷”,比如“哎呀,刚发的工资还没捂热就没了” “新款的手机没钱买,我太难了”等。难道这年头大家都这么穷吗?

生1:反正我是很穷,零花钱完全不够用。

生2:我更穷,我还欠着爸妈一屁股债。

师:老师也经常跟朋友“哭穷”,但其实我有不少存款哦,我“哭穷”只是为打消朋友们找我借钱的想法。

(生哄堂大笑)

师:现在大家“哭穷”也许不是真的没钱,但是在很久以前,生活水平比较低,如果人们说穷,那就是真的穷。不信的话,我们翻开《穷人》这一课,去看个究竟吧!

这一导入设计的巧妙、新颖之处在于先故布疑云,对事物的假象层层蓄势和渲染,让学生误以为是这样,然后再抛出“令人意外”的答案,即抖出包袱 — —“哭穷”不是真穷,是不想借钱。前后的强烈对比使学生心理产生落差,让他们感到意外、惊喜。运用这种技巧引入课题,给课堂增添了波澜,更引人入胜。

三、多媒体导入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通常很难正确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内在情感;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则能使课堂变得生动、丰富多彩。当教师难以通过表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涵时,则可通过插入图片、视频的方式为他们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带给他们身临其境之感,帮助其理解课文内涵。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导入中,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其丰富的图片、视频等资源,调动起学生学习相关语文知识的兴趣。

比如针对《草原》这一课,面对草原,也许有人去过,但更多的学生无法理解那种一望无际的画面,自然对于课堂文字也缺少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对此笔者在课间就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高亢的歌声,清澈的画面,很快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过来;课堂上,教师也没有直接讲解,而是播放草原风情的视频,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到那种一望无际、一碧千里的草原,自然也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究的热情。小学生思维比较直观,案例中通过音乐、画面等方式创设情境,以便唤醒学生内在激情,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推促他们入情入境,继而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之中,以便愉快地享受学习。

四、前置性作业导入

前置性作业也叫前置性研究或前置性学习,是指教学新课内容前,教师根据课文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知识水平进行的一种尝试性学习。其与以往所提的预习有相似之处,也有区别。预习主要看着新课进行课文大意、生字新词等内容的自学,学习程度比较浅显;而前置性作业相对更开放、自由,强调“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体现“以学定教”理念。教师采用前置性作业的形式设计导入,能使学生学习新课的目的性更明确,且学习程度更深、范围更广。一般而言,探究性较强的课文才适宜采用这种导入形式。例如四年级下册《猫》《母鸡》《白鹅》等课,这些动物是生活中常见的,学生比较容易获得探究素材,因而适宜布置前置性作业。学生在课外找到这些动物,去观察、去探究,然后采用观察记录、习作练笔、拍录视频等方式完成作业。课堂中,教师就可以围绕作业的情况进行导入,十分贴合教学内容。笔者对《猫》一课的导入是这样设计的:

师:让我们先来看看大家的作业完成情况。(多媒体展示多幅猫的图片、一段猫的视频、一篇猫的观察记录,生观看得非常认真)

师:从这些作业来看,我们可以知道几个信息:猫的种类很多;猫喜欢吃鱼;猫的性格是懒洋洋的,喜欢白天睡觉,晚上活动,等等。这些都是同学们认识的猫,那在别人的眼里,猫还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在《猫》这篇课文里,会有不一样的描述哦,一起去看看吧!

综上所述,一堂好的课离不开精彩的导入环节,导入环节真如一件艺术品的灵魂。每一堂课都有其独特的导入方式。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堂小学语文课导入环节对一堂课的成败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其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服务于课堂。

参考文献:

[1]马莉.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8,(06):69-70.

[2]曹忠诚.优化新课导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J].中华辞赋,2018.

猜你喜欢
导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