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2020-07-24 02:15熊丽朱昇熊景鸣吴飞
文存阅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熊丽 朱昇 熊景鸣 吴飞

摘要:职业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是不可或缺、不可代替的。近年来国家在持续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学校数量上虽然占据了半壁江山,但是在其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首先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差异、工学结合教学不紧密、师资队伍实践技术技能不高、学校实验实训条件功能不全、设备与时俱进程度不高、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等5方面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提出了搭建政行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构建六阶段五等级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五双一平台”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推进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深化校企合作、推行5个对接、构建基于“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专业诊断与改进运行质量保障体系等7点改进措施,最后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协同育人

1. 引言

随着国家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的政策、文件。由此可见职业教育被摆在了更加重要、突出的位置。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便成了教育工作者、研究人员及企业、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职业教育改革人才培养实际上一直处在改革、实践探索和发展中。目前的情况是学校毕业学生就业难,企业需求招工也难,学校技能型人才供给和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不相衔接。说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匹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创新和完善。本文将浅析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2. 人才培养的现状

近年来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从大到国家、社会、行业,小到学校、专业、教师、学生等都有涉及到。职业教育也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尽管如此,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还是存在着一些亟需改进的地方,也是中国出现“技工荒”的一个重要原因。具体如下:

2.1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异

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一是学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二是学校人才培养改革的力度、深度与企业、行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不对应不同步。很多职业学校为了有效缩短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的距离,采取了诸如“2+1”、订单式、“引厂入校”等等多种模式和措施,这些虽然缩短了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的距离,但与学生、企业期待的目标相差甚远。主要是这些方式相对传统,且多流于形式,改革的力度不大,达不到企业的期望值。另外中国的产业、企业正在改革转型快速发展,以及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学校掌握最新技术技能与产业、企业及时需要的最新技术技能人才不同步,学校不能及时把当前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轨。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培养的方式、教學环境、包括所选用的教材、教师上课的内容等等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还有待进一步的改善。

2.2工学结合教学不紧密

职业教育应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注重学生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理论教育也应突出实用性。然而学校对工学结合教学的重视度不够高,大多数学校“口号”喊得很响亮,而实际情况是重理论、轻实践。不论是课程体系、实训基地还是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都不能很好适应工学结合教学的要求。目前主要采取的形式都是“2+1”,前2年在校内采取教室理论+实验室实践的形式,由于实验设备条件和教师“双师”实操技能与时俱进不高等的原因,工学结合教学离预想相差甚远;而最后1年在企业实习,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毕业就业率,对学生的实习企业、实习岗位、实习内容等对实习教学监管不严,有的学校甚至是无管状态,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意愿而定。工学结合教学严重不紧密。

2.3师资队伍实践技术技能不高

职业技术学校师资队伍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职业学校的教师主要来源于高校,多数都是从高校毕业就到职业学校当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不深入或没有,虽然有很多教师考有职业资格证书,学校“双师”教师占比不低,但由于学校实验设备不能与时俱进,教师课余实践技能投入不多,加之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的技能水平不能满足产业升级后的职业技术技能新要求,教师缺乏实践技术技能,特别是最新的前卫的技术技能。

2.4实验实训条件功能不全、设备与时俱进程度不高

实验实训条件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学生没有经过实践训练,谈不上技能人才。虽然全国各职业院校都非常重视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但由于专业实验实训设备设施昂贵,齐全的专业设备设施少则几百万元,多则几千万甚至上亿元,职业学校专业又不少,且科学技术随时都在进步和发展,年年都有科技设备、企业产品等在更新或新推出,职业学校没有这么大的财力购置和更新实验实训条件,导致很多职业学校的实验实训条件功能不全,且与时俱进程度不高。

2.5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然而多数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价都是采取纸质的传统评价体系,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以及理论和实践课都是采取同一个评价标准,评价不科学,且缺乏标准;参评的一般都是领导、督导、同行和学生,缺少用人企业和行业的参与,评价主观性大,且评价主体单一;教学质量评价往往是通过随机的一次、两次课,而不是连续的、系统的,评价侧重结果,忽视过程;每次评价后不能及时向教师反馈结果和进行交流总结,促优促改效果不佳,评价单向,缺乏反馈机制等。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专业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3. 改革措施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虽然有一些不足,但各职业院校都在竭力改革探索。本文结合国家政策、文件,对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草率提出7点改革措施的建议,可供其职业学校参考。

3.1搭建政行校企协同育人平台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1]。然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目前的情况是学校热、企业冷。需要联系政府、行业、企业。由政府牵头出台职业教育政行校企合作办学的政策、文件和制度。在职业教育政行校企合作中明确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主导,行业企业为主体,学校为主办的政行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深化校企合作、产学融合。

3.2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构建六阶段五等级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双方构建“共办、共管、共育、共享、共赢”的育人模式,交替轮流实施通识素质教育、专业基础认知、跟岗熟悉、专业理论提升、协岗实践、考核评价六阶段,实现从学员(学生、学徒)→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准技师五等级的六阶段五等级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如下图1所示。

3.3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构建“五双一平台”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实行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办学、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制、学校学生和企业学徒双身份、学校与企业及企业与学生签双合同、职业资格证和毕业证双证书、学校和企业“共办、共管、共育、共享、共赢”平台的“五双一平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以及“四方协同”(学校、家长、企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3.4推进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推进优势互补、共享三大资源。按照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的要求,在教[]师和师傅上共享,学校教师为企业做建设方案、活动策划指导、企业员工理论培训,企业师傅为学校提供实操技术训练,指导学生实验、实践;在实验室和车间上共享,学校实验室为企业提供技术提升、论证、研究,企业车间为学校提供与时俱进的实践教学基地,学校教师实践的双师素质基地;在学校和企业上,学校作为企业人力资源供给、质量发展研究基地,企业作为学校人才输送基地。推进资源共享、校企深化合作,最终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3.5细化对接,优化衔接

深化校企合作,推行5个对接。根据学校、产业、企业的实际情况,积极与产业、企业细化对接,优化衔接。双方共同开发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相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相对接的五对接项目任务型课程体系[2]。

3.6六是构建基于“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方案

加强人才培養方案的论证、制定,构建集思想文化体系、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实践知识体系、职业文化体系、保障制度体系等交叉互融于一体,通过六阶段五等级的运行模式,培育具有工匠职业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3.7 建立专业诊断与改进运行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专业“8字螺旋”,推行专业诊断与改进运行质量保障体系。制定专业的目标链、标准链,构建专业8字螺旋的“目标—标准—运行—诊断—改进”常态化自我诊断与改进运行保障机制,如图2所示。专业能自立目标、自我检验、自我发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及自我提升的良性循环,健康、创新发展。

目标链是专业结合实际情况,自己制定专业建设目标。标准链是根据SMART(具体、量化、达到、相关、时限)目标管理原则,可以从校级一般专业、校级重点专业、省级骨干专业、国家级骨干专业四个层次构建专业建设标准。

4.展望

我国的职业教育虽然发展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不论是在增加的学校、学生数量上,还是在学生就业率上、以及政策支持上都不亚于普通高等教育。《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明确阐述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近6年国家密集的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文件,如下表所示。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相信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带领及政策、文件的支持下,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将走向更深、更远处,将培养出学生、企业、家长、社会都满意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并将发展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领先水平的职业教育。

5. 结束语

本文首先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提出了改进措施,最后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职业教育当前虽然还有一些不足,但在党和国家的指导、支持下,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奋发图强下,相信职业教育会越办越好,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张啸宇.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内卷化现象及突破[J].职教论坛,2019(1):134-139.

[2]苏治国, 胡新岗, 李志方,等. 集团化办学共建共享畜牧类专业教学标准的研究与实践——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2018,000(004):211-216,239.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