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探讨

2020-07-26 14:21吴勇
考试周刊 2020年62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探讨教学效果

摘 要: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如何更好地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已经成为当下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道德与法治教师需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将初中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个性特点和教学内容有效结合起来,拓展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方法。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道德与法治主动学习意识,加强师生、学生之间互动沟通频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德育水平及综合学习能力显著提高,良好地体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文章首先说明了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出现的状况,随后具体阐述深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提升策略探究。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途径;探讨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良好运行,相关教育部门和初中学校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愈发重视起来。教师一定要摒弃传统枯燥的教学方法,实行有效的多元化教学策略,进而显著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培养出具有全方位素质的人才。

一、 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当前,一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还在沿袭着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能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参与兴趣。并且部分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也没能充分结合学生学习能力特点、日常生活等因素,无法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课堂的教学氛围没有积极改善,不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德育水平和综合学习素养,满足不了新时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

二、 深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成效途径

(一)结合教学内容构建生活情境

初中生与小学生相比较,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事物认知、判断能力,也是逐步形成完整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思想观的关键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理念,在实际课堂上充分结合教材知识点,营建出对应生动直观的课堂情境。不但可以引发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热情,增进师生、学生之间情感互动交流,更能够帮助学生良好地理解消化课堂知识,进而显著提高其道德與法治学习成绩和综合素养。

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通过创建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问题探究解决能力,才能满足当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求。

譬如,当教师讲解到《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一课内容时,就完全可以将学生熟悉的日常事务、秩序等与知识点充分结合,创建出对应的课堂教学情境。课堂初始,教师先为学生讲述社会秩序的概念。教材中的社会秩序,指社会生活以一种有序化的状态呈现,主要包涵社会生产秩序、管理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和交通秩序等。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都离不开正常稳定的社会秩序,一旦失去或者秩序混乱,那么人们将无法正常生活学习、生产工作。

随后,教师在讲台附近创设了一个铁路售票窗口的生活情境,并选取了5名学生分别扮演其中的售票员和买票群众。起初,4位买票群众还能耐心排队买票,但是随着时间的增加,都有些不耐烦起来。这时有一个人不好好排队了,他直接挤在了站在队伍第一位的买票人前面,还对窗口里的售票员大声说,“快给我订两张票,我着急。”

此时,道德与法治教师适时提问,这种打破秩序随意插队的行为是否正确?他违反了哪种秩序?一位学生回答道:“老师,他做得不对,他违反了公共场所秩序。”教师说道:“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谁又能回答这种行为会导致什么后果,换作是你会如何做?”距离讲台最近的另一位学生回答道:“老师,他这种行为会导致自觉排队的公共秩序被破坏,会引起其他购票人的不满,甚至会引起争端或打架后果。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我会试着好言相劝那位不按秩序排队的人。若还不管用,我会试着找工作人员来劝阻制止。”

教师这时赞扬道:“回答得非常好。人类社会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各种规则的规范界定。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我们整个社会生产生活的正常有序进行。”教师通过在课堂内营建日常生活情境模式,来开展课堂知识诠释讲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及课堂参与度,促进了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识能力及综合学习素养,实现良好教学实效。

(二)以身作则渗透德育教育引导

教师是学生最直接、最亲密的思想行为引导人、榜样引领人,其在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与法治专业教学素养前提下,还要以身作则,为学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润物细无声般对学生进行教育渗透,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其道德与法治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形成阳光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良好践行教育引导实效。

比如,一些学生经常有迟到早退现象,道德与法治教师会为学生展示其预先制作的工作时刻表,上面清晰地标注了每天上学到校时间、午休时间等。并且教师还与学生约定,每个人都制作一张类似的上学时刻表,严格准确地标明每天的到校时间。这种积极自然的引导,比那些重复呆板的说教效果要强上很多。与此同时,教师还在课堂授课中,严格规范其自身仪表整洁,为学生起到了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秉承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预先准备好对应课程涉及的各类教学资源,结合学生学习能力个体差异制订合理适用的教学计划、教学设计。采用丰富多元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书写工整清楚的黑板板书。道德与法治教师通过时刻自觉的言传身教,给学生上了最好的德育教育课,极大地推动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成绩及核心素养提高,体现出教学引导实效。

(三)通过引导学生爱护校园环境,促进生活化教学实效

道德与法治教师一定要适时转换教育思想,通过引导鼓励学生爱护校园环境,促进学生的道德水平及综合素养得到显著提高,满足素质教育需要。

譬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多引导学生随时注意校园里的教学设施、教学楼楼梯墙上悬挂的由校统一制作布置的文化典故作品。并且学校后勤部门和教师还会在各教学楼的楼梯拐角及台阶上会隔一段距离后贴有“谢谢你,给我们安静环境”“上下楼梯请慢行”等宣传语,以此时刻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要影响他人。

与此同时,学校工作人员也会在绿化区和花园附近竖起一些如“我不喜欢垃圾”“不要用手碰我”等充满萌趣的标语,时刻提醒学生要爱护珍惜花圃里的花草,并且对于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花草树木也要养成积极爱护的好习惯,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实现教学实效。

(四)加强家校长效紧密沟通

新时期形势下,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层等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成效愈发关注起来。道德与法治教师不仅要充分结合初中生学习能力特点,进行良好课堂教学,还要与家长保持长效紧密沟通,才能实时了解掌握学生在校、在家生活学习状况,对于学生出现的情绪问题、学习状态不好等情况才能及时引导纾解,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譬如,教师要与学生家长进行长期稳定的沟通,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引导。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定期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德育作业,例如为父母或家人做简单的饭菜、洗一些衣物、打扫房间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学生在做这些家务活动中,也能更多地体会到父母及家人的不容易、对于自己的关怀爱护深情,心灵上引发强烈共鸣,懂得感恩。

并且教师还要求学生在做完后,写一份当日的心得体会,以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出内心的真情实感,在上学时交给教师。还提倡鼓励学生间针对这次家庭德育作业进行分享交流,更好地促进德育教育渗透成效。此外,教师还鼓励家长多引领学生参与积极阳光的社会公益活动,使学生通过这些有正面意义的社会活动,树立公共服务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尊老爱幼、文明礼让的传统文化美德。

如参加社区组织的绿色环保活动,家长以身作则,引领学生投入积极的义务环保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绿色环保理念。道德与法治教师通过与家长互动交流,不仅全面了解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状态,支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传统文化传承,有效增进家长与学生的亲子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参与兴趣,更显著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成绩及核心素养,良好践行传统文化传承实效,满足新时期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

(五)带领学生积极参与民间志愿慰问活动

教师可以不定期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福利慰问活动,才能更好地锻炼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德育水平及综合素养。

譬如,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在节假日期间,带领学生积极参与民间志愿慰问活动。并且教师还鼓励学生带一些适合特殊教育学校学生阅读、使用的书籍、玩具、学习用品等。由于学生和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定期的互动交流,所以相处起来和谐融洽。他们共同读书、玩游戏、打扫卫生,还有的进行小范围的表演活动,也有一些同学为他们辅导习题。

此外,教师还会在节假日期间带领学生去养老院做义工并进行慰问演出活动。学生在养老院工作人员的协助指派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整理打扫工作,帮助老人们在整洁明亮的环境下生活。学生在打扫工作中,不怕脏不怕累,而且在整理物品时还会想办法进行最合理的安置摆放。教师引领学生积极开展民间志愿慰问活动,既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也在其心中种植了爱和善良的种子,使学生德育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更好地保障德育教育实效。

(六)鼓励学生阅读优秀德育书籍

素质教育环境下,教育部门及各初中学校对于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愈发重视起来。道德与法治教师不仅要注重教材内容教授,还要每周选定一定时间作为传统文化书籍阅读时间。不仅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增进师生互动交流程度,更有助于学生德育水平显著提升,培养出全方位素质人才。

比如,教师可以课堂上留一定时间作为传统文化书籍阅读分享时间。所需书籍一部分由学生从家中带来,而另一部分由教师自学校图书室借来。教师积极鼓励学生深度阅读如《三国演义》《三字经》《弟子规》《中华神话故事》《上下五千年》《山海经》《西游记》及《道德经》等一系列优秀传统文化书籍。

并且教师还鼓励学生间在阅读一段时间后,可以针对书中人物形象及印象深刻事例展开交流讨论。甚至当学生间出现争论激烈情况后,教师也会适时加入并引导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及价值观,要像书本中正面积极的人物形象学习,做一个心胸坦荡、乐于助人、有益于社会的人。

教师利用这种别开生面的教学引导方式,一方面丰富了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积累,加强师生、学生间情感沟通;另一方面也极大促进学生道德素养及综合学习能力提升,良好践行教学引导实效。

(七)帮助学生正确应用网络学习

教师在讲解《合理利用网络》一课时,就可以结合当前信息时代与学生个性特点,开展教学延展活动。初中生其心智、事物判断力等还相对不够成熟,对于社会上一些不良影響不具有辨别抵御能力,尤其是一些电子游戏厅、网吧等场所。在此也希望相关文化监管部门对于学校附近的这些有碍学生身心发展的场所,给予规范治理,还学生们一个清净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

与此同时,教师也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应用互联网平台,借助其先进便捷、生动直观特点,多方学习吸取综合学科知识,并了解时下热点新闻、国际国内民生以及与学生息息相关的辅导知识等。

此外,教师也要求学生适度观看健康阳关的网络电视剧、电影及动漫等,维护学生内心的阳光纯净世界,保障初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实现良好德育教育实效。

(八)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德育渗透

新时期形势下,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借助先进便捷的多媒体技术,开展德育渗透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参与兴趣,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消化理解教学知识。

譬如,教师可以在课上适当为学生播放课前选取的《雷锋的故事》等视频影像。学生们在这种立体、直观的教育引导下,不仅了解了雷锋更多感人事迹,还深深地被其大公无私、乐于助人的精神感动。也发自内心地要做像雷锋一样的人,帮助身边一切需要帮助的人,将雷锋精神延续下去。道德与法治教师利用这种别开生面的教育引导形式,既契合了初中生天性特点,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也显著提升学生德育水平及综合素养,满足当前教学需要。

(九)对个别后进学生进行网络交流

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有效应用网络形式,针对班级中的问题学生进行单独交流。以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及隐私,真切了解问题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情绪变化等。比如,微信是当下最为普遍应用的沟通交流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平台,针对问题学生的近期学习及校内活动表现情况,与其进行真诚交流对话。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是学生关系密切的教育引导者,其与学生在微信交流时,要根据每个问题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具体问题状况,开展对应有效交流策略。教师耐心引导不仅能够了解问题学生的思想情绪波动原因,更能够帮助学生对症下药,总结归纳良好的改进方法。

每个学生的性格和学习接受能力都有所差异,教师要因材施教地给予不同学生最合适的解决办法。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问题学生学习成绩和日常班级表现得到明显提升。并且教师还在微信中鼓励这部分后进学生,要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组织开展的文体活动。这样能极大激发学生自信心和主动学习参与,进而全面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成绩和综合素养,实现教育引导成效。

(十)积极开展“德育标兵”评比活动

教师可以在班级范围内积极开展“德育标兵”评比活动,从而有效激发学生争做德育标兵的主动热情和好胜心,全面提升学生德育水平,体现德育教育工作成效。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出“德育标兵”荣誉徽章,还准备了一定的文具奖品。每隔两个星期进行一次评比,最终评选出一名“德育标兵”。评比的标准依据,全班学生对于待评比学生的日常学习、校内各项表现、团结互动等综合表现都给予积极肯定,并以投票方式进行。得票最高者为“德育标兵”,若出现得票数相同情况,则两名同学都可并列成为“德育标兵”。教师通过这样的德育教育活动,不仅激发学生争当先锋标兵的强烈好胜心,更是在无形中带动班级德育学习氛围,有效促進学生德育水平及安全管理实效提高。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存在状况,积极探讨深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具体途径,意义重大。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以开放式思维将学生日常生活积极地引入课堂教学中,并辅以一些健康阳光的社会志愿活动等,才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更加契合初中学生天性特点,加强师生、学生间情感互动交流密度,全面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识能力及综合素养提高,满足素质教育需求。

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非常关键的课程,全国各地中小学校要将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实践情况等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记载到学生的个人档案,成为学生本人评选奖励、评选优秀、评选先进的重要指标,成为学生本人将来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参考内容。

为了扎实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国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初中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课程,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任教教师,深感身上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课堂教学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的主阵地,教学效果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会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影响到学生一生的成长、成才。不仅涉及学生本人,也影响到学生的家庭,也影响到国家、社会。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说,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作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内容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有许多典型事例,图文并茂,理论联系实际,切合初中学生实际。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钻研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研究本校本任课班级的学生实际,积极收集国内外大事,收集最新最典型的视频、音频、故事等素材,通过与学校教师的集体备课,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生动形象的精美的课件作为上课之用。

积极创设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情境,紧密联系社会实际,特别是联系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例,这样在课堂教学中特别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增强教学效果。

当今网络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随着我校班级逐渐运用智能白板,课堂教学中运用互联网技术日益普遍。如何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更好地与学生课堂互动,更好地运用互联网上的优质资源,这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与时俱进,虚心学习最新信息技术,熟练运用于课堂教学。

积极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校园做起。积极指导学生走入社区、走入养老院,走入社会,踊跃参加志愿者活动,养成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与能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学习实践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不图名不图利,耐得寂寞,耐得住清贫,一心扑在立德树人的崇高的教育事业上,无愧于国家、无愧于社会、无愧于学校、无愧于学生、无愧于学生家长、无愧于自己的良心,坚持不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钱丽波.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教学[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12(4):88-89.

[2]刘龙生.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考试周刊,2020,15(33):112-113.

[3]徐彦.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16(3):14.

[4]段喜凤.巧用思维导图助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J].家长,2020,17(3):108,110.

[5]陈晓鸿.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科技资讯,2020,18(8):166,168.

[6]邓翠媚.生活化教学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有效[J].师道·教研,2020,11(4):137.

[7]姜伟.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J].数码设计,2019,14(12):333-334.

[8]胡艳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9(1):187.

[9]孙品琼.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学教学参考,2020,13(12):60-61.

[10]晋碧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互动教学模式初探[J].南北桥,2020,24(6):175.

[11]杨京儿.新课标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20,6(7):52,59.

作者简介:吴勇,福建省福安市,福建省福安市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探讨教学效果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