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前置性学习识字教学基本方法的研究

2020-08-03 02:04李玲瑶
教育界·中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前置性学习基本方法识字教学

李玲瑶

【摘要】前置性学习基于预习之上,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扩大及改善,從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它主要通过调动学生课前的学习积极性,使老师在传授新知识、新内容的时候,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方向和思路,不会产生迷茫和厌学情绪,从而推动教学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前置性学习;识字教学;基本方法

前置性识字教学的几种基本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都起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应用范围也比较广泛,虽然也有一定的缺陷存在,但它们却是前置性学习识字教学十分有效的基本方法。

一、前置性学习识字教学的现状

受传统识字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许多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仍然是以传统的方式和方法为主,就前置性识字教学这一方面,存在以下一些现状。

1.教师和学生不重视前置性学习

反思多年的识字教学,再看周边教师的教学,发现许多语文老师都没有让学生预习的习惯,尤其是低年级的语文老师,一是认为识字内容不像其他内容,感觉不需要进行前置性学习;二是担心低年级的学生一旦在课前先完成了识字任务,会导致他们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听课,养成听课时注意力分散的不良习惯。前置性学习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可能只是翻翻课文读一读,若老师没有强调,前置性学习就成了一句空话。

2.教师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开展前置性学习

老师们在布置前置性学习任务时,可能经常只是简单说“预习”两个字,学生无从下手,不知该怎样进行前置性学习,特别是识字,如果教师不指导,学生就更不会预习。因此,在低年级教学阶段,教师多么有必要预先研究和精心挑选前置性作业,让学生有事可做。

3.对学生前置性作业的完成情况不能及时进行合理的评价

对前置性作业的落实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不管老师对前置性学习作业的要求多么明确、合理,如果老师不能及时了解孩子们的完成情况,并及时对前置性作业作出合理的评价,让孩子们的付出得到肯定,同时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潜能和不足,就不能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并且,老师通过对前置性学习作业情况的检查和了解,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预设,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二、前置性学习识字教学的内容

首先应该明确概念,前置性学习指的是教师在上课之前布置一些提前让学生熟悉新课内容的尝试性的学习任务,包括研究和作业等多种形式。比起传统的预习,前置性学习让学生更有参与感,让他们去主动思考和探索,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老师在传授新知识、新内容的时候,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方向和思路,不会产生迷茫和厌学情绪,从而推动教学工作的开展。

其次,识字教学指的是在低年龄阶段加强学生汉字认识程度的一种基本的教学模式。识字教学主要运用于较小年龄的小学生,较高年龄的小学生虽然有一定量识字教学内容,但是不再是内容广泛的大范围传授。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基础的一环,如果学生们无法认识文字,就无法进行阅读,无法开展其他学科的学习。

三、前置性学习识字教学基本方法的应用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对于汉字知识并不是一无所知,他们在幼儿园或者家庭中,对于汉字或多或少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小学语文前置性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做好衔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进行识字学习。

1.以旧带新,激发识字兴趣

随着教育环境的改变,低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储备。在识字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以旧带新的方法,借助前置性学习,激发孩子们的识字兴趣。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金木水火土”一课前,教师先让孩子们读一读已经认识的生字,再圈出不认识的生字。由于生字中的“一、二、三、四、五”学生基本上已经认识,教师就可以引导孩子们说一说自己是通过什么方法认识这些生字的?生字表中还有哪几个生字不认识?你能找到这些生字的特点吗?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些生字呢?这样的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孩子对识字产生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而且还可以引导孩子进行识字,了解有哪些可用的方法,同时,可以激发他们进一步认识更多生字的欲望,提升识字教学的效果。

2.尊重学情,体验识字乐趣

识字教学必须让学生在早期进行,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文字的乐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充分地理解教学的内容,有效地学习到相关的知识。识字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体验到识字的乐趣和重要性,实现有效的知识传授。在前置性识字教学中,老师要充分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并针对孩子们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重视对孩子自主识字的肯定和评价,帮助孩子们感受到识字的乐趣,为以后的自主识字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天地人”一课,这课的生字主要有“天、地、人、你、我、他”六个,一年级的学生对这些生字已经有了一定认识,所以,教学时,老师应该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让已经认识这些生字的学生读一读,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们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老师可以结合字形结构指导识字,结合生活经验谈谈生字用法,结合课文插图渗透传统文化。这样的教学,既尊重了学情,又联系了孩子的生活,还自然地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大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识字兴趣,提升了识字教学的效率。

3.以课文内容为着手点,拓宽识字空间

教师在布置前置性学习任务时,需要让同学们熟读课文,对文章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如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把这一课的中心内容写在纸上,并且记录下自己在预习时朗诵的课文内容。

举例来说,在讲“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要求同学们在课前将课文通读一遍,并就文章当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比如说雄伟的天安门广场长什么样子,升旗仪式又是什么时候,有多么的壮观呢,为什么很想去看看呢。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从网络上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请同学来朗诵一遍这篇文章,体会文章的情感。同学们也可以通过照片了解遥远的新疆是什么样子的,天山又是多么的美丽,雪山上盛开的美丽的雪莲,到底长什么样子。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分别请同学们来讲一讲,自己在前置性学习阶段了解到的内容点和知识点,并对不认识的字进行组词和释义。

4.了解新字词,重视识字积累

一般在课文的后面会有学习园地和生词讲解,同学们需要在前期前置性学习的时候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这样有利于增强同学们对课文的了解,也有利于前置性学习过程当中朗读这一项任务的开展。在每一篇课文的后面都会有对应的课文当中出现的生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文后的生字进行学习,比如给学生布置一些生字组词、标注生字的拼音、造句等作业,让学生充分利用好课本当中的每一部分,了解并熟悉课文当中出现的新字词,明白用法和应当使用的语境。

四、前置性学习识字教学基本方法的改善

前置性学习识字方法固然很多,但是在具体运用时,也不能一成不变,而是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必要的改善,达到灵活运用的同时,提升学生识字效率的效果。

1.丰富前置性学习形式

以往的前置性学习主要集中于课前的预习,没有开展多種形式辅助,但是经过长时间的丰富发展,前置性学习的形式得到了丰富和改善,增加了一些如资料查询、视频录制、小组合作等方式,对于识字教学也有了很大的促进和提升作用,有效地改变了单一的预习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前置性学习的发展空间也得到了很大的拓展,学生可以在前期充分利用网络等工具,对老师布置的某些任务进行学习和探究。

2.综合多种方法应用教学

综合应用是指基于各种形式和各种方法来进行预识字教学和学习。团队合作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但必须先让每个学生独立思考,也就是先分工再合作,同学们可以将自己准备的部分完善之后,再在小组合作讨论环节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必须综合多种方式,同时进行前置性学习和识字教学,推动同学们对教学内容的深入了解和合作精神的开拓。多样化的形式充满趣味性,可以有效地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参考文献】

[1]沈晨芸. 关注前置性学习实现策略优化——由语文教学中课前预习失效而引发的思考与实践[J] .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3(03) .

[2]谭秀媛. 小学语文前置性学习有效性研究文献综述[J] .基础教育论坛,2017(19) .

[3]王爱伦. 前置性学习课堂:策略与流程[J] . 新课程(小学),2018(06) .

[4]薛顺群. 设置前置性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J] .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4) .

猜你喜欢
前置性学习基本方法识字教学
浅析合唱训练的基本方法及注意问题
小议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浅析激发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