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原创作文题预测及解读

2020-08-04 07:21张志先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0年5期
关键词:套作名句英雄

张志先

原 创 文 题 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举世不知何足怪?力行无顾是豪雄。”这是北宋文学家曾巩《圣贤》中的英雄;“行者,只因为一个执着的信念,敢于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脚下,为后人踱步出一望无垠的疆土”,这是余秋雨《行者无疆》中的英雄;“在全人类中,凡是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这是贝多芬心目中的英雄。每个人对英雄的定义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英雄。

新时代,新征程,你是如何看待英雄的?请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 读

这是一道立足社会现实同时又充满思辨色彩的材料作文题。“举世不知何足怪?力行无顾是豪雄”的意思是,世界上哪怕没有一个人理解自己,这有什么值得奇怪的?抱定初衷,毫不犹豫地坚持做下去,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余秋雨的这句话用自己的生命,使家庭团聚,使社会安定,使国家发展,为我们踱出了前进的方向,为我们开辟了无垠的疆土,这就是英雄;当然,贝多芬的话很好理解了,凡是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他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三个人的话语是引子;“每个人对英雄的定义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英雄”,帮助我们发散思维;“新时代,新征程”,是立足点。每个人对英雄的定义不同,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感悟,这些都是允许的,但是切不可忽视新时代、新征程这一特定的范畴。比如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义无反顾地赶往防疫最前线,他就是英雄;又如2020年1月24日,大年三十,在万家团圆的除夕之夜,上海52家医院的136名医务人员,他们告别亲人,紧急集结到达武汉防疫最前线,他们是英雄;再比如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发生森林火灾,27名消防队员壮烈牺牲,其中1名80后,24名90后,2名00后。

当然,你的视野,看待问题的角度,决定了你文章的高度。

原 创 文 题 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①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杜甫)

②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

③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

④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海子)

⑤地球上的生灵中,唯有人会微笑,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达成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刘心武)

读了上面五句诗词名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 读

五句诗词名句,较好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作文材料由精心选择的五个诗词名句组成,试题命制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显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務驱动性作文,自然会特别关注任务,在这里集中为“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五句分别来自古代、近代和当代不同时期的中华名句,从唐代孟郊到当代刘心武,本身就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序与生生不息,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写照。

命题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实则是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名句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激活名句的内在生命力。如以①②为基础探讨无论何时身在何地,家都是我们永远的港湾,家人都是我们的依靠;如以③⑤为基础,讨论寂寞与微笑,任何事情都是相辅相成的,自信与正视问题的关系;如以④⑤为基础,谈谈不管遇到了什么困难与挫折,我们还是应该笑对人生,做一个幸福的人。当然,同学们也可根据“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带给人们的感触与思考,而由此出发立意行文,对名句作者及其时代进行历史分析,个性化地阐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原 创 文 题 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当病毒传播、疫情肆虐时,他向公众建议,“我总的看法,就是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可话音刚落,1月18日,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却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危急关头,他选择了逆行。

1月24日,也就是大年三十晚上九时许,在这万家团圆的除夕之夜,他们告别亲人,紧急集结,陆续赶赴上海虹桥机场T2航站楼,全力支援武汉开展医疗救治工作。1月25日0点01分,大年初一的第1分钟,东航MU5000航班从上海虹桥机场顺利起飞,1点26分安全抵达武汉天河机场。这是一趟特殊的航班,机上是上海52家医院的136名医务人员组成的上海医疗队。紧急时刻,他们选择了逆行。

在疫情面前,时间就是生命。当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疫情中的逆行者,他们没有退缩,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的第一线。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 读

这是一道立足社会现实的材料作文题。当病毒传播、疫情肆虐时,人们第一反应是离开,可是却有人逆向行动,比如说材料中提到的钟南山,上海52家医院的136名医务人员组成的上海医疗队,等等。难道他们不怕吗?但是在灾难面前,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为了心中的信念与理想,他们义无反顾奔向战“疫”第一线。当我们面对钟南山、上海医疗队,还有许许多多默默奉献的人,你会想到什么?只要把我们内心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就可以,当然也不要无限拔高。还可以发散开去,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他们……

原 创 文 题 四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命运,不过是失败者无聊的自慰,不过是懦怯者的解嘲。人们的前途只能靠自己的意志、自己的努力来决定。

——茅盾

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

——爱迪生

一个人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对于自己的能力永远不敢充分信任,甚至自己认为必将失败无疑。

——富兰克林

请全面理解内容,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 读

这是一道由名人名言构成的材料作文。为了不在审题上为难考生,整个材料都围绕“失败”展开,当前有些高中生难以忍受磨练,难以忍受挫折的情况下,本道题就明显有着现实意义。我们如何来看待“失败”,不能一味地“假大空”,也不能一味地“高大上”,要全面理解三则名人名言,主要围绕“失败与成功”,“如何才能成功”“成功需要哪些要素”“不要为失败找借口”等方面来写,当然如果你有其他好的角度也可来谈。

原 创 文 题 五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什么是幸福,每个人的理解与感悟各有不同。有的人辛劳一生去追求,到头来才发现,幸福就好比早上醒来有杯白开水放在床头一般。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解 读

对于什么是幸福,可能每个人的答案不尽相同。是的,大千世界,无所不有,幸福的内涵也各有千秋。幸福本身可能有些老生常谈,但是探讨这一话题却是常谈常新,不同时期,对幸福的把握也有着明显的不同。材料本身形象传神,少了一些直白的味道,但读来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在现实生活中,一味追求完美的人往往很难得到满足,也就很难感到幸福。追求幸福本没有错,如果要穷其一生,那就是看问题的角度错了,我们要学会知足。我们也可以理解,旅途中,我们不妨停下自己匆忙的脚步。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有时我们不妨过一些慢生活。我们还可以理解,有的人一生平平静静,淡如水,可他认为这就是简单的生活,从而感到由衷的幸福。“幸福就好比早上醒来有杯白开水放在床头一般”,这就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原来幸福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切不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其实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原 创 文 题 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威廉·梵高:一生名利皆空,情爱亦无,贫困交加,受尽冷遇与摧残。在生命最后的两年,他与巨大而暴戾的病魔苦苦搏斗,拼死为人间换来了艺术的崇高与辉煌。如果说梵高的奇迹,是天才加上精神病;那么,梵高至高无上的价值,是他无与伦比的艺术和为艺术而殉道的伟大的一生。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40多年来,当时科研人员与外面的世界交流不多,可供查找的文献很少,在相对簡陋的条件下,还能做出如此重要的原创突破。她在发现青蒿素和治疗疟疾上的卓越研究,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死亡率,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减少病患痛苦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而实验室里百转千回后柳暗花明那一刻的惊喜和满足,或许也会比不曾奢求的荣誉更恒久。

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各有各的不同。请从中选择一位,尝试走进其内心世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 读

命题坚持以学生为本,接地气,有生气,鼓励考生从所知所学所感出发,感性叙说,理性思辨,畅所欲言,展示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本题立意空间广泛,充分考虑了不同兴趣爱好的考生的特点。

高中生想必对梵高都不陌生。他热爱生活,但在生活中屡遭挫折,走上了一条倍感艰辛之路。他献身艺术,大胆创新,在广泛学习前辈画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许多洋溢着生活激情、富于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表现了他心中的苦闷、哀伤、同情和希望,至今享誉世界。在他的身上,充满了苦难,充满了抗争,在他身后,却是大红大紫,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有些人还在怀疑“诺贝尔奖有没有照顾中国人”,这种缺乏信心的表现已经不合时宜——科学大奖不会照顾任何人,只要有了足够的资格,自然就会被关注到。屠呦呦代表中国大陆科学家“破冰”诺贝尔奖,也是对那些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速成论者的提醒。科学有自己的规律,最忌的就是急功近利。它无法严格地用投入去预测产出,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就能创造出新事物,也很难按部就班达到预定目标。科学的通途有很多走法,无论头衔和身份,无论领域和方法,“科学家”才是唯一的、纯粹的标签。有人描述得很形象,真正钟情于科学的人出发点并非想去拿奖,也许一辈子不会有惊艳的成果,有人可能用毕生精力,也只是在科学的某个关口书写了四个大字:“此路不通”。

原 创 文 题 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现实生活中,有人是这样认为的,做事就应该雷厉风行,说做就做,大张旗鼓地去做;还有人有另外一种观点,做事就是要低调一些,不可太张扬。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触?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解 读

材料中“有人是这样认为的”“ 还有人有另外一种观点”,两种人的看法不同,表明了不同的人生态度。针对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可以选择一种,无所谓对与错,只要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就行。同意第一种观点,做事就应该雷厉风行,大张旗鼓地去做。也可以同意第二种观点,做事就是要低调一些,没必要张扬。也可以理解为做事高调与低调,没有严格的界限,与个人的修为,做事的习惯,生活的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这些,都是人的成长过程中难以回避的。不过,话不可说满,要留有余地。

猜你喜欢
套作名句英雄
沙地幼梨树行间套作大豆高效种植技术
封底:·英诗名句·花儿
与“三剑客”的书信
《中庸》名句节选
英雄
重走英雄路
云阳县豌豆—玉米—红薯套作高产栽培技术
绛红英雄谱
玉米株型和幅宽对套作大豆产量的影响
中华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