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补句有妙法

2020-08-04 07:21李欢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0年5期
关键词:乙醛语段内容

李欢

句子补写是新课标全国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题型。在近几年的高考全国卷中,这种题型分值较稳定,题目综合性较强,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备受出题人青睐。

考 题 回 眸

1.(2019年全国Ⅰ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所以①_______。但人们过去不清楚,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8点最高,凌晨3点最低。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②______,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质激素,也不易引起脂肪细胞增加。可见,③______非常重要,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体重会明显增加。

2.(2019年全国Ⅱ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在奇妙的植物王国,春天来临之时,有些植物先开花后长叶,①______,还有些花叶同时生长,为什么呢?我们知道,植物的芽有叶芽、花芽和混合芽三种,叶芽发育為枝和叶,花芽发育成花或者花序,混合芽则发育成既长叶花又开花的枝条。而先开花还是先长叶,与②______密切相关。如果花芽生长所需温度比较低,叶芽所需温度较高,则先花后叶;如果花芽③_______,则先叶后花,而那些叶芽与花芽对温度要求相似的植物,花叶便会同时发育,形成花叶同现的景象。

3.(2019年全国Ⅲ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人体内有两种生物酶同酒精代谢相关。一种叫乙醇脱氢酶,能使酒精转化为乙醛;①______,能使乙醛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决定人的酒量大小的是乙醛脱氢酶。如果一个人的乙醛脱氢酶活性较低,②________,乙醛容易蓄积在体内,少量饮酒就会出现脸红、心跳加速等现象。而那些酒量大的人,③________,能迅速将乙醛代谢。他们少量饮酒后,脸色并无变化;但若过量饮酒,脸色会发青,身体也会受到很大伤害。

2019年全国Ⅰ卷参考答案:

①压力与肥胖有一定联系

②处于低谷的时候增加压力

③压力产生的时间点

2019年全国Ⅱ卷参考答案:

①有些先长叶后开花

②植物的芽生长所需温度

③生长所需温度比叶芽高

2019年全国Ⅲ卷参考答案:

①另一种叫乙醛脱氢酶

②代谢乙醛的能力较差

③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较高

考 点 分 析

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其中“表达应用”是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是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等方面的综合考查,语句补写题既考查连贯,也涉及压缩、仿写和推断能力的考查。

命 题 规 律

1.语段选材倾向明显。这类题型语段材料一般情况下会选择逻辑严密、层次感较强的说明或议论性语段,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能力。例如,2019年全国卷3套试卷材料全部为说明性的语段,分别说明肥胖与压力、时间的关系,植物王国中不同植物开花、长叶顺序与温度的关系,人体内酒精代谢快慢与不同酶间的关系,在内容上多涉及热点的自然与社会科学领域。

2.空缺句子特点鲜明。一般情况下,空出的句子大多处在语段特殊的位置,且具有特定功能,能够通过语段内容、层次、逻辑等方面的分析来确定出相对确切且唯一的内容。

3.题干要求限定性高。这种题型,对补写的句子有严格的字数要求,一般为15个字左右,2019年全国卷3套试卷均要求不超过12个字,字数的限制实际上是从简明角度对考生语言的整合、归纳概括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4.分值设置稳中略增。在近几年的全国卷中,此类题目一般是3处补写共5分,而2019年,三套试卷的分值设定均为6分,分值有了一定的增加,说明语文试卷对此类题目的重视,也间接反映了此类题目在高考语文科目选拔中突出能力的考查标准。

解 题 妙 法

(一)速读语段明内容

阅读全文,明确文段性质和写作内容。如果是议论性语段,找准议论话题,如果是说明语段,明确说明对象。例如,2019年全国卷3套试卷分别把肥胖问题、植物开花长叶顺序和酒精代谢作为说明的对象,这样有助于对材料形成整体印象,将补写部分放到特定的语境中,准确抓住关键词。

(二)再读语段理层次

在明确语段内容的前提下,梳理语段层次,理顺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如果是议论语段,注意找出论点、论据,明确论证方法,梳理论证思路;如果是说明语段,在弄清了说明对象后,再看说明顺序、层次,找准说明对象的特征。

(三)深读语段抓细节

1.看所处位置

句子在不同的位置往往承担着不同的功能:一般在段首的为总领句(观点句),或总领全文,或提出话题;中间一般为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作用;句末常为结论句,是前面内容的自然推导,或是对前文的总结、概括。补写时可根据大致位置确定其所起的作用。

(1)总领句。这类句子能领起或概括整个语段下文的内容,这样的语句拟写实际上就是一个压缩题,要提炼出一个可概括下文内容的句子。

(2019年全国Ⅰ卷)“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所以______。”

该处补写位于段首第一句话,由前面的“所以”一词可推知该句为总领句,答案为“压力与肥胖有一定联系”,后文据此依次展开。

(2)总结句。总结句就是对语段或语段中某个层次内容做出总结、得出结论的句子,它要求对前文内容作出归纳、概括,一般有“因此”“所以”“综上所述”“可见”“由此看来”之类的标志性词语。补写这类句子一定要通观全文,高度概括。

(2019年全国Ⅰ卷) “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8点最高,凌晨3点最低。如果打破节律……如果顺应节律……可见,______非常重要,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体重会明显增加。”

此处补写位于段尾,通过先指出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在不同时间点存在涨落现象,然后从两个方面假设后得出结论为“压力产生的时间点”。

(3)过渡句。就是衔接上下文的句子。做到能承上启下,瞻前顾后起承转合。

(2016年山东卷)“又到了东滩草长莺飞的时候。芦苇荡深处,悠然浮出水面的大鱼猝尔游走;不时有鸟儿落下啄食,或是翩然起飛,优美地消失在远方。5年前,______。那时,广阔的滩涂上没有管护人员和设备,多的倒是偷猎者,毒杀鸟儿的事时时发生。”

此处上文写了东滩的美景,下文写的是5年前的景象,此处应填过渡性并体现对比性的句子“东滩的景象可不是这样”。

2.抓特殊标点

(1)冒号。该标点可用在称呼语、总结性词语、需要解释的词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引起下文的分说或引出解释说明,也可用在总括性话语的前面,以总结上文,弄清了冒号的诸多功能后,可以有效判断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内容。

(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这是因为花青素______: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变为蓝色,处于中性环境时则是紫色。”

从后面的冒号和随后的三种情况的表述可以看出,此处应该填写花青素因为环境变化而形成不同颜色之类的内容。

(2)分号。该标点可以一般用在复句内并列的分句之间,表示并列关系,分号前后是并列式,含义、句式要一致,选词是近义词;分号前后是对比式,含义、选词要相对,句式相似。

(2019年全国Ⅲ卷)“一种叫乙醇脱氢酶,能使酒精转化为乙醛;______,能使乙醛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结合材料,很明显横线处句子前后构成一种并列关系,应该填“另一种……”。

(3)问号。问号是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于疑问句、设问句和反问句结尾。

(2020年湖北省第五届高考测评活动高一期末联考)“______?研究表明并不是如此。比如,老鼠在玩的时候被挠到痒处就发出独特的笑声……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脑是如何控制笑的。”

此处横线后面是问号,接着对问号内容进行否定,然后举例老鼠也会发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找到老鼠发笑的生理机制,有助于帮我们了解人脑是如何控制笑的,那么很显然,此处大致内容应该是笑不是人的专利,再由问号将其变成反问句“难道只有人才会笑吗”。

3.找特殊词语

(1)副词。副词的分类很多,补写时,有些副词的提示会让补写的内容更加精准。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气保温气体之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天气干旱或旱涝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______。”

此处补写内容根据语境,大意是要谈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危害,但是答案不能仅仅停留于对危害的泛泛而谈,根据前面的“甚至”一词,很明显,此处为危害程度加剧,准确的答案为“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2)代词。文章中表述的对象和内容可以用代词替代,在补写句子中,可以根据代词有效推测前面的内容。

“一提到根的作用,可能首先想到______。这两项是绝大多数植物根系的本职工作。”

根据句子后面“这两项”中的代词“这”字,很明显在前面要明确出现两种具体的本职工作。

(3)关联词。关联词连接的句子之间通常承接、并列、转折、递进、因果、条件等关系,抓住关联词语可有效推断所填写的内容。

(2017年新课标Ⅰ卷)“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______。”

根据前面的“若”和横线后的句号来看,此处应该用“也”“就”一类的词与之呼应,来谈危害,可填写“也可能使身体产生损害”。

4.前后句式排列形象式

补写出的句子属于语段独特的语言环境,有时候除了内容的准确性外,还需注重形式上的统一。

(2019年全国Ⅱ卷)“在奇妙的植物王国,春天来临之时,有些植物先开花后长叶,________,还有些花叶同时生长,为什么呢?”

很明显,空缺句子前后的句式为“有些”“还有些”,那么中间句子的句式应是以“有些”与之保持句式的整齐一致。

(四)回读语段看连贯

通过前面的各项步骤确定了补写处的内容后,一定要回过头再认真通读语段,确保语句连贯,用词精准。

猜你喜欢
乙醛语段内容
浅谈中年级“语段学习”实践策略
《富贵不能淫》阅读题
语段教学,语文教学之“纲”
基于数字实验探究乙醛的还原性
纸质包装材料中甲醛、乙醛向食品模拟物改性聚苯醚的迁移行为
对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实验的改进
新制Cu(OH)2氧化乙醛的本质
如何压缩新闻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