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共同抗疫

2020-08-04 07:21李嘉琪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0年5期
关键词:货运抗疫口罩

李嘉琪

我出生于黄石,并在这里长大,16个春夏秋冬,我习惯了这里的普通和安宁,对于书本里记载的那些灾难,触目惊心的数字,只会有些许感慨,但并未有深刻的体悟。

我以为我们一直会这样平静地生活着,可是在 2020 春节前夕,新型冠状病毒像一张大网迅速蔓延,一时间人心惶惶。

一开始,对于疫情我并没有很重视。直到我和母亲跑了5家药店也没有买到口罩,直到街上的人如临大敌般纷纷戴上口罩,直到武汉正式发布封城的消息,直到疫情严重到每日新闻重点循环播放,直到新增的确诊人数大幅上升,直到父亲大年初一早早地离开家,开始坚守在铁路运输线上。

我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货运员,疫情来了,运货物的火车不能停,父亲依旧要做好本职工作,保证物质资源的正常运输。

直到这时,我才发现原来我已经陷入了疫情漩涡的中心。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我忽然明白了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1月18日钟南山院士逆着人流匆忙挤入高铁的餐车前往武汉。照片上钟南山院士“双眉紧缩为谁愁,两鬓斑白为谁忧”,他潜沉17年,再赴一线,上演最美逆行。哪怕到了耄耋之年,他依旧精神抖擞、铿锵有力地对民众说:我们有信心让“非典”不再重演。给大家吃下一颗定心丸,击碎无数谣言。

医者仁心,悬壶济世。

你可知身患渐冻症的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隐藏病情,在抗疫前线工作坚守岗位,用渐冻的生命,托起无数的希望与信念。

你可知正处青春年华的医护人员,毅然剪发,褪下青涩,巾帼不让须眉,穿上7层防护服,脸被口罩长时间捂住以至于过敏红肿,却依旧在重度感染区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

你可知来自四海八方的医护人员,主动在那抗疫“请缨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心怀“国有战,召必回,回必战,战必胜”的决心,不计酬劳,不惧生死,逆着人流, 驰援武汉。

你知道建一座医院需要多久?

10天。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山河铁臂摇。”10天10夜一个设计科学、设施完善的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中国规模,再次让世人震惊。但在基建狂魔的背后没有神灵庇佑,有的只是4000名工人,夜以继日地奋力劳作,上千台大型机器,日夜兼程的抢建,全国人民默默在屏幕前为火神山加油。

鲁迅说:“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些人,不仅有医生、工人,还有很多服务于抗疫一线的干警、军人,他们或是儿女, 或是父亲母亲,或是丈夫妻子。但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凝聚起中华民族的力量,用血肉之躯筑起抗疫的坚固堡垒,他们的铮铮铁骨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无数普通人都在尽自己的努力抗疫,云南93户村民, 为武汉捐赠了 22 吨香蕉,还有一个国家级贫困村为武汉捐赠了300 吨大蒜。当地的农民淳朴地笑着说:“我们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这是我们最好的东西了,也希望能帮助国家吧。”

父亲的工作很忙,有时连接电话的时间都没有,他依旧同往常一样穿着厚重的军大衣,在铁道旁检查运货的火车。他说在国家重要关头,自己的工作更要做好、做稳,不给国家添麻烦,让这条货运路线正常运行,便是对国家最大的支持。

鲁迅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中发一点光,不必等待炬火。”

待在家里,就是不给国家添麻烦,上好每一节网课,照顾好自己和家人。

学习好专业知识,做一个专业过硬、知识渊博的人;学习做人道理,做一个勇于担责,敢于直言的人。

17年前,非典时期,全国人民都在保护90后,17年后,90后在保护全国人民。

指导教師点评:作者的父亲为了保障抗疫前线所需物资顺利运达,多日奋战在铁路货运线,本文有感而发,文章感情真挚,文风朴实,列举了一系列中华儿女为降伏疫魔而舍小我顾大家的真实感人的事迹,表达了有一分光发一分热、各尽所能的家国担当。

猜你喜欢
货运抗疫口罩
“画”说抗疫
团结抗疫
戴口罩
抗疫中的“中国制造”
抗疫作品展
戴口罩的苦与乐
雾霾口罩
澳航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船期表
澳航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船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