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给折翼天使“起飞的力量”

2020-08-06 14:25曾令银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0年6期
关键词:叉车爱心劳动

曾令银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湖北省的西南部,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库地区,特殊孩子数量较多,自《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以来,长阳县特殊教育学校(简称长阳特校)在办学水平和办学规模等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年来,学校在对特殊儿童少年的教育中发现,劳动不仅可以树德、增智、育美,更重要的是劳动可以让他们自信自立,更好地融入社会。所以,学校十分注重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从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劳动就业等方面,积极探索适合特殊儿童少年的劳动教育。

细处着眼唤醒劳动意识

面对特殊儿童少年,学校把孩子们的缺陷当特点看,着重培养他们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注重挖掘他们的兴趣特长,科学有效地唤醒他们的劳动意识。从生活细节中唤醒,把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作为劳动教育的首选课题。生活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碗筷怎样摆放,厕所怎样上,如何系鞋带……对那些正常的孩子而言,这都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但很多特殊的孩子却无法做到,需要老师从如厕蹲便、穿衣脱鞋、洗脸梳头等日常能力开始教育,点点滴滴、不厌其烦。在培养自理能力的基础上,开设简单的生活劳动课程,建立生活自理个训室,提供与各种劳动内容匹配的设施设备,以培养孩子们的劳动意识。

从学习场景中唤醒,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教学活动中。学校大力践行“残而不缺、残而有为、自食其力”的育人策略,针对不同残疾类型和年龄层次开展相应的劳动教育。如在生活数学课“角”以及其他形状的教学中,与餐饮旅店课程相结合,让大龄智力障碍学生增加对角的度数和不同形状的感性认识。面向视力残疾学生的按摩理疗课程,结合人体结构常识教学,让他们通过手指触摸人体各个部位,了解识记颈、腰椎主要穴位之间的距离,在头脑中建立身体部位概念;结合数数、分辨颜色等教学内容,开展串珠、钻石画等手工劳动教学活动,让学科教学促进学生劳动技能的提高,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

从竞赛活动中唤醒,将劳动教育上升到职业教育高度。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劳动技能大赛,从系鞋带、叠被子,到擦鞋、烹饪,再到串珠、舞蹈,给每人平等的机会展现自己。通过这样的竞赛,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培养他们的自信。学生小涵体质特殊,年满13岁身高还不足1米,但他声音好,喜欢唱歌,经过声乐老师的指导,他多次参加省市残疾人文艺汇演,获得多次表彰,还被授予“宜昌市美德少年”“宜昌楷模”等荣誉。

大处着手培养劳动技能

学校借鉴普通职业中学办学方式,积极探索培智劳动教育模式,以“厚基础、多层面、重功能、有专长”为导向,坚持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衔接,开设工艺品制作、洗车美容、酒店服务、叉车培训、厨艺烹饪、花卉种植等特色课程,全面促进学生劳动技能的提高。

借物造势,提供硬件保障。学校集中资金,分批次、高标准地配置相关硬件设备,先后投入50多万元修建了4个劳技个训室。如在生活自理室里配置床被、衣柜、擦鞋用品等,日常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厨艺烹饪室,安装了操作台、燃气热水器、燃气灶、抽油烟机以及全套锅碗瓢盆等炊具;手工串珠室配备多媒体电子白板;园艺培育室修建了花卉大棚,全不锈钢棚架、遮阳网、保温布、自动喷淋系统等一应俱全。高标准的配置,大大增强了残障学生参与劳动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借人造势,弥补师资短板。开展劳技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不仅要有爱心、耐心,专业的特殊教育能力,更需要一专多能。学校加大劳动课程师资培训力度,努力让教师至少掌握一门与劳技课程相关的技能。学校把手工串珠作为全校性的劳动课程,开展全员培训,并成功申报了十三五课题《以手工串珠为例的特殊教育职业研究》,鼓励年轻教师大胆创新。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爱心资源,聘请具有专业技能的爱心人士担任兼职劳动和特长教学教师。如学校聘请街头擦鞋店的大嫂为擦鞋课程老师,聘请歌舞团专业舞蹈和声乐演员来校担任艺术课教师,学校食堂师傅就是学生烹饪课的老师,学校保洁员、后勤工人就是学生家政课的老师……如此种种,弥补了专业师资缺乏的短板,让劳动技能课程开展得有声有色。

借力造势,拓展培训途径。学校充分利用与县职教中心比邻的地理条件,共享丰富的劳动职业教育资源,对智力障碍学生开展酒店服务培训;抓住人社局委托职教中心开展叉车技能培训的机会,组织大龄轻度智力障碍学生进行叉车技能培训,并按时接送学生参加训练,指导学习叉车操作理论知识,先后有5人顺利领取叉车操作技能证书,其中2人还参加了宜昌市叉车操作技能大赛。在此基础上,与职教建立学籍通道,部分符合条件有意向的学生可直接进入职校进一步学习。此外,加强与爱心企业联系,开展校外劳动技能学习,在丰富劳动培训途径的同时,加强残障学生与社会的融合。

实处着力促进劳动就业

帮助残障学生实现独立生活和就业是学校追求的目标。因此,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多渠道解决毕业学生的就业难题,使他们走上自立之路。截至2019年8月,学校有40多名毕业生找到了合适的岗位,成功就业。

校企合作,打通就业大通道。学校与许多爱心企业建立了良好持久的关系,学校积极开展针对企业需求的劳动技能培训,企业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打通了残障学生就业的通道。深圳长阳商会是长期帮助长阳特校的爱心团队,学校与他们开展广泛合作,签订培训和实习安置协议。如今,有许多学生顺利找到工作,并有学生在县内爱心企业就业。

内部消化,树立聘用残障人榜样。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需要更多的后勤服务人员。面对这一情况,学校大胆尝试,将年满18岁的优秀毕业生通过招聘,留校聘用。2018年至今,学校相继将3名应届毕业生安排到门房和食堂工作,这不仅解决了学校用工的困难,也解决了这些学生的就業问题,同时还延长了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这一做法,让更多的残障孩子及其家庭看到就业的希望,也给其他企事业单位在聘用残疾人工作方面树立了榜样。

灵活安置,开辟自立自强新路。有这样一个事例,在2018年助残活动中,学生的手工串珠作品中国结、吉庆鱼、抽纸盒等受到众多爱心人士的青睐,全场共卖出18100元,在拍卖环节中,仅一个“中国结”就拍卖出了3000元高价。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成果被人认可并变成商品时,他们努力学习职业技能的欲望顿时得到提升。根据发展规划,学校还将适时开办残障人庇护工场,为即将毕业或已毕业的大龄残疾学生及社会就业困难残疾人提供生存能力训练、就业培训、就业指导、残疾人托养服务,大力促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

特殊教育是爱的事业。面对这些折翼的天使,特校是他们的第二个家,教师就是他们的第二父母,努力让他们在学校获得更多的劳动技能,把他们培养成自理、自立、自信、自强的对社会有用之人,是学校 永远的追求。

责任编辑/李慕绚

猜你喜欢
叉车爱心劳动
永恒力叉车(上海)有限公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叉车加装推拉器属具的探讨
热爱劳动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基于TRIZ与可拓学的半自动手推叉车设计
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