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必不可少

2020-08-06 14:25孙望安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0年6期
关键词:讲述者当事练习册

孙望安

故事特点

初入杏坛的青年教师,满腔教育热情、胸怀教育志向,在一年左右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难不退、有偏即纠,表现出良好的职业水准。《热血与冰河的碰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入职初期教师真实的经历与感受,不仅记录了其本人职业生涯难忘的故事,也可为新教师培训和新教师做好上岗前的思想和业务准备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立志当好老师,为“简单”想法不懈努力

故事讲述者多次强调了自身“初踏杏坛不足一年”“刚毕业的大学生”等事实。一个大学毕业生,对教育情有独钟,并选择把教师作为职业,他对教育的热情,反映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用比较谦虚和朴实的语言描述“快速适应新角色”“把书教好”的想法虽然“非常简单”,但它是传递志向与决心的强烈信号,目的是实现教育人的梦想与追求。为了落实“非常简单”的想法,在学期最后一次美术课前后,多次采取积极的举动,其努力程度可見一斑。

课前有良好的愿望。在学期结束前的课堂上,老师为自己立下了要“为本学期美术课画上完美句号”的目标。所教学科虽为小学科,这位年轻的美术老师没有因此而降低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他饱满的热情和严肃的态度展示了对完美课堂的追求。

课堂有良好的举动。小学生在课堂叽叽喳喳并不鲜见,然而科任老师没有放任不管。在前一节课上,反复劝导学生不要讲小话;在随后的课堂上,进教室“板着面孔”想以此“震慑住学生”;课堂之中发现与同桌讲话较大声的乔吕强后,又走到其身边批评。这几招维护课堂纪律的方法,显然效果不佳,但是相较一些缺乏课堂管理经验的老师遇到问题就“放鸭子”的行为而言,还是值得肯定。

课后有良好的姿态。没想到练习册飞到乔吕强的头上后,“我”当时“不忍心”的感觉实则来自对学生的关爱。“第一次面对小娃娃的哭泣”不知所措,但下课后能及时找到该生核实情况,赞赏乔吕强“勇于认错、表现真诚”,表达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以及面对师生矛盾时应具有的良好姿态。

主动放下身段,向学生坦诚认错

由于缺乏经验,在维护课堂纪律时,选择不理智地将练习册扔向学生;课后找乔吕强谈话时,学生主动认错,但老师对事态的发展做出了误判,以为“这件事应该过去了”。得知当天晚上学生家长过激的反应,能克制住自身的委屈,并作出耐心且理性的处理,方法得当,效果也好。

回复电话听取家长倾诉。当事老师明知当晚直接回复电话会面临尴尬,但没有推诿,胸怀几分“入职前后对职业的热情”,主动拨通了家长的电话。面对劈头盖脸的一阵抱怨与训斥,当事老师保持了冷静的态度,耐心听完家长的倾诉,直到有机会插上话才作了必要的解释。

主动邀请各方人员沟通。青年教师与家长发生矛盾或冲突后,进行有建设性的沟通和处理需要勇气和智慧。当事老师在有过较为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仍然主动邀约班主任、两位学生及学生家长在一起核实事实,理清责任。这样积极的态度和举措值得很多老师,特别是缺乏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学习。抱怨和悔恨都不能解决问题,相关各方只有都不逃避问题,且愿意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才能有机会达到沟通、协调、理解等目的。

面向学生道歉以身示范。当事老师在课堂上扔练习册,事后证实没有对学生的头部造成伤害。家长不依不饶的主要原因很有可能是希望在班级、在老师面前为自己的孩子找回面子。面对自身的失当行为,老师主动向乔吕强说了一声“对不起”。这是从教以来第一次对学生说出这三个字,但是老师用实际行动告诉乔吕强及其他同学,错了就要勇于认错,做人要诚实,师生是平等的,老师错了也不应该被偏袒。

除此之外,当事老师能向“师父”虚心请教,袒露自己的内心也是心怀教育热情的一个具体表现。师父所言“老师还要学会如何与学生处理关系,如何与家长处理关系,形成教育合力”犹如画龙点睛之笔,对当事老师起到了指点迷津的作用。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有经验的前辈们的传帮带,若没有虚心的态度与坦诚的交流,再好的经验也不可能在青年教师身上发挥作用。

有待商榷

“师父”对“徒弟”强调了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但这并不等于讲述者在维护课堂纪律以及随后的交流沟通过程中找到了自身没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根本原因。讲述者入职前后的工作热情高,立志成为学生的好老师这一点确信无疑。但是其看待和对待学生的态度与方式有待商榷。

老师如何平等看待学生?讲述者用了几个很独特的词如“毛孩子”“小娃娃”形容或称呼自己的学生,显然没有平视学生,而是在俯视学生,似乎有一副居高临下的心理。基于这样的态度,当事老师采取的方法也是“收拾”“毛孩子”的方法。例如,第一节课上“反复劝导”,第二节课上欲用自身的威严去“震慑住学生”。当练习册“误飞”到乔吕强头上后,还“故作没事”,继续“高声批评”。虽然练习册没有伤到学生,但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扔东西的做法是不妥当的,很难确保不伤害学生。那时的乔吕强因受老师突如其来举动的惊吓,故而不愿意认错;而老师的心情也颇为复杂,既有点“不忍心”,又想维持自身的威严。老师若是能以平等态度对待学生,当即说声“对不起”,也许就不会发生后面的故事。

另外,故事中用“青春”“热血”等词来表述年轻教师的活力与激情无可非议。但是若将学生在课堂上的不配合,以及家长对老师施教方法的不满等视为“冰河”,形成“热血”与“冰河”的对立,亦需要商榷。在课堂上,师生应该是同在一个舞台上,只是角色不同;老师和家长有着共同的愿望,都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健康成长,只是信息不对称,各自的角度不同。故事最后的结尾正好阐明,通过充分交流与沟通,老师、学生和家长完全有可能统一观点与看法,形成教育合力。

建言促改

一是反思课堂管理。故事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练习册“误飞”后老师采取的沟通与补救措施,但是对课堂为何秩序不好、学生为何不听老师的劝告等问题缺乏深入分析。笔者以为,当事老师维护秩序的方式过于单一,对学生当时的兴奋点把握不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结合当时的场景以及一年来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深入反思,向同事学习课堂管理的小技巧等,必将有助于提升课堂管理能力。

二是克服急躁情绪。青年教师有热情、激情是做好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面对学生或课堂上出现状况产生“烦躁不安”,甚至产生“怒火难抑”的极端情绪就不恰当了。学会管控情绪对很多青年老师而言十分重要,这也应该成为教师磨砺自我的一项重要内容。

猜你喜欢
讲述者当事练习册
练习册
上篇 庆国之盛世
练习册
讲述者
党建共建引领新时代的“讲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