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2020-08-06 14:28赵俊堂
考试周刊 2020年67期
关键词:生本理念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之中各种创造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以及负面影响,许多老师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在自主实践过程中的真实状况,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条件不断调整教学策略,生本理念符合以人为本教育教学观念的核心要求,对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意义重大。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积极主动地融入生本教育理念,并采取有效策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进而使数学教学质量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有鉴于此,文章以初中数学教学为分析对象,了解生本理念之下该学科教学的相关策略及要求,以期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及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掌握初中数学这门学科学习的核心要求。

关键词: 生本理念;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一、 引言

以生为本是应“新课改”而生的一种全新教育理念,它与数学教学的有机融合,不仅有利于学生攀登数学知识的高峰,还有利于提升数学教学实效性与艺术性。数学是初中教育教学阶段之中的核心学科,这门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老师需要关注这一学科教学的具体内容以及人才培养和目标,着眼于时代发展以及新课改的实质需求,积极践行生本理念的教学策略,实现学生的良性成长和发展,保障学生能够产生源源不断地学习动力以及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 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问题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许多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之中,因为个人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不足,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升,因此在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过程之中产生了诸多的困难,对数学存在许多的畏难情绪以及抵触心理,极少有学生能够在与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之中实现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实质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不容乐观。对此,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以提问式的教学为依据,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设置恰当可行的数学问题,以此来保障学生坚持正确的学习和行为方向,让学生在问题分析的过程之中实现个性化的成长和发展。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背景有所区别,老师需要注重细节问题的分析以及研究,了解不同学习状况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真实状态,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尽量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和实践研究的过程之中降低个人的陌生感,从而实现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比如在学习与学生生活联系较多的数学问题时,老师可以以情境的设置为依据,通过设置超市购物以及商品打折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这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判断以及剖析,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还能够营造一个自由且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

(一)引入动感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活跃度

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发现有些学生表现的沉默寡言,不够积极活跃。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这不仅会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还会降低数学教学质量。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与学生进行互动。此时,教师引入动感教学模式就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这不仅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提升学生的活跃度。有鉴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积极融入动感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在教学《勾股定理》的时候,就可以这样做。首先,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一同探究《勾股定理》的有关知识,下面请你们思考如下问题。”问题是这样的:有一只小蚂蚁在图中的A点处,如果它沿着折线爬到D点,一共爬了多少厘米?于是,学生们对小蚂蚁一共爬了多少厘米的问题进行仔细探究与积极思考,并在纸上画一画,涂一涂,算一算。其次,教师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想法。有的学生说:“我们可以借助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解决。”还有的学生说“我们可以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来计算。”教师对学生说:“我们还可以用更加简便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勾股定理。下面我们一起探究勾股定理。”再次,教师让学生进行拼图活动,并让他们借助赵爽弦图进行探究证明。最后,教师让学生就勾股定理证明方法进行交流。总之,教师在《勾股定理》教学中,不仅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还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从而点燃了学生学习勾股定理的热情与兴趣。

(二)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使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只能被动地学习。为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开展合作学习的活动。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不仅能够更好地彰显自己的风采,还能学习他人的优点,从而弥补自己的不足。例如,教师可以讓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进行合作学习。首先,教师依据学生的基础水平、接受能力等因素,对学生进行分组。其次,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重点知识。下面,请你们从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最值等方面,对二次函数图像性质进行探讨。”再次,各个小组的学生就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进行积极探究与交流。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没有袖手旁观,而是指点迷津,适度引导。最后,小组组长负责汇报本组的探究成果。一组组长说:“当二次函数开口向上的时候,函数有最小值。当二次函数图像开口向下的时候,函数有最大值。” 二组组长说:“当Δ=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当Δ=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还有的组长说……总而言之,这样的方法能够发挥学生学习二次函数图像性质的能动性。

(三)采用生活化教学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把生活化教学法融入数学教学中,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有鉴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采用生活化教学法,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探究数学问题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教学《轴对称》的时候,就可以这样做。首先,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在小学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轴对称图形,下面,请你们结合所学知识以及生活现象,说一说你在生活中所看到的轴对称图形?”于是,学生们就生活中的轴对称进行思考。其次,有的学生说:“花蝴蝶,蜻蜓,七星瓢虫等都体现了轴对称特点。”还有的学生说:“天安门广场具有轴对称的特点。”教师对学生说:“你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对轴对称进行更为深入地学习。”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轴对称的特点、性质以及对称轴、中心对称等内容进行探究。再次,教师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总之,生活化教学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轴对称的积极性。

三、 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老师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发展要求,以此来针对性的筛选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其中传统的教学模式直接以老师为主导,老师结合个人已有的教學经验和主观判断决定所有的教学内容及形式,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分析。而生本理念则能够有效地突破这一不足,更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实现学生的良性成长和发展,老师需要将课堂讨论与学生的自主探究相融合,通过双向互动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实践,让学生能够对数学理论知识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之中,提高个人活学活用的能力。另外,新课改背景之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在内容和形式上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传统的思维模式不仅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还导致一部分教学资源被浪费,对此,老师必须要注重教学理念的改革以及创新,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要求,积极分配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之中真正地意识到数学这门学科学习的价值和乐趣,从而主动地与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实现个人的良性成长和发展。

四、 注重后期教学评价与总结

在完成主体教学环节之后,老师还需要注重后期的教学评价以及总结,关注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以此来调整教学方向。其中前期的教学总结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为了充分体现这一教学环节的指导价值,老师需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构性的评价相结合,尽量避免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需要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的实质情况,以一个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评价学生,其中学生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技巧的分析及研究最为关键,老师需要在课后与学生做朋友,深入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给予学生适当可行的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学生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从更为微观的角度来看,后期的教学评价与总结能够让老师意识到自身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了解学生对个人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的评价及态度,以此来重新调整后期的教学策略,保障教学的针对性,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配置。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教育背景有所区别,老师应该摆脱传统一刀切教学模式的桎梏,坚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为依据,明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实践和研究的过程之中实现个人的良性成长和发展。其中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践行为关键,这两点与生本理念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明确后期的教育教学策略及方向,结合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真实状况进行及时的优化及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让学生在一个更加自由且宽松的学习氛围之下掌握数学学习的核心技巧和精髓,主动实现举一反三。

五、 结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之中,生本理念的践行为关键,老师需要注重教学理念的革新,关注与学生在情感上的交流,结合生本理念落实后期的教学评价环节,其中问题的设计尤为关键,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保障后期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汪浩.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J].新校园(中旬),2018(9).

[2]于永红.基于“生本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6(32):17-18.

[3]陆志鹏.生本理念下的初中数学开放性教学[J].广西教育B(中教版),2013(11):77.

[4]陈晓珍.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数学前置作业设计探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6(5):36.

作者简介:

赵俊堂,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蔡河学校。

猜你喜欢
生本理念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