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培养策略

2020-08-06 15:00季本明
小学时代·上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中高年级小学

季本明

【摘  要】  就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模式来看,其过于强调各部分教学内容间的界限关系,这样一来,便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分数高但学习效率低的问题。对此,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充分结合阅读和写作教学部分,积极采用阅读写作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而言,阅读和写作的学习关系到他们语文能力的提升,而且在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教学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所以,为了促使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并发展他们的综合语言能力,语文教师必须要科学合理地采用阅读写作一体化的培养策略,综合这两部分内容的教学来促使学生提高自身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培养

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语文学习中,阅读和写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而就这两部分内容来看,其中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辅助的关系。对此,教师应该积极采用阅读写作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此来促使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进行对教学方案的合理设计,强调有效落实阅读写作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高质量的教学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以实际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写作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将阅读写作一体化的教学方案充分落实到位,促使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质量的提升,就必须要充分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以此来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展开有效的阅读写作一体化的学习活动。对此,语文教师可以立足于中高年级语文教材去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让学生能够在阅读语文教材课文的同时促使自身写作兴趣的增强。

例如,在学习《观潮》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将关于钱塘江观潮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就中高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会对这些视频非常感兴趣,而且通过观看震撼的涨潮视频内容,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对观潮的向往之情,进而促使自身探索欲望的增强。结束视频观看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看一看课文中作者是如何来形容观潮的震撼场景。基于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便可以主动地阅读课文。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人山人海”“闷雷滚动”“帶着山崩地裂般的响声向人咆哮着来了”等词语和句子的描写中感受到观潮的震撼场景,并产生对作者描写手法的敬佩之情,认识到作者在课文中运用了比喻、形容等多种描述形式。如此一来,学生们便也会想要像作者一样使用巧妙的构词来创作出一篇优质的文章。基于此,教师便可以顺势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写作。对于这一写作任务,教师可以不限制学生的写作要求,允许学生基于课文内容或者是所观看的视频以及自己熟知的景色等展开作文写作。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和借鉴作者在文章中的写作思路,进而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文章。由此可见,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实现了阅读和写作一体化的教学,还增强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以有效的阅读促进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

例如,教师在教学《匆匆》这篇课文时,便可以向学生详细地讲解文中对时间流逝的描写片段,以此来让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但又很容易被忽视的现象,进而使他们充分地感受到时光易逝。同时,教师也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将抽象的时间变成具体的事物,充分体会到时间流逝的感觉。在写作时,学生也可以轻松地使用一些事物来表达原本抽象的概念,让自己可以用容易理解的文字来表达出抽象的内容。拓展教师应该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为学生提供一些相类似的课外阅读书籍,以此来引导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阅读,并使学生能够从这些优秀的文章中吸取到充分的知识,丰富自身的写作经验。不仅如此,在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做笔记和摘抄优美词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学会将他人的优秀写作手法或表达方式应用到自己的作文写作中去。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可以促使他们充分掌握丰富的语文基础知识。

三、以丰富的阅读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教师不能够局限于课本中的阅读材料,应该利用课外阅读资源来丰富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因为对于学生而言,有价值且具有趣味性的课外阅读资源更能够吸引他们,进而有利于他们写作欲望的增强。对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基于学生学习需求设计适合他们的课外阅读方案,以此帮助学生展开有效的课外阅读学习。

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出一份适合他们的课外阅读清单,并倡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按照课外阅读清单上的书籍展开有效的阅读活动,而在设计课外阅读清单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展开科学合理的设计,这样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在有限的阅读时间内收获更为丰富的知识,并为以后的写作活动做出有效的铺垫。

例如,教师可以用《尼尔斯企鹅旅行记》这一课外阅读书籍来引导学生展开阅读活动。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因为一个小意外,主人公尼尔斯变成了一个身材很小巧的孩子,并且在骑鹅旅行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人和事,使他逐渐从一个性格顽劣的孩子变成了勇敢、善良的孩子。这本课外阅读书籍含有童话色彩,而且故事情节十分有趣,很容易吸引到小学生,是有利于学生展开课外阅读活动的优秀素材。学生阅读完这本书后,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带领学生一同展开讨论,并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尼尔斯会变小呢?在旅行的过程中尼尔斯遇到了哪些事情?为什么尼尔斯最后会变成一个善良、勇敢的孩子呢?”这些问题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同时这也可以有效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在分析和讨论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这一故事展开续写,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在自己的作文中写出尼尔斯今后生活中会发生的故事。由此可见,这一教学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对故事的续写,也有利于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

总而言之,将阅读和写作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在设计教学方案的同时充分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并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有效的教学中展开积极的阅读,从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收获丰富的语文知识,积累更多的作文写作素材。而且,面对阅读和写作这两部分不可分割的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应该基于一个教学模式来进行对这两部分教学内容的设计,使学生能够在阅读的同时促进写作能力的发展,在写作的过程中提高自身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纪国祥.浅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培养策略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1):92.

[2]戴艳艳.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界,2019(20):65-66.

猜你喜欢
中高年级小学
小议小学中高年级说理文教学中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探究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程中对“自主阅读”教学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