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2020-08-06 19:20潘秀秀
文存阅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创业教育高职院校

潘秀秀

摘要:高职创业教育围绕人才培养开展协同育人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协同育人的视角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具体为从学校发展的战略规划上建章立制,完善协同育人顶层设计;明确人才培养“三级”定位,构建创业教育课程协同开发体系;依托“真实项目”,搭建广泛的校内外协同实践平台。

关键词:协同育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

发展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创新型人才,是高职院校、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共同需求,从根本上适应了众创背景下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要求。高职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是指围绕高职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个主旨进行有效的组织方式系统创新。这个过程体现人才培养开放性、产教融合性和学校主导性。本文以协同育人为视角,构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指的是以学校为主体,协同政府、企业、行业、创客、科研机构、当地社区等各方社会资源,校内外产教深度融合,在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组织模式、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建设等各個环节,进行跨部门、跨地区、跨专业的合作育人体系。高职院校如何推进创业教育体系化建设,更好的立足产教深度融合实现协同育人,既是创业教育发展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职业教育谋求自身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有着积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基于协同育人的视角,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具体如下:

一、建章立制,完善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的顶层设计

1.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

创业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创业知识技能和创业能力的现代教育,是以能力为导向的教育。学校在发展战略上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企业家精神的创业教育。在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上倡导从传统粗放式创业教育向培养“专业+创业”复合型人才转变,从培养自主创新者为主向培养岗位创业者为主转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适用于未来技术的应用型人才、自主创业者和创新能力强的职场新人,这需要高校基于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发动起自上而下的创业教育改革。

2.构建多元利益相关主体协同的创业教育管理体制

为了提高学校决策的科学合理性,高校教育管理可以在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政府部门、企业行业的优良资源,探索建立独立于其他管理机构的创业教育专门决策机构。该专业决策机构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委员会组成人员包括校领导、政府部门、专业教师、企业行业专家、科研机构、创客学生。在涉及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创业园建设、科研、教师评价与奖惩等问题时,拥有独立的裁量和足够的管理权限。

3.构建全校性和专业嵌入式相结合的校内协同创业教育组织模式。

一是开展全校性的创业教育。采取全校性的创业教育组织模式,旨在培养不同学科背景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本位,为就业做好准备。目前,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在探索构建创业教育组织框架的过程中已经成立了独立的创业学院,主要负责全校性的创业教育,开展广泛的创业系列教育和实践活动。但在具体的组织管理中存在诸多不独立的问题。

二是开展专业嵌入式创业教育。该组织模式主要体现为专业科技创业创新教育,以各院系开展为主,由创业教育中心配合协助为辅。各院系在全校性创业教育基础上,结合自身专业发展的特点,开发相应创业教育课程。并通过组建一支由专业带头人和优秀学生群体构成的科技创新兴趣小组,积极从事各专业领域内的科研开发,开展孵化。

4.构建校政企行协同联动机制

用“互联网+”思维优化校政企合作的共赢运行机制,发挥职业教育的拓展性社会服务功能。高职院校可以成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区域集聚点,秉持与企业创新共赢的办学理念,搭建集各类创业学习研究、孵化、交流为一体的“创业公益服务平台”,或者创业相关职业资格的社会公益培训平台。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可以构建多元人才质量评价机制,增加用户(创业学生、加盟企业)体检,逐渐探索评价目标的多样化、评价主体多样化、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趋势。围绕创业者的核心需求,提供系统服务,打造创业生态圈。在激励机制方面,高校、政府和企业需要着眼于不同的目标群体设置不同的激励机制。

二、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构建创业教育课程协同开发体系

1.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三级”定位

开展创业教育的目的不是要大学生马上创业,而是培养其创业创新的能力、独立思考、敢于革新的素养。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培养能创办企业的人才,而且是培养能在岗位和专业技能上创业创新的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化建设需要根据高职学生创业需求的不同开展分层次创业教育,针对不同对象制订具体不同的创业教育目标,确定更详尽的教育计划,实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性格、兴趣、创业意愿和职业生涯目标分创业教育对象,初步将人才培养目标“三级”定位,即将其分为就业型、创业型、科技创新创业型。一是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及电子商务创业基础知识的构成。二是成为企业的创办者。主要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风险意识、责任意识。三是成为高端科技的创新者。主要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科技探索创新能力。然后基于不同的目标群体,针对性的开展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并充分利用好校企合作、产学合作,推进创业教育的产学合作建设。

2.基于项目实践的分层课程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可以依托真实(或仿真)项目实践,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立足于高职生的自身条件(包括专业知识基础、经济基础、个人兴趣等)和职业规划的个体差异,构建分层次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过设置针对不同教学对象的系列教学模块,形成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课程体系。总体课程内容分为三大块。分别是创业创新基础教育课程、创办企业教育课程、科技创新课程。这三块分类不是没有体系的,它是根据创业教育培养目标而具体设计的。针对大一学生开展创业创新基础课程,大二大三学生开展创办企业的教育课程,同时进入社会、企业、学校开办的创业孵化器,体验创业项目实践。与此同时,由各院系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针对大二大三学生开设与专业相结合的创业教育,以及组织团队从事科技创新研发。

3.多元化的专兼协同师资队伍建设

组建一支多元化的专兼结合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有利于高职院校充分整合社会企业各方面资源为我所用。在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发展方向上,一是大力培养创业创新型专业教师队伍,具有实践经验和丰富理论素养的专业教师队伍能较好地推进创业教育课程开发和学生创业的指导。其中,专业课教师侧重于加强教学过程的创业能力,公共课教师侧重于培训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企业家精神等通识基础教育。二是聘请一批成功创业的校友、企业实践专家、企业家、投资顾问、律师以及政府公职文员等担任创业导师,组建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的兼职师资队伍。

三、依托各类实践平台,搭建广泛的校内外协同创业实践基地

充分利用校内外大学生创业园等实践平台,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业项目准入、孵化机制。高职院校不断发展和完善大学生创业园的各方面管理制度和创业项目的准入制度,倡导不同专业视角下科技创业,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水平。学校对于大学生创业项目增加教师跟踪项目指导、阶段性考核、毕业后质量跟踪、成果反哺的相关规定,使有限的创业实践资源得以价值最大化。此外,高职院校依托自身专业强项和产业优势,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企业内部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器,将专业的创业创新科技项目放到企业实践中去检验。充分利用政府相关扶持政策,开辟优质孵化项目“校内起步+毕业后直接入驻当地大学生创业园”的绿色通道,做好衔接服务。加大对大学生创业园、淘宝商铺等实践基地基础性建设的投资,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加大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建立广泛的就业创业实践基地,发挥共青团组织服务广大青年创业功能。

基金项目: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电子商务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研究》(项目编号:y201533948)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创业教育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