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和应用有效结合的策略研究

2020-08-07 05:34包春梅
新课程·上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创设小学数学策略

包春梅

摘 要: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该学科教学更加高效地开展。总体来看,要想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学习创设必要的情境。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水平的提升,进而推动数学教学高质量开展。基于此,对小学数学计算与应用有效结合的实践进行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设;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

在问题情境中,学生能够产生对知识的兴趣,感受到数学知识带来的乐趣,在计算和应用过程中体会到解答问题的成就感。计算教学必须与解决问题的应用相结合,在具体的情境中展开教学。因此,无论是对学生的兴趣、信心而言,还是对以后的学习而言,情境创设恰恰能够带领学生初步进入课堂学习状态,重视学生“计算”和“应用”的和谐统一,发展自身计算能力,有效加强对数学运算的应用。问题情境创设让班级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例如在讲解“小数乘整数”这一节时,教师说道:“在秋天,大家都喜欢在公园中放风筝,班里的小红、小明和小白同学相约在周六放风筝,并共同来到风筝店,大家认真阅读教材从中能搜集到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呢?”学生认为可以知道风筝的价格。师:小明他们想买3个3.5元的风筝,需要多少钱?你如何来列式?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3.5×3=(  )。紧接着思考为何这样列式?得出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师: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小数乘整数。教师借助“放风筝”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计算3个风筝的价钱,自然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体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特点。同时,使每个学生都能把计算应用于问题之中,产生应用意识。

二、讲清算理和法则

算理和法则是学生计算的依据。要想“又快又准”地进行计算,必须建立在透彻理解算理的基础之上。教师在讲解算理和法则时要讲解清楚,这样方能记得牢固,在运算时有条不紊地展开练习。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并未讲解过的知识,教师不妨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授课,如借助知识迁移来进行类比教学等,帮助学生把新知识转化为可以掌握的内容,感悟和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租船问题”时,教师先展示主题图,引导学生寻找和发现图中的关键信息,思考如何租船最省钱。学生理解题意,发现大船和小船的租金不同、乘坐人数不同,思考如何租船最省钱。在思考完后,班级学生对问题展开讨论,小组代表说出解题办法,做出三种预设:一是全部租小船、二是全部租大船、三是混合租船,从中发现混合租船最便宜。在讨论混合租船中大船和小船的数量时,学生思考本道题背后的算理,經过列表格验算发现选择最便宜的租船方法,然后调整至尽量没有空位,这种方法最省钱。根据这一算理,教师再带领学生把知识拓展到其他背景下,发散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

三、注重课堂生活探究

小学生天性活泼,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兴趣。数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教师要做好数学知识应用的教学。数学的应用不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同样可以把生活中的问题搬到课堂中进行讲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此外,在小学阶段,学生对数学学习并没有明确目标,教师要帮助他们确立学习目标,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和快乐感。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购物问题,即超市进行促销活动,买五赠一,李阿姨买了18袋酸奶,每袋3.5元,那么总计花了多少钱?这道问题并不复杂,在练习中也有与之相匹配的试题,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能够快速解答。这种超市优惠活动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学生要有一定的购物体验,学习起来才不会感到困难。但有这样一道试题,学生感到非常棘手,即老师想为25位学生购买几样不同的奖品,总计有400元,每位学生一件,如何来购买(展示一张图片,依次展示不同文具及价格)。在这道试题中,学生思维受到了限制,部分人在做题时顾此失彼只计算同一奖品,或混淆计算,忘记是25件奖品。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不妨让学生展开思考进行生活探究,通过讨论找到试题的关键点,即25位同学(25件奖品)、几样不同奖品(起码2种)、只有400元(不能超过400元),在抓住关键信息来展开课堂教学,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

四、注重估算教学

估算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数感,在计算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促进学生估算能力的发展,帮助他们形成估算意识。实践证明,学生在有了估算意识和能力后就会形成“估算—计算—审查”的好习惯,有助于找到解题过程中的偏差,根据思考和演算来预防和减少差错的形成,从而有效提升计算的准确性,把计算与应用进行有机结合。一般来说,估算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低位估算法。根据算式中的最低位来预判或检验原式值是否准确,这种方法常用于演算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便于在计算后及时进行查错。如352-127的简单算法,学生在做完后要判断是否正确,只要口算12-7=5,这样就能初步根据个位计算结果得知原式是否正确,在节省时间的基础上判断答案的正确性。

(二)高位估算法。根据已知算式中的最高位来估算整个算式的答案是否正确,这种方法计算快速,及时了解结果的正确性,便于在考场中快速、正确地进行作答。如,3574÷73,因3574≈3500、73≈70,根据3500÷70=50判断计算得到的答案是否正确。

(三)近似估算法。在计算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较为复杂的乘法或除法,单口算很难得到正确答案,此时就要以估算为基础,把已知数四舍五入变为近似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以此来估算数值。如,学生在做题时会遇到一些较大数的相除,即5612÷71,其中,被除数、除数近似于560个10和7个10,可以粗略化为560十÷7十=80,计算结果大约为80,学生通过近似估算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计算中。

(四)口算估算法。在数学计算之中,除了一些必须要进行熟记的表格和口诀外,学生要记住一些特殊数的计算结果,这样对估算有非常大的效果。一些基本计算口诀,如,25×4=100、12×12=144、18×5=90等,这些基本口算能够进行估算,在做题中可以快速得到问题答案,节省很多的时间。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发现低位估算、高位估算、近似估算和口算估算能够减少计算时间,有效提升学生计算的效率,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五、提升分析错误和纠正能力

一般来说,学生在练习中很容易出现错误,这些错误具有相通性和普遍性,在教师的帮助下,有的错误容易纠正和克服,有的纠正起来较为困难,特别是已经形成思维定式的错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在笔算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典型错例来引导学生共同分析、交流,实现集体纠正,实现“治病”和“防病”的双重目的。对于已经形成思维定式的错误,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对比,消除大脑中的思维定式,培养比较、鉴别的能力。分析错误和纠正能力能帮助学生把数学计算与实际相结合,促进应用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一次课堂讲解中,教师给出了这样一道试题:五年级学生进行踢毽子比赛,其中,一班踢了231次,比五年级二班多40次,那么两个班级一共踢了多少次?有的学生一看到“多”字,又看到“一共”就马上列出算式,遇到“比……多”就列出算式:231+40+231=50(次)。在分数、小数的运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类似错误,对解题会造成很大干扰。针对上述情况,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多关注文字,掌握把文字转化为数学符号的能力,同时,多设置一些相似试题来引导他们辨识文字,转化为数学公式进行计算,改变大脑中的思维定式。

六、抓好口算课外活动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如果数学要学得非常好,那么就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因此,教师要把课堂延伸到教学之外。在小学数学计算中,算错是屡见不鲜的情况,随着年级的升高、試题难度的加大,计算错误随处可见。计算能力是一个人在未来工作、生活中必备的基本能力,也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标准,这就要求学生从小学起为形成正确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生活中,计数、时间、购物中付款和找零、计重和称量等都与计算相关,可以说,离开计算在社会上寸步难行。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新课改指出要掌握计算能力,并把计算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在此背景下,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外进行口算比赛,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鼓励人人参与数学课外活动。在答题环节,分为抢答题和必答题两种题型,基于小组合作,一部分学生负责计算,一部分学生负责写答案,剩下的人为大家加油,这样一方面帮助学生复习数学知识,另一方面还能加强学生的感情,促进团结互助。在整个活动中,口算课外活动帮助学生夯实了学习基础,提高了课堂学习能力,使每个人都能从中有所收获。活动进行得较为顺利,学生非常积极地参与课外活动,养成了用心、细心的好习惯,教师也能了解学生口算能力的大概情况,营造出浓烈的校园数学文化氛围,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七、课外活动巩固计算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内容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就为数学教师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资源。鉴于此,教师不妨根据数学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提供与计算息息相关的小测量、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等,以此将计算与应用进行融合,促使班级学生计算能力在应用中得以提升。

例如,在讲解“长方体表面积”时,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先根据长方体特征在生活中寻找一个长方体并测量表面积,有精力的学生可以找到计算的方法和公式。学生在学习中先自己动手完成,然后再有目的、有意识地展开实践活动,调动积极性,在实践中探索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把计算与应用相结合,有效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在讲解完“条形统计图”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调查和统计家庭拥有的电脑数量,根据情况来绘制条形统计图表,计算、比较班级电脑的数量。课外活动的开展,使班级学生懂得了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感受数学所带来的乐趣,感受数学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崔晓玲.关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2014(11):40-41.

[2]李金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算理的结构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9(14).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创设小学数学策略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