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人物 了解情节

2020-08-07 08:56郭永麟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0年2期
关键词:保尔原著名著

郭永麟

环节一:导入

1. 一转眼,同学们进入中学一年了,统编版教材名著导读部分给同学们推荐过很多部名著,这一年你们读过哪些名著?请同学们分享。

教师活动:说导入语,组织学生分享读过的名著。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分享初一读过的名著。

明确(PPT展示):

初一上:必读《朝花夕拾》《西游记》。选读《白洋淀纪事》《湘行散记》《猎人笔记》《镜花缘》。

初一下:必读《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自主阅读《红岩》《创业史》《基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2. 在阅读名著的时候,同学们使用过哪些巧妙的方法?

教师活动:提问、引导、评价并组织学生分享名著阅读方法。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分享初一阅读名著的方法。

明确(PPT展示):

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朝花夕拾》;精读与跳读:《西游记》;圈点与批注:《骆驼祥子》;快速阅读:《海底两万里》。

3. 总结:同学们读名著真有妙招,今天我将带领同学们学习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名著的具体方法。一本书的书名就像我们的眼睛,通过这双眼睛我们能洞察人心,也能洞察书的内容。首先推荐第一种名著阅读方法:观书名、猜内容。

说明:导入环节借助“温故知新”的方法,引导学生走进名著阅读,由熟悉的名著及阅读方法导入本课教学内容。教师在复习中明确本课的目标和重点,学生在温故中走进课堂。

环节二:名著阅读方法(一)观书名、猜内容

1. 请同学们大声读小说书名,同桌互相猜一猜小说会写什么内容?

读书方法:猜读。

导读提示:从书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猜这本书是讲……

教师活动:提问并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猜测内容。

学生活动:大声朗读小说书名;同桌互猜作品内容。

明确:从书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猜这本书是讲炼钢经过的、塑造人物品格的、人的成长的……

2. 同学们的猜测很有趣,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请大家浏览课前下发的导读文案,了解本书的概况。

读书方法:猜读。

导读提示:从导读文案上,我知道这本书……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导读文案,提示学生进行圈点勾画。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导读文案第一部分导读提示,提笔圈点勾画本书的内容、背景、主要人物。借助屏幕上的提示用原文分享阅读收获。

明确(PPT展示):

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同国内外敌人及各种困难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革命的熔炉中,从一个工人子弟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战士。

3. 同学们读到的信息很丰富,对于这本书,大家是否有一点感兴趣了?还想了解什么内容?

明确:主人公、精彩情节……

4. 观书名,读文案,猜内容后,我们可以借助“理情节、识人物”这种方法继续了解本书。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一种文学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亦如此,你最想了解的人物是谁?

明确:主人公保尔·柯察金。

说明:环节二推荐“观书名、猜内容”的读书方法。猜读,可激发学生阅读困难文本的兴趣,在猜读中了解,在了解后进行深度阅读。本环节辅以“导读提示”,让学生有话可说,开阔学生思维。“导读文案”在读前导读课上的有效运用,有助于学生快速筛选有效信息,及时了解名著内容,消除与经典的隔阂。“圈点勾画”的使用复习了七年级下册《骆驼祥子》的读书方法“圈点与批注”,也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做笔记”方法的尝试。

环节三:名著阅读方法(二)理情节、识人物

1. 请观看大屏幕上的4幅图片,初步了解保尔的成长经历,说说你对保尔的认识。

明确(PPT展示):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讲解或描述图片故事,并相机补充学生陌生的情节,纠正学生讲解错误的故事情节,呼吁学生去读原著。

学生活动:看图讲故事,或描述图片内容。

读书方法:看图片,讲故事。

明确:

图一:保尔·柯察金被神父打;图二:保尔·柯察金救朱赫来;图三:保尔·柯察金参加筑路;图四:保尔·柯察金病榻写作。

2. 我们通过几幅图片初步了解了保尔·柯察金的成长经历,相信初次见面你一定有话对保尔·柯察金讲,请借助导读提示分享你对保尔·柯察金的印象。

导读提示:保尔同志你好!初次相见,我觉得您是——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以接龙的形式分享对保尔·柯察金的印象。

学生活动:借助导读提示,以接龙的形式分享自己对保尔·柯察金的初步印象。

明确: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其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使自己越来越坚强。即使在伤病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卧在病床上时,他仍不向命运屈服,而是以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以另一种方式实践着自己的生命誓言,有着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3. 如果同学们要深入认识保尔·柯察金、了解本书,还应该理清本书的人物关系。除了保尔·柯察金,你还知道本部名著中的哪些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享所知人物。

学生活动:分享自己知道的人物。

明确:

4. 同学们猜猜人物关系图上这些人都与保尔有怎样的关系?

读书方法:猜讀。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享所知人物关系。

学生活动:分享自己知道的人物关系。

明确:朱赫来是保尔·柯察金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这可能是一部红色题材的作品吧!)阿尔青是保尔的哥哥。(这可能是一部讲述家庭之爱的作品)谢廖扎是保尔从小一起干坏事、一起哭、一起闹、无话不谈的挚友,但长大后为了崇高的信仰他们聚少离多成了彼此的信仰,多年分别后谢廖扎从平车上扑向保尔。(这可能是歌颂友谊的作品)大家再来看这里,彼得留拉和保尔是敌人关系、维克托是告密者。(这或许是战争题材的吧!)初恋、爱慕者、妻子。(这或许是一部爱情片吧!)有没有对这本书感兴趣了?想了解他们的关系,那就一定得去读原著哦!

说明:环节三推荐“理情节、识人物”的读书方法。通过看图片、讲故事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又能梳理和了解保尔·柯察金成长经历中的重要故事。借助导读提示分享自己对保尔·柯察金的初步印象,能较好地拉近学生和主人公的距离,亲切的语气让学生有话可说,充分发挥课堂的主体作用。从主人公到几个关键人物,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利于消除与外国经典的隔膜。整个过程教师都处于引导地位,充分体现新教材理念,将“导”的作用发挥得很到位。

环节四:名著阅读方法(三)作对比、读原著

1. 在上学期读《西游记》时,有同学和老师交流中说:“名著一大本,读起来太慢了!我还是喜欢看电视剧或电影。”老师今天想和同学们一起观看影视,然后对比原著和影视到底哪个更能表现人物的心理?请大家欣赏影视片段,仔细观察保尔·柯察金的神态、动作,体会他当时的心理、情绪,然后四人小组分享看视频所感,讨论影视表现了什么内容?分享此时保尔在想什么?

教师活动:播放影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学生活动:观看影片,分享看视频所感,四人小组讨论影视表现的内容,分享此时保尔·柯察金的内心所想。

2. 保尔·柯察金到底是怎么想的呢?接下来让我们分角色朗读文案上的精彩片段,对比视频和原著哪个更能体现保尔·柯察金的内心斗争?

读书方法:朗读。(分角色朗读)

导读提示:我觉得       更能体现此时保尔的内心斗争。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朗读精彩片段。(引读)此刻,保尔已经不能参加战斗,痛苦已经占据了他的心灵,黑暗充斥着他的双眼,带着绝望的沉重心情,他来到了海边。(女生起)

学生活动:先自由读精彩片段,之后师生分角色朗读精彩片段,并借助导读提示分享。

明确(PPT展示):我觉得原著更能体现此时保尔的内心斗争。这个文段生动地描写了保尔的一次精神危机,从他的内心独白里,我读到了他内心的痛苦、不甘、无奈、软弱、绝望、动摇、纠结、坚强、振作。最终,保尔战胜了自我,勇敢地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3. 总结:同学们读书真是细心,通过影视剧和文本对比,我们发现原著更能表现人物的心理,更能丰满人物的形象。像选段这样的精彩情节还很多,如本书最后一章中在达雅陪伴下度过生命最后时期的保尔,在导读中提到朱赫来影响下的保尔,都折射出钢铁般的意志,都需要同学们用老师今天教的方法去认真阅读原著,作品中的每一个人都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感受。所以要想获得更丰富的体验,我们去读原著吧!那么作者塑造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这样的人物有什么目的呢?

说明:环节四推荐“作对比、读原著”的读书方法。利用影视作品进行激趣,更多的是想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原著的精彩,经典的作品是需要沉下心去阅读的。本环节节选的视频和文段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保尔·柯察金到海边自杀这一情节通过影视剧不能完全表达出他内心的痛苦、不甘、无奈、软弱、绝望、动摇、纠结、坚强、振作等心情,但原著中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把这些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可以达到教学效果,让学生充分認识到阅读原著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教师反复呼吁学生去读原著,始终围绕激发兴趣、教会方法这两个读前导读课的目的。

环节五:名著阅读方法(四)析摘抄、谈启示

1. 请同桌互读文案上的摘抄选段,一人读一人听,每人读一段,读完后,请根据导读提示做笔记。(PPT展示)

摘抄(一):“明天他们会给我送一块刻好格子的板子来,是用硬纸板做的。没有这块板子我没法写字,会把不同行的字重叠在一起。我想了很久,才想出这么个办法。就是在硬纸板上刻出一条条空格,这样我的铅笔就不会写到直行的格子外面。我看不见所写的东西,写起来是很困难,但也不是没法做到。我对这一点深信不疑。我试了好长时间,开始一直写不好,但是现在我慢慢地写,每个字母都仔细地写,结果写出来的字挺不错了。”

摘抄(二):已经写好的部分,他必须逐字逐句全部记住。否则,线索一断,工作就要受到阻碍。母亲忐忑不安地注视着儿子的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他必须凭记忆整页整页,甚至整章整章地背诵,因此母亲有时觉得他疯了。保尔写字的时候,她不敢走近他,只在趁着替他捡起滑落在地上的手稿时,才怯生生地说:“你最好还是做点别的什么事吧。哪里见过像你这样的,老写个没完没了……” 保尔见母亲如此不安,不由得笑了起来,并安慰老太太说,他还没到完全“发疯”的地步。

做笔记:读了这些语段,我                。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摘抄,并认真做笔记。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两个摘抄选段,将自己的理解、感悟批注下来,然后分享自己所做的笔记内容。

明确:读了这些语段,保尔·柯察金的精神鼓舞我们、影响我们,让我们学习保尔这种坚强乐观、昂扬向上的精神……

2. 总结:相信保尔的精神会鼓舞着你们面对生活的磨难,战胜未来的险阻,保尔在原著中等待着大家,请大家认真去读原著吧!去遇见书中属于你的保尔·柯察金。有人说,奥斯特洛夫斯基塑造的保尔·柯察金是神,不是人。现实生活中没有这样的人存在,你同意吗?

教师活动:总结保尔·柯察金精神的时代意义、引读背景和作者介绍。

学生活动:与同桌讨论生活中是否存在保尔·柯察金这样的人物,并阐述自己的理由。之后全班齐读背景和作者介绍。

明确:小说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作者基于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再创造的产物,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如本书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

写作背景(PPT展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写成的。当时他已经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这部书是他强忍病痛,克服种种困难,历时三年才完成的,故事就取材于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其后,他又开始了另一部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的创作,但只完成了第一部,他就与世长辞了,年仅32岁。

3. 最后请全班坐正,让我们怀着对在革命中牺牲的先烈的虔诚之心、怀着对保尔·柯察金这样先进革命者的敬仰之心,高声朗读本书对人生意义的诠释,并对当代保尔——朱彦夫事例进行学习,以示保尔精神的传承及鼓励作用,凸显保尔精神在现当代的意义。

读书方法:朗读。

朗读文本(PPT展示):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教师活动:引读保尔·柯察金在书中对人生意义的诠释。(读完总结)这就是保尔的人生理想,也应成为中学生生活的目标准则。

学生活动:坐正、大声朗读保尔·柯察金在书中对人生意义的诠释,并记录本课推荐的四种名著阅读方法。

4. 总结方法(PPT展示):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四种名著阅读方法:观书名、猜内容;理情节、识人物;作对比、读原著;析摘抄、谈启示。希望大家用这些方法去阅读自己喜爱的名著和统编版语文课本推荐的名著。

说明:环节五推荐“析摘抄、谈启示”的读书方法。“摘抄和做笔记”是统编版教材中推荐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名著的讀书方法,本部名著中大量的内心独白、书信、日记形式出现,使其叙述方式有别于其他文学作品,因此“摘抄和做笔记”就是学生阅读中最实用且有效的一种读书方法。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导读文案示范摘抄和做笔记的内容及形式,能较好地指导学生课下阅读。同时摘抄的两个片段也是别出心裁的,能较好地达成本课情感目标,让学生明确阅读本部名著的现实意义,体悟“为理想而奋斗的人生才是充实的、有意义的人生”这一道理。最后总结名著阅读的四种方法,课堂饱满完整,让学生带着期待来,学到方法归。

环节六:作业布置

1. 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译林出版社)

2. 一个月有计划地读整本名著,并试着为每个章节取一个标题。例如,第二章  抢枪藏枪  结识导师;第九章  初恋梦碎  好友牺牲。

教师活动:布置作业,引导记录。

学生活动:在导读文案上记录作业。

说明:本环节作为读前导读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对名著阅读版本进行推荐,有利于日常教学的规范。拟章节标题对接下来读中推进课的开展起到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 晏祥辉

猜你喜欢
保尔原著名著
替别人着想的奈保尔
气球上的五星期(三) 仙人掌上的夜晚
大侦探福尔摩斯
救朱赫来
警察与赞美诗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去世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网络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