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2020-08-09 08:50陈翠莲
读写算 2020年20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语文教学小学

陈翠莲

摘 要 小学是学生接触语文知识最重要的途径,课堂教育的目的就是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综合素质,将学生培育成适合时代需求的高级人才。这是教育改革的出发点与最终目的。为了更好的体现素质教育追求,同时也是迎合时代的发展,本文将以小学语文为例,分析提高教育收益、教育效果的有效思路,希望帮助更多小学语文教师了解到正确的教育途径,最大化语文教育效益。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8,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0-0086-02

语文是学生进入小学阶段的第一门学科,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课程。语文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基于教材角度出发,同时兼顾学生的需求以及教育目标,用更为趣味化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探究的课堂中感受学习的魅力与价值。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对于学生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的成长都有帮助。

一、“以生为本”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现代教育本就是服务于学生的,教师需要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充当着辅导者的作用,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教学中必须时刻秉承以生为本的态度。只有这样教师才有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力与知识学习欲望,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态度、自主学习欲望,保障语文教育质量。

当然教师教学中一定要综合考虑。因为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接受能力、认知水平,这是受学生成长环境所影响与限制的。虽说小学生智力水平没有过大的差距,但是学习习惯却会导致学生出现学习层次的解题。教师有必要用针对性更强的教育手段,适当放低对根基比较薄弱学生的要求,提高能力比较出众学生的要求,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多关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表现,找到学生的特长与兴趣,围绕学生的特长和兴趣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投入学习活动当中,迸发更活跃的课堂激情。如学习《守株待兔》一课的时候,教师在让小明朗读的过程中发现小明朗读的又洪亮又富有感情,此时教师就可以把握这一契机,大加赞赏小明的朗读能力。此时小明在听到教师的鼓励以后,自然会对学习产生更浓厚的热情,不断提升自己。再比如仍旧在学习《守株待兔》的时候,有些学生在听闻故事以后就会说道:“老师我觉得这篇课文的故事和《亡羊补牢》很像。”可以看到这名学生能够串联知识,有着很强的知识沟通、理解能力。此时教师仍旧可以赞扬学生,并继续提问学生还知道哪些成语,学生就会说道掩耳盗铃等成语。活跃的气氛与课堂才能够更好地激励学生。教师在设计活动中、开展教学中一定要围绕学生进行,这样才能够达成激励学生的目的,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深入了解营造惬意的学习氛围

教师除了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也要用合适的方法保障整体的教学进度,对此教师就需要深入了解每一名学生,获知每一名学生的实际问题与设计追求用相应的教育方法保障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展现与激励每一名学生学习。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与素质,学生的这种性格、意志、情感、能力与知识追求会表现出不同的发展倾向。教师平时应主动和学生谈心,或是用学生更喜欢的方式和学生对话。教师要消除学生学习的恐惧感,让学生对教师建立认同、信任的态度。轻松愉快的课堂往往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也敢主动提问教师,教师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每一名学生的特点与不同,为学生提供相应、合适的帮助。如学习《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课的时候,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更温柔的与学生对话:“同学们,我们生活当中也有许多这样类似的故事是不是?大家平时有没有与该篇课文相似的境遇,如果有可不可以告诉老师和同学,让大家一起来帮你出主意好不好?”用这种对话态度、对话方式消除学生的抵触以及与教师之间的隔膜,这样学生才能够愿意与教师沟通、愿意与他人交流。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环境激励与感动着学生,能够让学生迸发更大的学习活力、学习激情、学习热情。

三、贴合实际重视学生创新意识激励

传统教学方法每一个老师都能够做到,传统教学模式枯燥且无聊,难以让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兴趣。现代教育追求的是学以致用以及创新素质培养。面对21世纪背景,教师教学中就需要利用好一切可用的手头资源,完成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开发。当然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开发是需要一定的前提与环境的,那就是安全且自由。只有学生处于安全氛围以后,学生的思维才会时刻保持活跃,最大化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首先教师教学中需要建立起平等、民主的课堂关系、师生关系。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尽量用鼓励的方式而不是用严厉批评的方法。教师一定要发挥好自身在课堂的主导价值、主导作用。建立互助、友爱、平等的课堂氛围、课堂环境。

其次教师要减少对学生思维的限制。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时期,此时对学生思维的限制对学生的成长显然是极为不利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为学生提供更开放的氛围与环境,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够畅所欲言。比如在学习《去年的树》一课时,本文实际上可以看做是没有结尾。学生在看到课文讲到小鸟唱完歌以后就飞走了没有后续感觉十分困惑。此时教师就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知不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所有学生都在摇头,此时教师继续说道:“其实老师也不知道,但是老师相信各位的笔知道,那么让我们自行创作后面的故事好吗?”学生此刻纷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才智。有的学生写到小鸟在不断飞行的过程中有一天被人类所抓捕,被关进了一个木头制作的鸟笼子,结果发现,这个鸟笼子竟然就是之前小鸟的树木朋友做的。于是小鳥重新和大树重新相遇。也有学生写到小鸟在飞走以后来到了一个新的森林,新的森林没有人类,只有各种各样的动物与花草树木,住的久了小鸟就融入到了这个森林,重新认识了许多朋友。不难看出,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想法与态度。让学生续编后面的故事不仅能够提高课堂趣味度,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趣味化的课堂更容易点燃学生的激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丰富评价方式提升评价效果

以语文的习作教学为例,在评选出优秀习作之后,匿名张贴在墙上,要求每个同学都来当鉴赏者,给喜欢的习作点赞,标识在习作纸上。还可以画出认为最欣赏的语句,可以计数的方式统计这句话喜欢的人有多少。最后评选出:妙笔生花奖。刚开始,笔者还担心,同学们可能会随便圈画,后来才发现担心是多余的。同学们找的都是能打动人心的句子。如《有你,真好》这篇习作,大家划的都是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的句子,有的还圈了动词,甚至有人还在旁边写上了自己的感受。为了调动同学们都来参与习作的阅读与评议,笔者还让大家预测谁会是这次习作的擂主,如果猜对了,还能获得“独具慧眼”奖。获得“独具慧眼”奖同学,要接受大家的采访,以此分享预测的方法与经验。其目的就是帮助大家再一次复习巩固好习作的标准。这样的形式,不但让孩子们学着用欣赏的眼光去赞美别人,也能以细致的目光修改自己的习作,真是一举两得。这样的活动还让同学们暗暗下定决心:下次我也要好好习作,登上光荣榜;下次我也要好好学学怎么评改习作,也拿个“独具慧眼”奖,这样一股积极向上暗潮已经在班级里涌动。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人文学科、工具学科,其有着突出的思想性。语文教育质量关系到素质教育以及学生的可持续成长。由于意义突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予以教育质量更多的关注。教师要在不断实践中寻求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轻松、趣味化的环境完成学生综合素质、创造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王萍,高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130-131.

[2]王秀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深度教学”的基本走向[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133.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语文教学小学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