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8-13 06:21王志恒周奎龙梁志杰宋阳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2期
关键词:面神经面瘫急性期

王志恒,周奎龙,梁志杰,宋阳杰

(邢台市人民医院 针灸科,河北 邢台)

0 引言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由于面神经管内面神经出现炎症导致周围性面部肌肉瘫痪,患者可出现口眼歪斜、难以抬眉闭眼的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美观,还严重妨碍患者的进食和说话[1]。据有关研究报道,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人数在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引起不少研究人员的关注,为此,本文将具体探究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以给研究人员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2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0例。观察组:男性68例,女性62例,年龄22~64岁,平均(38.7±10.4)岁;对照组:男性70例,女性60例,年龄24~65岁,平均(37.6±11.2)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法:口服醋酸泼尼松片(生产厂家:山东鲁抗医药集团赛特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33023,规格:5 mg×1000片),服用30 mg/d,分早中晚3次进行口服,在服用的第六天,将剂量改为服用20 mg/d,分早中2次进行口服,并进行维生素B12肌注治疗(生产厂家:济南欧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使用1 mg/次,1次/d,直至面瘫好转[2]。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上采用针灸治疗:将1.5寸毫针进行消毒,采用指切法在患者的印堂穴、双侧风池穴、牵正穴、合谷穴、外关穴、太冲穴、四白穴、下关穴、地仓穴、颊车穴以及头维穴下针,刺入深度保持在0.1~0.2寸,直至感到得气,小幅度捻转针体,留针半个小时[3]。在治疗期间患者眼睛不能合闭,则针刺攒竹穴和太阳穴,患者有迎风流泪症状则针刺承泣穴和睛明穴,患者口歪较为严重可以针刺夹承浆穴[4]。1次/d,5次/疗程,共进行3个疗程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面部神经评分和治愈天数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面部神经评分和治愈天数情况

通过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面部神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愈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面部神经评分和治愈天数情况比较( )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面部神经评分和治愈天数情况比较( )

组别 例数 面部神经评分(分) 治愈天数(d)观察组 130 1.27±0.24 23.51±6.53对照组 130 2.06±1.12 32.56±7.08 t 7.864 10.713 P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

通过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比较[n(%)]

3 讨论

周围性面瘫可出现口角歪斜的症状,导致流涎鼓腮,引起讲话漏风和吹口哨漏气,严重影响人的面部美观以及社交[5]。该病发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受寒受冻、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功能出现障碍,从而使得面神经缺血水肿,导致局部神经营养血管发生痉挛[6]。在北方出现面瘫的人数明显比南方多,这是由于北方冬季较为寒冷,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冻伤面部神经,使得面瘫发生。临床上可通过药物进行治疗,患者通常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结合维生素B治疗,在急性期还可以通过红外线照射或者局部热敷方式辅助治疗,在恢复期可以通过碘离子透入疗法辅助治疗。但药物治疗可引起不良反应,出现头晕、肠胃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还会对肝功能产生影响,而针灸治疗则能有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7]。

中医认为针灸治疗得气的快慢与患者机体正气的存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利用针灸方式可刺激印堂穴、双侧风池穴、牵正穴、合谷穴、外关穴、太冲穴、四白穴、下关穴、地仓穴、颊车穴和头维穴11个穴位,加快血液循环,舒通面部经脉,其中印堂穴可以清头明目、通鼻开窍,风池穴可以眼部减压、缓解眼睛疲劳,牵正穴可以祛风清热、通经活络,合谷穴可以清热解表、补气固脱,外关穴可以解痉止痛、通经活络,太冲穴可以压制肝火、缓解目痛,四白穴可以缓解面神经麻痹,下关穴可以治疗牙齿紧闭、耳鸣耳聋,地仓穴可以祛风止痛、疏风通络,颊车穴补精气血、散热去火,头维穴缓解头痛、治疗头晕目眩,此外加上攒竹穴和太阳穴可以加快治愈患者眼睛合闭,承泣穴和睛明穴可以改善迎风流泪症状,夹承浆穴可以恢复口部功能。由于人体穴位又与七经八脉相通,与人体五脏六腑有关,刺激穴位可以加强身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各个组织器官的功能,从根本上解决机体损伤,达到益气活血、舒通经络的效果[8]。针灸治疗可以降低面部神经评分,加快治愈时间,缓解面神经缺血状态,减少面部痉挛发生,是一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另外,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可以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同时患者还需要进行适量的面部锻炼,结合有效的面部按摩,加快面部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比常规治疗方法显著,有利于恢复患者面部神经功能,值得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面神经面瘫急性期
术中面神经肌电监测对腮腺切除术后面神经麻痹发生率的影响Meta分析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中医针灸推拿与中药联用治疗面瘫的临床分析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大型听神经瘤手术:如何平衡肿瘤全切和神经功能保留
蜂蜇医治面神经麻痹
针灸联合面部推拿治疗面瘫效果好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