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学校传染病的预防机制分析及管理对策

2020-08-13 06:21谭艳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2期
关键词:河池市流行性传染病

谭艳珍

(河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河池)

0 引言

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播途径相当广泛,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影响,并且会不断向周遭传播感染,因此,针对传染病进行预防工作非常重要,根据传染病传播途径的不同做针对性处理,从而降低传染病对学生造成的危害[1]。本次研究通过对河池市学校卫生公共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传染病的预防机制及管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河池市2015~2019年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以及高中学校,将现场调查资料、调查报告、病例个案资料等进行收集整理,采用Excel表格进行统计[1]。

1.2 方法

依照国家相关调查条例对河池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传染病种类、事件数量、波及人数、发病人数以及死亡人数[2]。

1.3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将SPSS 22.0统计学软件用来计算,计数资料以率(%)显示并用χ2检验,两两比较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数据库的建立采用Excel 2017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传染病疫情情况

河池市各级各类学校2015~2019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病、细菌性痢疾、肺结核、水痘以及风疹8种传染病,其中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49起,发病数2728例,死亡0例;流行性感冒报告发病24起,发病数1421例,死亡0例;手足口病报告发病2起,发病数66例,死亡0例;感染性腹泻病报告发病3起,发病数117例,死亡0例;细菌性痢疾报告发病1起,发病数61例,死亡0例;肺结核报告发病2起,发病数71例,死亡0例;水痘报告发病51起,发病数1812例,死亡0例;风疹报告发病5起,发病数160例,死亡0例,总计报告发病137起,发病数6436例,死亡0例,以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为“一般”事件,见表1。

表1 传染病疫情情况(n)

2.2 传染病疫情分布情况

河池市2015~2019年出现传染病疫情的学校中,农村小学以及县镇初中的报告起数和发病数明显更高,分别为43起(2034例)与25起(1548例),事件报告数占比分别为31.39%和18.25,报告发病数占比分别为31.60%和24.05%,见表 2。

3 讨论

传染病是一种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并广泛流行的疾病,经过各种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或物种的感染病,在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均有发病的可能,这类疾病普遍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危害[3]。传染病的特点是有病原体、传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后常有免疫性,传播途径相当广泛,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土壤传播、母婴传播、体液传播、粪口传播等[4]。因此针对传染病,需要根据具体的类型进行预防,从而提高整体的预防效果。预防传染病主要从管理传染源,进行必要的隔离治疗,同时切断传播途径,根据传染病传播途径的不同做针对性处理,此外,还要重点保护易感人群,通过接种疫苗等方式减少被感染的概率[5]。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升,生活和饮食等方面的不规律以及环境和空气的污染加剧,世界人口的流动越来越频繁,导致各种传染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于传染病防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研究对传染病有效的预防手段对社会有重要意义。

表2 传染病疫情分布情况(n, %)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河池市学校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级别均为“一般”,无“较大”及以上级别的事件,并且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其中发生最多的4种传染病为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和风疹,这些均为疫苗可免性传染病,农村小学及县镇初中的发病数最高,可能与这些疫苗为二类疫苗,采取的是自愿自费接种原则,农村学生因经济等原因大多数未接种,致免疫屏障差,且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较简陋、学生卫生观念较差、容易发病并传播,因此,应针对河池市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出针对性的传染病预防机制及管理对策。呼吸道传染病具有潜伏期短、经飞沫传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做好传染源管理特别重要。为加强河池市学校的传染病预防工作,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机制及管理对策:①健康宣教。对学校学生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传播强度以及临床表现,对于当前季节最容易出现的传染病进行针对性的宣传教育,通过校内广播、传染病宣传手册、学校板报、学校网络平台以及教师讲课等的方式开展传染病预防工作[6]。若学校内出现感染传染病的学生,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并严格按照医嘱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蔓延。记录传染病预防工作的开展情况,不断完善和改进传染病的预防机制及管理对策[7]。②维持校内卫生。定期组织对学校操场、食堂、厕所、图书室、教室等进行打扫清洁,勤清洁课桌、椅子以及体育用具等,嘱咐学生勤洗手、勤换衣物,保证教室通风,营造干净卫生的学习环境。③心理疏导。部分学生由于对传染病感到恐惧、害怕等心理,造成学习分心等情况,教师要及时予以学生反馈,解决其情绪问题,以和蔼的态度与学生沟通,告知其正确看待传染病的相关事项以及通过正确的预防手段进行传染病的预防。④生活指导。建议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喝水,保证每天的营养摄入均衡,多食用维生素以及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根据患者的恢复状况,在体育课上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锻炼,提高学生整体的身体质量,从而加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增强传染病的免疫力。⑤加强协作。学校应与疾控部门加强沟通协作,严格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等制度,对于传染病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出现疫情的学校要每日向辖区疾控中心报告当天新发病例情况,以便及时掌握疫情动态。⑥建议政府加大经费投入,对水痘、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二类疫苗适当给予补助,提高疫苗接种率,以在学生人群中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

综上所述,实施传染病预防机制及管理对策后,对河池市学校实施传染病预防机制及管理对策是十分必要的,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完善各种卫生设备,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强化对学生的健康防护,从而降低传染病造成的危害。

猜你喜欢
河池市流行性传染病
河池市人民医院,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河池医院简介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2017-2021年河池市金城江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猪病毒性腹泻的诊治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大学生流行性感冒防治知识、行为及中医知识调查研究
养成健康卫生好习惯 做好流行性疾病预防
我爱我家
河池市成立共青团教育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