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干部挂职工作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分析

2020-08-13 06:50朱英昊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4期

朱英昊

摘 要:为了更好落实基层共青团员的相关组织工作,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青年人才,辅助高校青年团进入到基层的内部,进行不同区域的工作体验。目前教育部门与共青相关组织,共同制定高校青年干部外派挂职的工作计划,实现校园与地方两者之间的良好沟通,同时也拓宽了对于青年干部的培养渠道,部分青年干部也可以通过挂职工作体验到不同的生活感受,从而更好地辅助他们成长与前行。

关键词:高校青年 挂职工作 问题与对策分析

从2010年起,为了提升基层内的共青团的提倡工作,加强与构建良好的高校青年人才队伍,让青年干部有更多发展与提升自我的途径,各区域逐步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工程”落实下去,同时各地的共青团组织以及教育部的组织实施并策划了高校人才到区域挂职工作的计划,但是在挂职工作当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人们化解与发现。

一、让高校青年干部体验挂职工作的意义

整体来讲,高校的青年干部们也可以通过此次的区域挂职工作,更加多面化的认识到社会的现状、全面地了解到社会的情况、对目前的一些社会形势进行分析,将原本局限于校园的视野打开,同时,无论是在组织方面的工作协调、同事之间的日常沟通、事项的策划与创新都会有所提高,促使高校青年干部的整體综合能力得到一个质的提升。更加善于去化解基层当中的各中矛盾与纠纷,以及可能随时都有可能会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而熟练地掌握在基层工作的一些情况以及处理办法。同时也可以通过基层的一些实际工作当中更好了解到目前的国情、民情。了解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动态,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拓宽当代青年人才培养方式,同时也可以为高校储备一批优质的青年储备干部,更好地为社会进行服务。

二、目前在青年干部进行区域挂职的时候,所体现出来的问题

1.部分青年团体缺乏实质性工作的意义,潜意识里存在“升级”的概念

对于进行外派挂职的工作,有的高校青年干部存在的认知方面的误差,并没有将真正挂职的意义落实下去[1]。有一部分人员就只是将挂职当成一种额外的工作、业余的活动、甚至只是一种表面的形式,挂职一次可以让自己的“身价”有所提升,只要期限到了自己也就又重新回到原有的岗位,甚至是晋升。但是由于外派挂职的区域与在高校内的工作性质、职责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与差异,很多在挂职期间的收获基层知识,在日后的高校工作当中不一定会有用处,可以利用的知识较少,当回到学校之后还需要重新吸收新的知识,所以有的青年干部在刚刚接触到挂职岗位的对应知识的时候在内心都有着一定的抵触情绪。除此之外,外派的青年干部一般都是交由地方的党团组织进行约束与管理,学校不能真正了解到其在挂职工作当中的一些具体表现与情况,无法对其进行管理。还有一种较为明显的状况,就是很多的挂职人员在进行岗位规划的时候只考虑到了目前的利益与事物,并没有将长远的规划自己的人生,过于急功近利,严重缺乏责任的意识与概念,只想着完成目前的个人业绩,因此,无法将青年干部外派挂职的真实效应体现出来。

2.缺乏实质性的考核制度,在人员管理方面手段较为落后

将高校当中的优秀青年干部外派到其他区域进行挂职工作,一直都是共青团系统或者是教育系统当中较为平常的一种工作形式,但目前的一些相关规章制度仍有着明显的不完善之处,仅是通过共青团中央以及教育部门的党建组织联合发文以及各区域进行人员的通知工作[2]。但是却没有明确的实施细则、外派人员的培训方式以及对于人员能力方面的考核措施,在目前的实施过程中,普遍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对高校的优秀人才进行通知,然后就简单地将人员外派到某个城市,没有对人员的外派能力进行综合的考察,就急急忙忙接受外派任务,挂职期限一到简单地进行表面考核,应付了事。挂职期间并没有根据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培训考核,过程当中也缺对挂职人员的人文关怀。对于那些原本未满足挂职要求的人员来说,在外派挂职期间可能还会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对自我的心理状态以及适应能力进行调整,从而真正的适应目前的一些办公业务以及工作环境,但是这样的工作情况也间接降低了挂职人员应有的工作效率,出现大部分工作延缓的情况。

三、化解目前青年干部在挂职工作当中不足之处的措施

1.加强外派人员对于挂职岗位的概念,精准地找到自己的定位

首先,高校的青年干部如果在接到外派挂职任务的时候,要明确自己的挂职任务,将其视为自己的生活工作当中的一部分,要有一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将之前的工作“挂”在一旁,暂时忘记自己的双重身份,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工作环境当中。高校的青年干部要严格按照地方的工作情况,制定好自己的工作计划,从而寻找到良好的工作思路与方法。沉下心、放下之前身份的“特殊性”将全身心的工作中心向都放在基层上,可以向之前有经验的前辈询问、吸取经验。从而探索出新的工作方向、对策等[3]。摸清区域内的各组织的基本情况,及时掌握工作的开展状况,从而更好地推动地方共青事业的发展。

2.完善人才的选拔制度,将校地共建的工作落实到实处

在完善现有的高校人才选拔制度之时,也需要拓宽现有的选拔范围,从而更好地选拔出综合能力较强、工作能力较好、作风端正并且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青年干部进行挂职锻炼。相关的组织部门要在人才选拔之前就对会挂职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摸底合理地进行规划设计。对于进行挂职人员来说,要尽可能地采用“脱轨式”的挂职方式,尽可能将员岗位可能造成的干扰降到最低,减缓以往的原岗位的干扰因素。对于高校来说,挂职干部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更好地推动校地共建工作,利用想要的青年干部喜欢造有利的条件,并且根据区域的特点有针对性进行人力、智力、以及项目的支持工作,为地方的发展培养有用的人才从而带动社会整体经济发展。

结语

对于高校的青年干部来说,挂职干部的训练对于他们来讲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不管是从知识层面还是眼界开阔方面都能通过挂职经验得到一定的提升,因此,只有将挂职工作落实到实际当中,化解掉目前青年干部当中的不足之处,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景亮,孙维琪.高校青年教师挂职锻炼若干思考[J].高教学刊,2017(09):161-162.

[2]李源.浅谈高校学团干部到地方挂职的路径和方法——基于挂职经历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7(S1):178.

[3]郝中明.基于广西大学团学干部到基层挂职的思想感悟[J].科技风,2018(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