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工科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08-13 19:48田卉
锦绣·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工科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

田卉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提出了不同以往的更高的要求。地方性工科院校的英语专业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顺应时代发展的英语专业人才是本文的主要着眼点。通过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本文尝试提出了地方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关键词:工科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

1 背景介绍

进入新世纪,全球经济进一步一体化,国家间的竞争中人才的竞争显得尤为突出。党中央提出了“人才兴国”战略。高等院校能否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和高等院校的发展。教育部2007年学科目录显示,全国有近900余所高校具有“英语”学士学位授予权,英语专业在读学生总数接近80万(戴炜栋,王雪梅 2007)。英语专业持续过快增长给英语专业自身带来很大压力,尤其是就业压力陡增。经济社会发展对英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学等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逐渐减少,同时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广大开设英语专业的高校特别是一些地方性工科院校应审时度势,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英语专业建设,使工科院校英语专业保持可持续发展。在高校英语专业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的大环境下,许多英语教师以及从事英语教学研究的学者提出了创新英语教育的理念。创新教育是一种以 “创新”为核心或目标的教育理念,内涵是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人格。创新教育改革是教育的系统性和综合性改革,它不仅仅是教育内容的更新,而且是以“创新”为核心的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它包括树立新观念、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教学内容和改革评价体系等(张媛媛,韩高军 2011)。外语教育界的专家和学者们在外语人才创新培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较具代表性的观点:一是复合型人才的内涵是人才能力的综合性和创新性,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以提高素养、培养能力为宗旨,以外语学习和专业学习为载体,切实进行能力、素质培养的立体多维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二是确立“以人为本”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全面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21世纪需要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以往只会说英语、不具有相关学科背景的英语专业学生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需求,时代呼唤具有宽口径、广博知识面的新型英语专业人才。英语专业要求培养“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但对于不同招生批次、不同地域的高校而言,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不尽相同,应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各自的培养目标,从而向社会输送既满足共同的基本要求又各具特色的英语专业人才。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高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因此首先应优化英语专业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英语专业教学计划是组织教学和管理教学的依据,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蓝本”。因此,應重视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制订应当以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定位为依据,以优化课程体系为核心,对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学制与学位、课程设置与模块划分、教学进程、实践教学、学时、学分分配等做出统筹安排和总体设计。教学计划的制订注重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遵循外语教学规律,合理布局教学顺序和教学进程,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在英语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出各种类型的人才培养方案,使教学总体计划与各种专题培养方案相互配合,达到整体优化英语专业教学的目的。

地方工科院校的英语专业应构建英语语言+模块的课程体系框架。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偏离英语专业的基本属性,通过开设语言技能类、语言知识类、文学文化类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拓宽学生的语言知识面,提高英语语言知识水平,增强语言运用能力。这类课程所占比例较大,学时较多,教师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有助学生夯实英语语言基础。同时,学生应根据自身兴趣自主选择由不同专业特色课程构成的“模块”课程。以上海电力大学为例,模块课程涵盖了商务、旅游、文学、翻译等不同的方向,商务模块开设如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翻译等课程;旅游模块开设导游英语、导游政策与法规等课程;文学模块开设英美文学选读、英语文学史、英语修辞等课程;翻译模块开设笔译、口译以及结合能源电力行业特色的电力英语阅读等课程。

工科专业的特点之一就是强调知识的运用和实践的技能。实践教学是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具体体现,是加强社会实践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获得独立从事科学技术和管理工作能力的综合性锻炼。要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应建立更多的社会实践基地,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安排合适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师和企业管理者的指导下进行 有针对性的实习,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实践中检验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此外,还可适当延长实践教学时间,丰富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并积极寻找机会让学生参与多种外事、会议、旅游、会展、赛事等接待工作,锻炼英语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英语演讲、辩论、写作等技能竞赛活动,在比赛中拓宽视野、寻找差距、促进专业学习。

3 结束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克服同质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坚持“内涵式发展”,就是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两个纲领性文件都明确指出高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地方工科院校更在突出“特色”上狠下功夫,依托学校的工科专业优势开展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走出符合自身定位、具有创新精神的英语专业人才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媛媛,韩高军 创新教育与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武汉大学学报,2011,(6)

[2]戴炜栋,王学梅 对我国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反思 外语界,2007,(4)

[3]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12]4号

猜你喜欢
工科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Structure and context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Pragmatic Analysis of Cat in the rain
工科院校《概率统计》课程的几点教学体会
体育美学对工科院校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般工科院校大学生对我国环境保护现状的认知分析
工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实践教育的反思与出路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