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学设计

2020-08-13 10:17黄倩萍
锦绣·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科举制考试制度科举制度

黄倩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及其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知道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记住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图表、文献资料,自学和分组讨论“科举制的影响”和“我的人才观”等问题,从具体史实中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教与学的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完善及其影响

教与学的难点:隋唐时期选官方式变化的进步意义

教与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方案一:阅读课本导入框内的故事《李昂拒绝说情》后思考:李昂的出身是“状元”,“状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故事中提到的考试是什么考试?学习了本课内容后,我们就会明白了。

方案二:播放黄梅戏《女驸马》选段,问“皇榜中状元”与我国古代哪一制度有关?由此导入新课。

方案三。由分析唐诗导入: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凤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及第谣》

昔日超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

“及第”“登科”等词语的出现均与科举制度的创立有关。这一制度是如何创立的?對我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习了《科举制的创立》一课后,我们就会明白了。

二、自主学习,建构知识

自学要求: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一)生生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3分钟)

(二)师生合作:共同探究解决本课的重点难点问题。对于本课的重点知识科举制度的创立、完善及其影响,在学生看书后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或)让学生按照阶段(创立、完善等)明确答案,并给子学生3分钟的记忆巩固时间。

1、图说历史:

图一:唐太宗

图二:武则天

图三:唐玄宗

图四:《武状元与苏乞儿》剧照

(1)上图中,图一、图三人物对科举制的发展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2)图四提供的信息与上图哪位人物有关?他还有什么创举?

(3)图一、图二、三位历史人物对科举制度的发展起了什么共同作用?

[引导]上述历史人物均生活在唐朝,通过联系所学知识,可分别得出三人对科举制度的贡献: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重视考诗赋,亲自面试应试者。三人都为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善做出了贡献。

2、阅读分析:

(1)下面三句话分别说明了什么?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风气?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太宗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唐摭言

[引导]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第二句话说明读书人皆以科举考试考中做官为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第三句话说明士人对进土科的看重和推崇。反映了当时统治者重视人才,重视知识通过科举考试做官比依靠出身门第做官更受尊重。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成为当时士人的至高追求。

(2)对于下面这些说法,你有什么感想?可以结合现在的考试制度,谈谈你的看法。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引导]孙中山和英国大百科全书这两段话,表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明确指出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与英国科举考试制度及现代各国考试制度之间的渊源关系这说明,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科举制度的创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认为今天用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还有现实意义吗?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共同形成答案。

[引导]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这一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今天,用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还是有现实意义的:考试的方式比较公平、公正;考试的方式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基本上可以达到选拔人才的预期效果。只要我们更多的联系生活实际,不断地创造新的情境,设置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来更新考试的内容,是可以选拔出我们需要的人才的。

五、反思总结,能力提升

板书小结本课内容,巩固基础知识:

科举制

诞生(隋朝) --完善(唐朝) --废除(清朝)    影响

六、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一)知识再现:

1、       是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     ,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    年,直到     末年才被废除。

(二)精挑细选:

3、魏晋时期,选拔官员依据的主的主要标准是(  )

A、才能和学识  B.门第和出身  C.民族和地城  D.等级和财产

4、唐朝青年李进是非常有名的骑射好好手。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的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举夺得桂冠。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武则天

(三)综合运用: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材料二  《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图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什么理想?

(2)材料二反应的是实现材料一理想的途径。这种途径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现象的认识。

[解题指导]由分析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入手,如“登天子堂”、“唐太宗是新科进士鱼贯而出”等,可知材料反映的现象与科举制度有关,联系所学知识即可轻松作答。

猜你喜欢
科举制考试制度科举制度
古代的考试
基于理论获取和实践提高基础上的考试制度改革创新
“科举”
科举制度的起始与结束
考试制度历程之高考改革路
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晚清科举制度变革考
动机和态度对学生考试作弊的影响模型研究
谁害了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