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建构,以评促学,提升教学效率

2020-08-16 01:00章晨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0年8期
关键词:教师评价教学效率

章晨

[摘 要] 随着小学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效率及有效性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其中,最能提高教学效率、引领学生建构高效课堂的方法之一便是教师对学生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评价。本文从教师与学生的多角度互评、教师评价语言的丰富程度、评价的准确与针对性三个方面论述了进行合理有效评价的方法,助推教师的课堂评价实践。

[关键词] 教师评价;教学效率;评价原则;教师激励

课堂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等多个方面的一种评价,是教师与学生的直接交流与对话,其重要意义在于,教师的评价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是引导激励学生,使其调整自身学习方法、建构知识体系、改进自身学习的不足与缺点的重要方式,使學生对知识的领悟更加深入与透彻。笔者根据相互性、丰富性、针对性三种原则开展教学实践。

一、相互性,打开不同角度

课堂的主体是老师与学生,在以往教学评价过程中,只有教师对学生的单方面评价,这样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无法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作用。教师应当带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相互评价,打开学生这一角度,获得评价型反馈,引领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提高教学效率。

如,学生初次接触描述相对位置及方向的概念,对“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这些概念不能融会贯通,这就不仅需要教师给予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还需要学生对于课堂知识进行评价性反馈。学生在学习困难、掌握程度、教学满意程度、自身学习感受方面,开展不同角度的评价,如对“指南针”“海拔”等一些重点难点内容,着重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让学生找出自己最难理解的知识点,找出自己在学习本节知识中遇到的最大困难,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

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性评价,弥补了课堂评价角度的不足,能够让教师更好地将自己的评价与学生的评价相比较,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促进学生对自己学习效果的认知,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丰富性,获得肯定激励

由于小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还处于早期发育阶段,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要注意自己的评价语言,不仅要从正面引导,避免负面打击,更重要的是要丰富自己的评价语言,发挥评价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如,学生通过课本学习了“线段”“直线”“射线”这些概念,也理解了“0°”“45°”“90°”“180°”这些特殊的角所表示的具体形状,教师对课堂进行评价时,要注重自己肯定性、积极性语言的多样化表达,舍弃“很好”“不错”这些语言,转而运用“这堂课表现得很优秀”“能做出这些题真是太棒啦”等一系列带有肯定激励的语言。除文字语言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制作卡通形象,以小动物的拟人形态竖起大拇指等方式进行图像化语言的表达,以此丰富评价语言。教师还可以在评价中渗透解题思想,如“要注意90°角是45°角的两倍哦”等一系列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用语进行评价。

通过丰富评价语言,给予学生肯定,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对自我的认可中开展学习,使学生更有学习动力。

三、针对性,发展思维能力

针对性是指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有的放矢,不要求面面俱到,但要求有重点、有突出地进行评价,这样可以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改正,避免因无意义评价而耗费时间。

如,学生会学到“公顷、平方千米”这些面积单位的换算,由于面积单位较大,学生在换算时常出现0位数不够的情况,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就要着重提出。同时,学生在进行课堂题目练习的时候经常出现平方米与平方千米看错,或在进行长方形面积计算时运算出错,此时教师也要有针对性地指出学生犯的错误,帮助学生改正,同时,对于学生学习这一节课知识的态度、方法,教师也要有的放矢进行针对性评价。

针对性不仅能够节省学生改错所需时间,提高效率,还能培养学生对于错误的反思习惯,让学生在有重点的评价中扬长补短,建构自身知识体系。

教师评价是现代课堂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教师评价的质量,发展多样化评价方式,对课堂质量的提升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教师评语的改善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有显著作用。教师应当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提升自己的评价能力,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做出积极的指导。

参考文献:

[1]付双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效果的对策研究[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9(8).

(责任编辑:姜 波)

猜你喜欢
教师评价教学效率
美国核心课程标准实施后教师评价的困惑及启示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几点做法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谈如何提升农牧区小学汉语文教学的效率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