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循环在睡眠障碍中的应用

2020-08-17 23:29任凤群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睡眠障碍治疗疗效

任凤群

【摘要】目的:探讨对睡眠障碍患者应用脑循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患有睡眠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n=34),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应用脑循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06%)和并发症的发生率(2.94%)均优于对照组患者(73.53%,1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 =3.752,X22 =1.462,P<0.05)。结论:脑循环在睡眠障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可有效提高其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脑循环;睡眠障碍;治疗 ;疗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 R25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8-118-01

现阶段,睡眠障碍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在升高,据统计,成年人群中长期存在睡眠障碍的高达15%。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其常见的临床症状有睡眠失调、入睡困难、失眠、过度嗜睡以及异态睡眠等[1]。睡眠障碍不但会使得患者的免疫力下降,产生紧张、头痛、头晕等表现,而且还会对患者的皮肤健康造成影响,进而加快衰老[2]。因此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经确诊为睡眠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而探讨脑循环应用于治疗睡眠障碍的治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68例确诊为有睡眠障碍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34例患者。纳入标准:①确诊为睡眠障碍的患者[3];②重要脏器如心、肝、肾等无严重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各种神经精神及躯体疾病导致的继发性睡眠障碍;②合并有脑、肝、肾及心血管系统等严重疾病以及功能障碍的患者[4];③不愿意参与研究的患者;其中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为22-68岁,平均年龄(37.7±4.5)岁;对照组中有22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在21-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6±4.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等)没有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即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其中常用的药物有苯二氮卓类,实验组患者则唑吡坦等,非药物治疗则包括规律的体育锻炼、良好的睡眠习惯及心情、减少动物脂肪和甜食的摄入等[5];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应用脑循环仪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如下:将脑循环仪的主电极置于患者耳后的乳突处,辅助电极放于患者第七颈椎两侧。调整频率为131Hz,强度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6];脑循环仪治疗时间为30分钟,一天2次,十天为一个疗程,三个疗程后采取睡眠自评量表(SRSS)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脑循环仪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1.3 评价指标

根据上述治疗方法,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睡眠自评量表包括10个条目,每个条目以5分制表示,总分为50分;最终得分越高,说明睡眠质量越差。本次共发放68份问卷,回收问卷68份,试卷回收率为100%。患者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种,其中显效是指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症状和表现明显改善;有效是指患者的相关症状和表现有所改善,无效则是指患者的症状和表现没有改善,甚至是加重。患者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n ×100%。相关并发症包括头晕、头痛

1.4 统计分析

及时并准确对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并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行x2检验,结果用n(%)表示;计量资料则采取t检验,并用(x±s)表示,当P<0.05时,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義。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通过上述方法,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3.752,P<0.05),具体分析见表1:

2.2 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通过上述方法,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1.462,P<0.05),具体分析见表2:

3 讨论

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加,睡眠障碍的发病率不断在升高。据统计,成年人睡眠障碍的患病率高达30%,并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睡眠障碍是指睡眠和觉醒正常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表现,致病因素较多,常和躯体疾病有关,其常见的症状有睡眠失调、异态睡眠等,具体表现为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白天过多瞌睡、睡眠中的异常行为(如睡行症、梦游、夜惊等)以及睡眠节律紊乱等。脑循环仪是通过电刺激电流经皮刺激小脑顶核,从而畅通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促进脑组织生理功能的恢复,进而减轻症状,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睡眠障碍的治疗中。

在本研究中,应用脑循环仪治疗后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5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X2 =3.752,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94%,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462,P<0.05)。因此我们可认为,脑循环应用于睡眠障碍中不但可有效提高其治疗有效率,还能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加以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伍京,吴艳玲,赖丽萍.认知行为干预结合脑电仿生刺激仪在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0,33(05):169-171.

[2] 刘蓉.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在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02):57-59.

[3] 周丹,赵艺燕.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夜间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12):1740-1741.

[4] 裴璇,周琦,李丽萍,肖承文.利培酮联合脑循环系统治疗仪对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障碍疗效的观察[J].当代医学,2019,25(27):78-80.

[5] 蔡霞,赵成思,刘艳骄.中药对药在睡眠障碍中的应用[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03):284-289.

[6] 娄洋,彭壮.三联式护理模式干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86例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01):148-150.

猜你喜欢
睡眠障碍治疗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非运动性症状对帕金森病的影响探讨
穴位按摩配合头皮花针治疗化疗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某社区门诊苯二氮类助眠药处方情况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