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互联网技术在鳊鱼洲长江大桥施工中的应用

2020-08-18 06:27张翔连飞王同民马攀
铁路技术创新 2020年3期
关键词:可视化模型信息

张翔,连飞,王同民,马攀

(1.中铁大桥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50;2.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50)

国际上新兴的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已成为建设领域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热点,BIM的应用价值已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和行业的普遍认可[1-2]。BIM以可视化的三维模型为载体,替代传统的二维CAD图纸,携带丰富的工程信息且信息可动态更新,用于设计、建造、管理(DBO)的数字化方法,在项目建造过程中能显著提高效率、大量减少风险,降低成本消耗[3]。

自BIM产生以来,与其相关的研究及应用不断加强[4-5],各地政策、规范、标准也随之出台[6-7],但在高铁项目施工中较少通过智能控制与信息化技术,完全打通模型与其他信息之间的流转,实现工地智慧化。

1 项目概况

鳊鱼洲长江大桥是新建安九铁路关键控制性工程,大桥北出黄梅县,南入九江市,距离下游已建成通车的九江长江二桥约5.3 km。鳊鱼洲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双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桥面按四线设计(两线为客运专线,两线为预留货运线),全长1 320 m(见图1)。桥梁主跨672 m,为目前我国跨度最大的铁路钢箱混合梁斜拉桥;跨中72 m范围内斜拉索交叉布置,为我国首次在350 km/h客运专线上采用。大桥具有工法多、结构形式新、结构跨度大、建设标准高等特点。

图1 鳊鱼洲长江大桥鸟瞰效果图

2 软硬件和网络环境

项目主要采用Bentley MicroStationCE、V8i以及PowerCivil建立主体混凝土结构模型,采用Tekla 2016建立钢箱梁、栈桥等钢结构模型[8],最后由KSJ CSC软件完成模型管理端的建立和模型导入,模型数据导入格式为dgn格式。

硬件方面,建立BIM信息化中心,配备多台专业建模计算机,主要用于模型建立、修改以及模型端维护。

BIM模型数据及管理过程数据全部存储于阿里云云端,安全等级保护为二级。BIM模型端需同步模型数据和管理信息,网络要求相对较高,配置100M带宽。协同管理端仅需上传和读取管理数据,配置20M带宽。

3 应用过程

3.1 实施路线

研发出1套BIM管理平台,从“BIM+互联网”技术的角度思考研究解决方法,提升工程在设计、技术、质量、安全、进度、物料、现场监控等方面的管理效率,将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转变为以模型为载体、“BIM+互联网”技术为手段的施工管理模式,实现数据集成、信息共享以及施工管理可视化(见图2)。

图2 实施路线

3.2 模型创建

桥梁BIM总模型包括:地理信息模型、桥梁结构模型、临时结构模型。面向不同应用深度和需求采用相应标准开展建模工作。

3.2.1 地理信息模型

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采集丰富的地物侧面纹理及位置信息。采用Bentley Context Capture软件进行影像处理,建立三维GIS模型。此模型主要用途为掌握主体结构与原始地貌、构筑物的相对关系(见图3),优化临时设施布置和施工方案,平面及高程精度为Ⅰ级。

图3 地理信息模型

3.2.2 桥梁结构模型

项目采用Bentley、Tekla等软件完成桥梁结构模型建立,等级为LOD200。首先通过Bentley ORD软件建立轴网线路模型,再采用Bentley CSD参数化建模方式,建立各个桥跨通过平纵曲线将其组合,形成桥梁结构模型。在确保模型完整性、美观性的同时,保证模型轴网及标高的准确性,将主体模型按照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并进行EBS编码[9]赋予结构属性,真正打通了模型和其他信息的关联和流转。

3.2.3 临时结构模型

施工栈桥、平台等大型临时结构的模型建立,主要通过Tekla2016完成。建模等级为LOD200,主要用于施工方案的辅助优化。将地理信息模型、桥梁结构模型、临时结构模型通过基准点进行匹配组合,形成完整的总装模型导入BIM模型端进行管理,确保BIM应用的层次性、协调性。

3.3 搭建BIM管理平台

采用“BIM+互联网”技术,建立由“BIM模型端”“Web业务端”和“APP移动端”3个端口组成的BIM管理平台,结合已有管理体系,依据建设、设计、监理和施工各方不同角色设置不同工作场景。3个端口各有侧重,但数据和信息实时关联、互联互通(见图4),充分实现管理协同和信息共享。

图4 平台组成及特点

(1)BIM模型端。以可视化模型为载体融合了建设管理过程数据,可对项目各项控制指标进行宏观掌握,也能进行快速的细节了解。

(2)Web业务端。按照业务管理流程,将设计、技术、质量、安全、进度、物料、现场监控等内容进行协同操作处理。

(3)APP移动端。利用手机的便携性,通过移动端APP实现对现场数据的快速采集、录入以及信息的便捷查阅和处理。

4 应用内容

4.1 价值点应用

(1)设计管理。将二维图纸、设计变更等信息与三维模型进行关联,具备可视化设计交底;通过个人PC、手机和平板电脑,可方便快速地查阅图纸、变更信息和相关影像资料,辅助现场施工。

(2)技术管理。主要包括: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等技术资料。实现线上查阅、审批,在模型端可以根据部位查看技术资料。

(3)质量管理。依据施工经验和行业、企业标准,将施工工序流程化、标准化,内置于平台中,建立以工序过程为核心的过程控制体系。工序卡控与检验批相互关联,检验批合格后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同时记录作业工序的时间、责任人、现场影像资料,完整留存施工过程信息。实现基于工序的进度自动关联,工序开始BIM模型上显示“结构物正在施工”,工序结束结构物显示“施工完成”。

BIM平台内置标准的数字化检验批,通过表单化的输入、常规信息自动填入、手机APP现场审批等方式,提高检验批填报、质量验收效率。

(4)安全管理。安全检查可通过手机APP发起,发起后模型中会提示具体的工程部位以及存在的安全质量问题,并推送至相关责任人进行整改,同时完整记录问题出现和整改的过程以及时间、部位、内容、参与人,实现过程可追溯,并对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导管理侧重点。

(5)计划进度管理。通过线上工序卡控及检验批的填写情况,实时自动反映出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状态,通过与在Web业务端上传的施工计划自动进行对比,更加直观地反映出每个分部分项工程提前、正常、滞后等施工状态。可对滞后工点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讨论,找出滞后原因,指导后续施工。

(6)物资管理。基于实际物资管理模式,按照从材料进场到用于施工部位等7个步骤,以二维码为载体进行信息化流转,记录与保存物资流转过程中的信息,最终与模型结合,帮助管理者全面掌握物资使用情况。通过信息化手段,为物资管理提供支撑,最终实现材料与结构物的相互追溯。

(7)现场监控。支持随时抽查全部视频监控资源,实现管理的高度集中化,做到管控一体集中处理。平台支持分布式部署,当系统容量较大时,能够有效降低局部服务器性能和网络带宽压力,提升系统的稳定性。

4.2 应用创新点

4.2.1 河床实时冲刷监测管理

长江九江段水流急、冲刷严重。为此建立河床冲刷监控模型,将栈桥、平台模型与原始河床匹配后嵌入BIM平台中,由设置好的自动监测装置定期将数据上传至系统,自动生成实际河床线,并直观地展示初始河床与当前河床、当前河床与钢管桩基础的标高关系,自动计算出冲刷值(见图5)。通过设定冲刷预警值,在超限时系统将自动发出警示,启动应急响应预案,并推送至相关责任人,提示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设施安全。

对获得国家驰名商标、省市知名商标等各项有关品牌品质奖项的企业进行表彰,采取各种方式鼓励企业建立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应用电子商务开拓市场,并设置不同的奖励标准。

图5 河床冲刷监控

4.2.2 地质建模

本桥地质复杂,溶洞发育,对钻孔施工造成较多不确定性因素。为此,以地质勘探钻孔柱状图为基础,结合地下电磁波三维CT物探,采集地下复杂岩溶性状,分析并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见图6),直观反映出各墩位地质分层及溶洞大体分布情况。通过三维地质模型,准确地揭示了N15#墩复杂溶洞与桩基之间的相对关系,将原本置于岩溶顶板的桩基加深至穿透溶腔进入稳定持力层,辅助设计,提高了结构安全度;施工过程中,通过BIM技术搭建的N15#墩三维地质模型,极大提高了三维可视化交底与信息分享交流的便捷程度,精确地确定岩溶预处理方案。优化过程中的成孔工艺,降低成孔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保证安全施工及主体结构安全。

图6 局部三维地质建模

4.3 新技术探索

(1)VR虚拟现实。基于项目建立的BIM模型,构建实际施工场景,利用VR设备将整个施工场景形象地展示在眼前,可以清晰直观地了解工程的结构特征,还可体验高空坠落、触电伤害等模拟情景,提高安全意识(见图7)。

图7 VR体验

(2)大数据。项目整个建造过程的质量、安全、进度、物料等要素已实现数字化管理、收集,为下一步大数据分析奠定了基础。

4.4 竣工阶段应用

(1)竣工模型与资料。通过项目建设过程的数据积累与BIM模型绑定,最终建立BIM竣工模型,在竣工模型中能够完整地体现建设过程的所有资料、参建人员、材料使用等综合信息,为整体交竣工提供基础数据。

(2)大数据存储。系统通过云端自动归集项目各类原始数据,如混凝土、钢筋等资源消耗指标,与竣工资料共同组成项目大数据库,为后期在其他项目经营中提供类似工程参考数据。

5 取得成效

5.1 深化设计、指导施工

图8 模型检查

(2)根据优化方案调整最终模型指导施工。为便于现场技术、施工人员全面了解施工构件,减少因对设计缺乏了解而产生的返工现象,在施工前利用建立的栈桥、平台和钢筋BIM模型进行详细的可视化交底(见图9),使相关人员深入了解各项工序、构件之间的衔接关系,如局部平面、剖面以及三维视图等,辅助指导施工。

图9 可视化交底

5.2 搭建数字工地

安九铁路鳊鱼洲长江大桥以BIM模型为管理载体,将BIM技术与信息化管理紧密结合,不仅实现了工程项目三维可视化、信息化、精细化综合管理,还打通各个业务之间、各个参与单位之间的数据联系,解决信息孤岛,搭建“数字工地”。

(1)信息展现可视化。将传统的平面信息管理模式以三维BIM模型为载体,实现可视化管理。通过对大桥施工过程中信息的实时关联打通、整合,渗透到施工各个环节,进而实现管理上的透明化与可视化。

(2)业务管理数字化。将项目管理的各项职能,如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等综合起来,采用数字化的表达信息,对工作效率、资源、成本等各方面有广阔的优化空间,推动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3)过程控制智能化。探索信息化与机械化的融合,将施工设备进行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努力减少人为因素的介入,提高施工效率与施工安全性。

(4)指挥决策智能化。通过对项目施工过程数据的积累,并加以分析和处理,为实现精细化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6 结束语

通过“BIM+互联网”技术在鳊鱼洲长江大桥施工中的应用,有效避免了传统二维图纸的错漏碰缺问题,减少现场返工;通过BIM平台进行协同工作,提高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各方工作效率,节约工程建设时间;作为物资采购和编制施工计划的依据,提高物资管理水平,减少了材料浪费。

该技术体现全员参与的特点,建立各方协同管理体系,实现信息共享,以及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把控,可为其他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可视化模型信息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适用于BDS-3 PPP的随机模型
自然资源可视化决策系统
思维可视化
自然资源可视化决策系统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模型小览(二)
订阅信息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两法则和三模型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