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策略的探析

2020-08-19 05:05俞水娣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史料运用策略探析

俞水娣

【摘 要】随着统编初中历史新课程的推进,史料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恰当运用史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借古鉴今,活跃课堂气氛。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重视史料的运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运用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8-0071-02

史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真相,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以史料为辅助,不仅能够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历史,还能够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一、史料运用应遵循的原则

(一)趣味性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备课时就要选择合适的、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史料,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1]。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带有故事性的史料,在课堂上生动地讲述。这样不仅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好知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从而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平时要多阅读、多收集有趣且有用的史料。

(二)真实性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人和事,是不可逆转的,其真实的场景不可能复原。要想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就必须通过一定的史料呈现。同时,由于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能力不足,如果选择不真实的史料,就会给学生造成误导。因此,教师在选择史料讲述历史事件时,要尽量保证史料的真实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历史学科教学的真实性。

(三)多样性

史料的形式非常多样,有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图表史料、漫画插图、影视资料等。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各种各样的史料有效地结合并使用,使课堂教学的形式更加丰富,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丰富多彩,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不再是那么遥远,而是可以触摸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的方法

(一)以教材为基础的史料运用

现今的初中历史教科书,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很难对一些重难点知识进行扩充,导致学生很难深入理解知识点。同时,内容的缺乏,也导致学生只能了解到历史结果,而不能完整地知道其过程。因此,教师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就要收集一些和教科书内容相关的、能够更清楚阐述历史事实的史料,并在课堂上加以讲解。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急于让学生背诵重点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教科书内容和补充的史料。如在讲到“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时,教师应补充《贞观政要》里记载的有关唐太宗重视民生、鼓励生产、完善三省六部制、虚心纳谏等治国措施的史料,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贞观之治”这个重点内容,同时也能丰富课堂的教学。教师还可以根据教科书现有的史料内容巧妙地设计提问环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其学习热情。以“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为例,教科书的导言中引用了唐朝诗人皮日休的诗《汴河怀古》,教师可以根据此诗提问,如诗中的“此河”是哪条河?是谁修了“此河”且有“水殿龙舟”这件事?此类情境的设置,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顺利地导入新课。

(二)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南宋史学家郑樵在《通志·图谱略》说:“古之学

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所以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必要工具,也是初中历史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史料。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历史地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获取相关的历史信息,使历史课堂更加形象化,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如教师在讲述“隋朝大运河”这个知识点时,可以借助隋朝大运河的示意图,给学生展示大运河的走向与概貌,让学生了解大运河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开凿的。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隋朝大运河的示意图,获得与此有关的信息,共同总结出其中的窍门,即“一条运河、全长二千多公里、三个重要地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让学生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认识到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促进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三)图片、影视资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生的认知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理性认识较为缺乏,低年级尤为突出。而图片、影视资料正好弥补了初中学生认知上的这个空缺。图片、影视资料的呈现,可以让初中生感知到许多形象具体生动的历史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概念、历史解释、历史过程、历史结果等[2]。以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为例,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感受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和惨无人道的做法,教师既可以播放电影《黑太阳731》《南京大屠杀》等有关视频,还可以展现大量的图片。这些图片、视频可以让学生铭记历史、反对战争、拥护和平,点燃学生的爱国激情。

(四)开展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史料浩如烟海,难以穷尽,在网络信息发达的前提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寻找史料内容,在课堂上开展一些趣味活动,如历史人物故事会、思维导图绘制赛、撰写历史小论文等。这些活动对于提高学生认识和理解历史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如在“三国鼎立”的教学时,教师便可让学生收集三国时期自己最喜欢的人物故事并讲述,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东汉末年群雄争霸的历史事件,感受在纷乱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民众的疾苦以及社会的发展,加深对三国时期这段历史的理解。

三、史料运用的注意事项

(一)史料运用要适量

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适量引用史料,切不可给学生展示大量的史料。否则,不但会达不到史料教学的效果,还会给学生的学习增加负担,造成学生的反感,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教师的教学效率降低。

(二)史料运用要适时

何时使用史料,是在课前导入时使用,还是在讲述历史知识时使用,或者是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使用等,教师都要合理设计、分配,使教学的各个环节顺利开展。

(三)史料运用要适度

教师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能力的学生,設计相关的史料训练。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践运用

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史料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以及考试评价过程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重视史料的运用,深入研究和探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的运用策略,努力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程俊平.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合理运用研究[J].学周刊,2016(26).

[2]邱聪伟.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合理运用[J].学周刊,2014(11).

猜你喜欢
史料运用策略探析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一道选择压轴题的多种解法的探析
探析一道新编填空题的多种解法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探析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