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名家

2020-08-24 07:13杨曦帆
关键词: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音乐学院

杨曦帆

(李宛城/文)

1969年11月出生在四川省绵阳市,现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音乐学院副院长;兼职担任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音乐舞蹈艺术委员会委员。自幼随母亲学习音乐,1991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后在成都音乐舞剧院交响乐团度过了七年钢琴演奏员岁月;之后调往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任教,开始教师生涯;期间,在川大哲学系攻读硕士学位,从舞台转向书桌开启理论探索道路。感兴趣于不同文化,被西部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人文艺术所吸引,在川大学习、工作期间,积极参与社会学系田野工作队前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从事调查,逐渐领悟“田野与书桌并举”的治学心得。2004年考取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跟随民族音乐学家伍国栋教授学习,2007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任教。为了更好拓展学术视野,在复旦大学中文系“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工作结束后,又前往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与音乐人类学系”完成访问学者工作。

近十年先后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音乐学教学团队)带头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田野工作理论与实践》主讲教师,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主讲教师。

指导本科和研究生多人获南京艺术学院“冯健亲优秀学位论文”一、二、三等奖,“人音社杯”高校学生音乐书评征文比赛一、二、三等奖,江苏省优秀学位论文奖二等奖、江苏省研究生创新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奖励。

本人获南京艺术学院“冯健亲优秀学位论文”一等奖,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论文评选二等奖,主讲课程《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出版专著2部,主编3部,在《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中国音乐》《音乐艺术》《音乐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民族艺术》《宗教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受邀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捷克亚纳切克音乐学院、韩国高神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西藏大学、福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忻州学院、兰州城市学院等院校举办学术讲座。

策划重要学术活动包括:第一、二、三届“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江苏省音乐专业研究生创新论坛”“长三角地区高校研究生圆桌论坛”“中国民族音乐学反思与建构学术研讨会”等高水平学术会议。

1. 20世纪90年代,杨曦帆在成都音乐舞剧院工作期间参加音乐会

2. 1999年,杨曦帆在川西高原进行田野工作留影

3. 2005年夏,杨曦帆在川西高原进行田野工作

4. 2006年夏,杨曦帆在云南傈僳族地区进行田野工作

5. 2007年,杨曦帆在南京艺术学院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合影(从左至右:答辩秘书范晓峰,评委刘承华、管建华、秦序、居其宏,答辩人杨曦帆,导师伍国栋,答辩评委杨民康、杨易和,答辩秘书乔邦利)

6. 2007年,学位授予仪式上和导师伍国栋教授合影

1. 2010年夏,杨曦帆(左一)在白族地区的田野工作,参加白族吹打班

2. 2011年夏,杨曦帆在川西高原采访藏传佛教觉囊派法主建阳上师

3. 2017年,在南京艺术学院开放论坛上和作曲家们交流(左起:杨曦帆、高平、沈叶、许志斌)

4. 2017年,在南京艺术学院参加“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与学术界朋友合影(左起:杨曦帆、雷美琴、刘嵘、次仁朗杰、张应华、杨殿斛、魏琳琳、吴宁华、苏毅苗、肖文朴)

5. 2019年,在南京艺术学院参加“高厚永教授学术思想暨民族音乐学教学研讨会”时与伍国栋教授及同师门学者合影(左起:戎龚停、板俊荣、王晓平、伍国栋教授、南鸿雁、钱建明、杨曦帆)

6. 2019年,在南京艺术学院参加“管建华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上与领导和专家合影(左起杨曦帆、孙洪斌(四川音乐学院副院长)、张捷(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蔡乔中(星海音乐学院院长)、范晓峰)

猜你喜欢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音乐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优秀作品
与时偕行:当代藏族音乐研究的民族音乐学实践与运用
音乐学人
南京艺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优秀中国画作品
浙江音乐学院举办2021新年音乐会
恋幽兰
白一路、葛上作品
钱姝妤
Ethnomusicology一词中文译名的博弈
浅谈当前音乐学理论教学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