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kV GIS接地开关、隔离开关操作机构延时动作故障分析

2020-08-26 09:06高利民
科技视界 2020年24期
关键词:微动触点合闸

高利民

0 引言

接地开关、隔离开关是550kV GIS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地开关用于在安装维护期间把GIS的各个对地绝缘部分接地,以便保护人身安全。隔离开关可以隔离电路,同接地一起实现对高压输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控制、保护和检修。

在实际GIS运行过程中,接地开关、隔离开关最常见的故障为操作机构拒动问题,而在三门核电现场出现了操作机构延时动作故障,本文对三门核电接地开关、隔离开关操作机构延时动作问题进行故障分析,并进行故障处理及改进优化。

1 5 5 0 k V G IS接地开关、隔离开关操作原理介绍

图1控制原理图

三门核电500kV GIS接地开关、隔离开关采用三相独立的DH型电动操作机构,控制原理图见图1,合分闸信号,同时作用在ABC三相单独的合闸继电器ZJ1A/B/C或分闸继电器ZJ2A/B/C。三相合闸或分闸继电器动作后,继电器本身一副辅助触点(13-14)会形成自锁,保持继电器供电,继电器另有辅助触点(1-2、3-4、5-6)会接通电机控制回路,使得ABC三相电动操作机构电机动作。而接地开关、隔离开关合闸或分闸到位后,会带动辅助开关S0动作,切断合闸或分闸继电器回路,从而切断电机控制回路。

2 故障现象描述

三门核电500kV GIS在执行设备停复役及维护过程中,发生了多次操作机构三相不一致,某一相或两相机构延时动作的情况,最长延时时间达到4分钟。出现延时动作的设备,在第二次重复操作时,设备又能正常动作,故障不会复现。

3 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

由图1分析可知,同一合闸/分闸信号(脉冲信号)触发三相机构动作,并且有一相或两相已经能正常动作,所以说明合闸/分闸信号及供电电源正常。故障相延时一定时间后正常动作,说明合闸继电器ZJ1A/B/C或分闸继电器ZJ2A/B/C已经正确动作,并且完成自锁供电,所以故障的原因在电机回路。电机回路主要元气件有:合分闸继电器辅助触点、电动解锁线圈Y1及微动开关S7、电机电枢绕组DS、电机激磁绕组JC、电容。由于电机能正常操作,所以故障可能原因为主要为:合分闸继电器辅助触点、电动解锁线圈Y1及微动开关S7。

3.1 电动解锁线圈Y1故障分析及排查

3.1.1 故障分析

电动解锁线圈Y1得电吸合后才能带动S7动作,如果Y1未正确动作,会造成电机电枢绕组DS无法得电,电机无法动作。电磁铁装配是由铁芯、压板及黄铜柱为连接在一起的整体结构,弯板上开有圆孔,黄铜柱可在圆孔轴向方向来回移动。如果黄铜柱与弯板上的圆孔存在卡滞现象,将导致电磁铁线圈受电后,铁芯不能正常吸合或延时吸合,造成电机无法得电或延时得电。对于该问题,由于是装配问题,所以故障会一直存在,不会出现故障不可复现的情况。

3.1.2 故障排查

对于所有有延时动作的机构进行开关检查,发现电磁铁整体装配良好,不存在黄铜柱与圆孔偏心卡涩的问题,并且送电观察,电动解锁线圈Y1动作良好,可以排除该故障原因。

3.2 微动开关S7故障分析及排查

3.2.1 故障分析

微动开关S7控制电机电枢绕组DS是否能得电,如果微动开关安装偏位,线圈受电铁芯吸合后,导致微动开关不能可靠导通。并且可能还存在压板虽然可以压到微动开关按钮,但由于微动开关或电磁铁安装位置偏移等因素,造成微动开关不能可靠导通,存在虚接,处于导通和未导通切换状态。由于位置偏差微小,当操作机构再次操作时,可能又恢复正常,所以出现故障不可复现的情况。由于现场出现多台不同机构出现相同的延时动作问题,并且故障不能不能复现,所以同时出现安装偏移故障概率比较低。

3.2.2 故障排查

对于所有有延时动作的机构进行开关检查,发现微动开关装配正确,不存在偏位的情况。通电以后微动开工都能正常动作。

3.3 合分闸继电器辅助触点问题分析及排查

3.3.1 故障分析

合分闸继电器辅助触点,控制着电机回路的通断及电机的正反转。如果辅助开关接触电阻过大,会对回路中的电动解锁线圈Y1形成分压作用,而Y1动作电压约为20V,如果电压过低,Y1拒动或延时动作,会造成电机电枢绕组DS无法得电,电机无法运转。

辅助开关接触电阻由触点接触面上的收缩电阻和表面膜电阻组成。收缩电阻与触点材料、接触形式、接触压力、表面状况等因素有关。在一定范围内触点在电流的作用下发热,触点表面温度升高,触点材料软化,在触点接触压力的作用下,触点变形使实际接触面积增大可引起接触电阻下降。

表面膜电阻主要是由杂质、氧化膜或其他化合物的表面膜构成的电阻。触点的污染,会在触点之间出现杂质或生成膜,使接触电阻大大升高,甚至造成触点不通。触点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种:

(1)尘埃:主要指各种固体的微粒。由于尘埃与触点之间是借助静电吸力而粘附在一起,所以容易脱落使接触恢复,因此接触电阻的变化具有断续性。

(2)吸附膜:气体分子或水分子在触点表面的吸附层。在低温条件下,因继电器触点周围的潮气存在,潮气会凝结成霜的形式吸附在触点表面上,使得接触电阻变大。随着触头压力的增大,该吸附膜的厚度可以减少到几个分子层。

(3)碳的附着层:在工作中触点经常的摩擦,并有电弧或火花作业,使附件的含碳物质的微粒分解,沉积在触点表面,形成碳的附着层,该附着层电阻随压力大小而改变。

(4)无机膜:触点金属在自然环境下,表面生产各种化合膜。在触点之间加一定电压时,无机膜可能被击穿。

(5)有机膜:从绝缘材料中排出的有机蒸汽在金属表面形成的粉末状聚合物。有机膜也能在电压下发生击穿反应,但击穿电压较高。

综上所述,继电器触点接触电阻偏高,但在回路带电的情况下,电流的热效应可能引起触头形变,增加接触压力,增加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收缩电阻以及吸附膜及碳的附着层引起的膜电阻。而电压的击穿效应,减少无机膜和有机膜形成的膜电阻。所以可能存在通电一定时间后,接触电阻变小,电压的分压作用变小。电动解锁线圈Y1上的电压达到动作电压后,Y1带动S7动作,电机回路接通动作。结合故障实际,继电器接触电阻偏高引起机构延时动作故障概率比较大。

3.3.2 故障排查

在检修期间,对所有停电间隔内的几十个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分合闸继电器进行检查,检查发现,继电器触点接触电阻普遍偏高,数值由几十欧姆到几千欧姆。所以继电器触点接触电阻高是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延时动作的根本原因。

3.3.3 故障处理

由于三门核电位于浙江沿海地区,常年湿度较大,潮湿的环境容易使触点产生表面膜,造成接触电阻过大。而汇控柜内温湿度控制器设定为:温度:5℃-15℃,湿度:75%-85%RH。

所以为了改善继电器运行环境,将温湿度控制器设定为温度:10℃-20℃,湿度:45%-55%RH。修改温湿度定值后,观察现场出现动作延时的机构明显减少,在后续停复役过程中,只有零星几个机构存在延时问题。在后续维护过程中,测量继电器接触电阻,对于仍然存在问题的继电器进行更换处理。

4 运行维护建议

针对三门核电现场出现的隔离开关、接地开关操作机构延时动作的分析处理,对后续设备的设计、调试、维护有如下建议:

第一,在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设备实际安装现场的环境,结合现场实际考虑通风、除湿等设计,及各控制柜温湿度定值设置。

第二,设备调试时,继电器需要测量继电器通电状态下辅助开关的接触电阻。

第三,在设备维护时,需要测量辅助开关的接触电阻,对于明显超出初始数据的继电器进行更换或维修。

5 结束语

对于隔离开关、接地开关,控制回路元器件故障,一般都会引起机构拒动故障。但是对于一些特殊触点,如果接触电阻偏大一定范围,在回路电压和电流作用下,一定时间内回路仍然可能导通,导致机构延时动作的情况。

猜你喜欢
微动触点合闸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林升栋:将消费者触点思维融入广告媒体计划
航空电转换器的损伤原因分析及修理
接触器辅助触点接触电阻产生原因分析
基于RID序列的微动目标高分辨三维成像方法
基于稀疏时频分解的空中目标微动特征分析
微动桥桥足距离对微动裂纹萌生特性的影响
基于Hilbert变换的断路器选相合闸技术的研究
一次不合闸故障引发的电池组更新问题
基于DMFT的空间目标微动特征提取
高压断路器分合闸线圈及操作板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