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教学探讨
——以《拉丁美洲音乐》教学为例

2020-08-26 03:43蔡一女
北方音乐 2020年14期
关键词:音乐教师教学

蔡一女

(浙江省诸暨中学暨阳分校,浙江 诸暨 311800)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鉴赏是以聆听、体验、探究、评价等方式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品鉴,在产生艺术联想与想象、获得精神愉悦和美感的同时,对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人文性做出判断和反思。音乐鉴赏教学是培育音乐审美感和文化理解素养的重要途径。”

作为教师,应该对照核心素养目标,运用教材内容设计好每节课,让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使音乐课成为美育教育的主阵地之一。每位音乐教师都面临着新挑战、新思考。

笔者以高中音乐教材中《拉丁美洲音乐》课堂实录为例进行探讨,这是一节高中音乐常态课的展示,教学过程分为四步:

(一)创设情境——情感唤醒

1.多媒体播放歌曲《生命之杯》,提问:歌曲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热情欢快)

2.展示拉丁美洲民俗风情图片,了解其地理环境(了解作品风格与环境相关性)。

(二)欣赏体验——情感积累(以欣赏卡的形式,进行比较式欣赏)

音乐情绪、其他(服饰)1《美丽的小天使》曲目 配器 速度、力度、旋律走向小号、吉他钢琴、鼓马里阿契乐队中速mf下行为主欢快 活泼 缠绵斗篷 腰封 牛仔风2《加冕圆舞曲》 弦乐为主中速p mf p下行为主典雅 抒情 歌唱性斗篷 束腰3《小伙伴》弦乐 小号巴扬手风琴中速 快速mf f上行为主紧张 激越 深沉略带忧郁

(三)实践延伸——情感共鸣(文化理解)

1.探戈节奏练习

X X X X 0 X X X X

左 右 左 右 拍 左 右 左 右

X X X. X X X X X X

2.欣赏《生命之杯》片段,这段音乐有两件乐器音色比较突出,请问是哪两件?

欣赏《动物世界》片尾音乐,这段鼓的节奏与哪个地区节奏相似?(非洲)

3.《美丽的小天使》《小伙伴》《生命之杯》三个作品主要演奏乐器都选择了小号、吉他和手鼓,难道是它们帮助塑造了拉美歌舞的音乐形象吗?总结:拉美民族歌舞音乐的特点(热情洒脱、矜持典雅、动感和活力)。

(四)表现创造——情感升华(加深文化理解)

1.通过网络搜索了解拉丁舞有哪些种类,分别起源于哪些国家,并搜集视频逐一欣赏,感受音乐风格特征。

2.以《拉丁美洲音乐》为题,在完成第一个作业后写一篇感受。

3.拉丁舞基本动作:教师示范。

4.拉丁舞律动,寻找其动作特征。

从课例得到以下启示:“音乐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让所有表现形式的音乐体验尽可能广泛地达到所有人,并且对每个人都尽可能培养这种体验”[1];以音乐为根,以学生为本,把握学科本质,营造活力课堂,关注核心素养养成,最终达到“以乐育人”。

一、关注音乐本体,丰富体验形式

对音乐本体的强化和重视,已成为现阶段教师们在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中的共识和常态。教师应有意识地以音乐本体为出发点,构思串联课堂内容,贯穿教学的始终。

本课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了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例如把视觉与听觉联系起来,在欣赏《小伙伴》《美丽的小天使》时,除了听音响还让学生观看探戈舞曲视频,观察舞者的服饰、表情、舞步特点,使学生加深对音乐作品情感的体验。在教学中注意将音乐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让学生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探讨音乐作品的历史背景、风格特色,如墨西哥是古印第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又是西班牙殖民统治的中心之一。因此,《美丽的小天使》等包括音乐在内的各种文化具有十分典型的高度融合的特征。针对高中生逻辑思维能力强的特点,运用比较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展开欣赏方面的、音乐知识方面的各种讨论,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审美注意力和分析评价音乐的能力。如把《美丽的小天使》与《加冕圆舞曲》从乐器、服饰、节拍、旋律走势进行比较,得出两首乐曲不同的音乐气质。同时,师生必须认识音乐活动自身的特定环境,挖掘音乐之声背后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情境,找到音乐的价值意义,即音乐是融合了作品、参与人、活动过程、音乐文化、社会环境等交织而成的庞大集成[1]。

《课标》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语言反应(对音乐进行描述)、身体反应(运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心反应(内在音乐体验)、歌唱反应(唱音乐主题)和演奏反应(为音乐配节奏)等。

“告诉我,我会忘记;教给我,我可能记住;让我参与,我就会完全理解。”[2]”音乐的意义,是一个人在参与到音乐当中时所体验的一切。”[3]体验是音乐课堂教学的支撑点。课例中,教师十分重视实践体验,如为掌握探戈音乐的灵魂——节奏,采用了念、填数字、拍手、跺脚等方式来学习节奏,并在此基础上演唱乐谱,“手舞足蹈”,在教师的示范下,学生进行了拉丁舞律动,尽管舞蹈不可能是每一位教师的专长,示范动作也不一定规范,但由于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学生还是感觉非常开心、尽兴,达到了鼓励学生运用音乐形式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目的。

二、坚持“生本”观念,注意角色转换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起点与归宿,是教育活动的根本。面对新课程,音乐教师要反思和走出传统的教师角色,改变往日课堂“总指挥”的身份,变学习上的“传授”为“引领促进”,变对学生的“主宰”为“合作与交流”,变“教书”为“研究”,变“执行课程”为“建设课程”。

课例中,教师善于与学生进行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高中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自学能力,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以学生分组课下搜集资料、研讨为基础,课上组织全班聆听音乐,分析介绍背景资料,共同讨论、总结的形式学习“拉丁风情”,探讨其风格特征。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创造了一种相互交流默契配合的教学关系和一个愉悦、和谐、宽容的课堂氛围。

三、注重探究性学习,激发创造力

《课标》提出,应当“引导学生进行音乐研究与创造活动,倡导开放式和研究性的学习方法,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探究学习既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还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由学生自己主动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分析交流、发现探索问题并获得结论的过程。它可以促使学习者保持独立的持续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体验,养成与他人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获得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课例结束部分,教师布置了一个探究性的课外作业:一是通过集体、小组、个人或几种形式结合的探究形式,利用网络搜索了解拉丁舞有哪些种类,分别起源于哪些国家,并搜集视频逐一欣赏,感受音乐风格特征;二是以《拉丁美洲音乐》为题,在完成第一个作业后写一篇感受,以拓展和深化音乐学习。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鼓励学生以音乐短文的形式表达音乐学习的感受和体会具有许多好处:有益于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有益于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提高,也有益于学生整体艺术修养的提高。

四、突出音乐教学环境的美感

本课例比较成功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很好地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以听觉美、视觉美。音乐教学环境的审美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听觉环境和视觉环境的优美,二是两者间的和谐。

音乐是声音艺术,音乐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是聆听。音响美是创造良好听觉环境的关键因素。音质清晰、悦耳的音响给人的听觉带来快感,并诱发美感的产生。而糟糕的音响则使人生厌、烦躁。在创设良好听觉环境的基础上,一个美好的视觉环境对当今的音乐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一个审美气氛与情境:优美的图片、精彩的视频、精练的文字等,为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审美感受与审美体验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总之,“音乐学习的根本宗旨是点燃、支持、活化、唤起、呵护、促进每个学生积极的音乐创造,并调动他们的快乐情绪,揭示艺术的深刻意义和个人的自信、认同、幸福体验,使学生最大化地实现个人和音乐的全面成长。”[1]

猜你喜欢
音乐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音乐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