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现况调查及相关性分析

2020-08-27 08:13耿艳屈淼刘玉会吴林娟刘晓燕蒲念李襄军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0年8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条目因子

耿艳,屈淼,刘玉会,吴林娟,刘晓燕,蒲念,李襄军

400060 重庆,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代谢科(耿艳、屈淼、刘玉会、吴林娟、刘晓燕、蒲念),预防保健科(李襄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医疗卫生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也发生了巨大改变。曾经肆虐全球的传染病、寄生虫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但非传染性疾病威胁却日益严重,其中2型糖尿病[1]、恶性肿瘤[2]和随之而来的合并症更是危害健康的无形杀手,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健康[3-4]。多中心Meta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恶性肿瘤的风险明显增加[5],同时,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患病率远远超过非2型糖尿病患者[6]。2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是一种由于病情经常反复,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复合型难治性慢性疾病。大多数患者还会因为高额的医疗费用等原因给自身的心理状况带来严重影响[7]。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恶性肿瘤在遭受病痛的折磨情况下会形成心理的压力,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而患者要保证生存质量的关键又在于心理健康[8]。本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应对方式及生存质量的现况,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相关因素早期干预,降低患病率,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310例为病例组。此次研究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1)以《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作为诊断标准;(2)18周岁以上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3)精神状况健康正常;(4)病情稳定。排除标准:有精神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者。

1.2 研究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和评价量表收集全部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包括:1)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工作、最高学历、收入情况、个人病史及家族病史、日常锻炼情况及饮食情况等;2)症状自评量表(Sympton Checklist-90,SCL-90):该量表共包含10个因子,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按照评分标准,条目评分≥2分,总分大于160分,或阳性条目数超过43项,可判定为阳性。各条目按1~5分制评分。评分越高越说明心理问题严重,健康状况差;3)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该问卷包括屈服、回避、面对3个维度,共20个条目,其中有8个条目须反向计分,各条目按1~4分制评分,评分越高越说明该方面的问题越严重;4)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Brief Version,WHOQOL-BREF):该量表由31个条目组成,各条目按1~5分制评分。分为生理、社会关系、环境、独立程度、心理、精神支柱与个人信仰6个领域和2个用于考察总体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的独立条目,评分越高越说明该方面的生活质量越好。

1.3 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研究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患者310人,患者年龄分布19~85岁,平均年龄(57.7±11.8);其中男性患者比例居多,占172例(60.6%)。共发放问卷310份,收回284份(表1)。

2.2 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患者SCL-90总分为(179.8±51.2)分,平均分≥2.2分的前3位的健康因子分别为:躯体化症状、焦虑、抑郁(表2)。

2.3 患者应对方式

患者应对方式的三个因子得分从低到高依次

为:屈服、回避、面对。屈服因子得分最低,说明大部分患者采用面对的方式来应对疾病(表3)。

2.4 患者生存质量

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环境和精神支柱与个人信仰得分则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和总的生存质量与健康状况得分更低(P<0.05)(表4)。

表1 基本情况

表2 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评分

表3 患者应对方式各因子评分

表4 患者生存质量各条目评分与常模比较

2.5 患者心理状况、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

患者屈服因子与总体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心理领域得分呈负相关;应对方式中,面对因子与总体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得分呈正相关;SCL-90总分与患者总体生存质量、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得分呈负相关(表5)。

表5 生存质量与心理健康、应对方式的相关性(r)

3 讨 论

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99.12/10万,死亡率为184.67/10万。恶性肿瘤目前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9-10]。2009年第3次死因调查数据显示[11]:城市居民死亡率的首位始终为恶性肿瘤。据调查,我国的糖尿病患者还在逐年增加,与过去30年相比,我国糖尿病患者现已超过1亿[12],糖尿病患者是之前的10倍。根据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会增加恶性肿瘤的患病风险,是形成恶性肿瘤的重要因素。患者也会因得了肿瘤后的各种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到自身生存质量。

2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采用SCL-90自评总分为(179.8±51.2)分,评分处于较高位,平均分均>2.2分的前3位的健康因子分别为:躯体化症状、焦虑、抑郁。其中患者的躯体化、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患者应对方式的三个因子得分从低到高依次为:屈服、回避、面对。其中屈服因子得分最低,这说明患者在面对糖尿病与恶性肿瘤的双重打击时,对疾病的治愈抱有希望。面对因子得分最高,患者不畏惧疾病,在患病情况下依然能够用正面积极的应对方式来面对疾病。从患者生存质量现况分析发现,2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环境和精神支柱与个人信仰得分则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在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和总的生存质量与健康状况得分相对偏低。生存质量的差异与患者长期被疾病折磨和肿瘤治疗对身体及心理的状况有直接关系[13],2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较低与此关系密切。2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差,患者生存质量也越差,应对方式中,面对因子与总体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得分呈正相关。2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SCL-90总分与患者总体生存质量、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得分呈正相关。可以理解为2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在患病情况下依然能够用正面积极的应对方式,能够保证患者的心理健康同时能提高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病情、负面情绪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患者通常采用面对方式来应对恶性肿瘤,但患者生存质量仍然较低。需要患者保持心理健康才能有效提高生存质量。本研究中,存在不足之处:研究数据采集不足,使用的是最常见方式来评价心理健康状况、生存质量,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可能还存在各种偏倚。今后的研究里,考虑采用不同地域数据,饮食生活习惯等相关因素导致发病的原因做前瞻性的队列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作者声明:本文全部作者对于研究和撰写的论文出现的不端行为承担相应责任;并承诺论文中涉及的原始图片、数据资料等已按照有关规定保存,可接受核查。

学术不端:本文在初审、返修及出版前均通过中国知网(CNKI)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学术不端检测。

同行评议:经同行专家双盲外审,达到刊发要求。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文章版权:本文出版前已与全体作者签署了论文授权书等协议。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条目因子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扮靓爱车拒绝潜伏危险因子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