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联合脊柱重建治疗脊柱肿瘤的临床研究

2020-08-27 07:24田敬海郭中华杨锐
颈腰痛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脊椎肋骨椎弓

田敬海,郭中华,杨锐

(武汉东西湖区人民医院骨外科,湖北武汉 430030)

全脊椎切除术被认为是控制脊柱转移瘤侵袭及复发的有效手段,但脊柱重建方式各有不同[1]。本院近年来,对脊柱肿瘤患者采用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并联合人工椎体融合、内固定进行脊柱重建,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4年8月~2017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28例单椎脊柱肿瘤患者,男18例,女10例;年龄47~72岁,平均(59.63±5.87)岁;受累椎: T92例、T104例、T116例、T127例、L14例、L23例、L32例;原发性肿瘤:肺癌8例,前列腺癌3例,乳腺癌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例,肝癌3例,肾癌2例,直肠癌2例,胃癌1例,食管癌1例,结肠癌1例。脊柱肿瘤Tomita分型[2]:Ⅰ型6例、Ⅱ型10例,Ⅲ型6例,Ⅳ型4例,Ⅴ型2例。

1.2 手术方法

患者全麻,取俯卧位,取后正中切口,充分显露病椎及邻近上下椎体,术中病椎用纱布环绕防护,确认邻近两椎体进针点并置入椎弓根螺钉。剥离病椎部分肋骨,在距离肋横关节2.5 cm左右处切断两侧肋骨与横突,剥离并切除肋骨头。钝性分离肿瘤累及的椎体侧前方软组织并采用无菌纱布填塞。切除上位椎体的下关节突(两侧)及病椎上关节突(两侧),将病椎两侧椎弓根充分显露并切除,即将病椎分成后方附件、前方椎体两部分,并将后方附件结构完整取出。若侧隐窝、椎弓根断端等部位出血,采用明胶海绵、骨蜡以及双极电刀进行止血。将病椎椎体后方完全分离。预弯固定棒,连接各椎弓根螺钉,锁紧螺帽。应注意,为降低肿瘤转移及复发风险,应尽量从病灶边缘外切除病椎前、后纵韧带以及上下椎间盘。神经根、硬膜囊牵拉至一侧,缓慢旋出病椎。切除病椎后,选取规格适宜的VBOSS椎体支持系统(人工椎体),填入同种异体骨骨粒,并放置在上下椎体间,通过钉棒内固定系统加压使VBOSS稳固。冲洗术区,负压引流,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术前、术后7 d、6个月、1年时,进行疼痛VAS评分、神经功能ASIA分级[3]评价,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98.23±57.22)min,出血量(2855.23±47.30)mL,输血(1845.33±62.08)mL,住院时间(28.80±5.23)d。术后发生1例切口感染,经清创、抗感染治疗后痊愈;1例胸腔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后痊愈;2例胸腔积液,B超引导经穿刺引流后康复;无内固定断裂、神经损伤加重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2~22个月,平均(16.76±4.01)个月,随访期间均存活,2例发生邻椎转移,1例盆骨转移, 1例肺部转移,1例肝转移。

术前疼痛VAS评分为(6.98±1.02)分,术后7 d、6个月、1年分别为(3.55±0.87)、(1.78±0.23)、(1.80±0.25)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ASIA分级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0.387,P=0.031),见表1。典型病例见图1。

表1 手术前后ASIA分级比较

图1 患者,男性,58岁,原发性肾癌经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后8个月腰部严重疼痛,经椎体穿刺明确为脊柱转移瘤;(a-b):术前侧位X线片、腰椎CT显示L3严重破坏,病灶突入椎管,压迫脊髓、硬膜,ASIA分级C级;(c):经L3全脊椎切除联合脊柱重建治疗后1年,腰椎生理曲度恢复,内固定无松动,固定牢固,ASIA分级D级

3 讨论

脊柱是恶性肿瘤发生远处转移最常见的位置,患者病变椎体局部疼痛,神经、脊髓压迫产生功能障碍,椎体塌陷引起生理曲度丧失及脊柱失稳[4]。手术治疗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一期全脊椎切除采用单纯后路的手术入路,手术视野清晰,能够能仔细观察到两侧肋骨与横突,并进行准确的肋骨头剥离与切除。手术可将患椎椎体分成后方附件、前方椎体两大部分结构,将神经根、硬膜囊牵拉至一侧后进行两个部分的完整切除,对脊髓、神经根进行彻底减压的同时能够降低局部肿瘤侵袭与复发风险,显著改善手术疗效[5]。本研究28例患者术后1年内脊柱肿瘤复发仅1例,得益于椎体全切除、病椎用纱布环绕防护以及术中严格遵守在病灶边缘外切除病椎前、后纵韧带以及上下椎间盘,降低了肿瘤转移及复发风险[6]。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后,脊髓、神经根得到了充分减压,术后神经功能得到改善,术后1年较术前ASIA分级显著改善(P<0.05),与既往报道结果一致[7]。脊柱重建效果是全脊椎切除后的重要步骤,目前常用钛网植骨融合或人工椎体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8]。本研究病椎切除后在上下椎体间置入VBOSS 椎体支持系统,通过椎弓根螺钉系统进行加压固定,脊柱稳定性得到重建[9]。

在进行全脊椎切除术时,需注意以下事项:(1)手术时间长,风险大,需经验丰富的脊柱外科医师完成;(2)手术创伤大,本研究平均出血量高达(2855.23±47.30)mL,纳入病例时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失血量较大者术中、术后应积极输血;(3)术中注意纱布环绕防护病椎、术后蒸馏水严格冲洗术区等,以尽可能降低肿瘤细胞散播风险。

猜你喜欢
脊椎肋骨椎弓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基于机器学习和几何变换的实时2D/3D脊椎配准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治疗严重、僵硬先天性脊柱侧后凸/后凸畸形
迷人肋骨
肋骨带外固定加外敷万伤接骨膏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日安,白天
肋骨四位像应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