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词的教学技巧

2020-08-28 11:53张步全
家庭·育儿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学技巧古诗词语文教学

张步全

【摘要】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深厚底蕴的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文,筑就了经久不衰的民族瑰宝。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和精神食粮,蕴含着滋养后人高尚品性的丰富内涵。学生多背诵古诗词可以了解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襟,也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智力来源。

【关键词】古诗词;语文教学;教学技巧

古诗词教学既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又要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新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选编了大量的古诗,能培养学生的读诗兴趣,认识诗歌的基本特点和类型;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心态,丰富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同时,可发展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学生觉得学习古诗词较难,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在没有兴趣的学习下,自然就没有了动力,效果可想而知。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那一刻,笔者感觉必须先从学生的兴趣人手,让学生喜欢上经典诵读,才能用心去学习。

在学习张九龄的《望月怀远》,笔者通过和学生比赛背诵古诗词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听说要和笔者比赛,精神立即高昂起来。笔者抓住时机问:“孩子们,敢和我比吗?”随着一声“敢”,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当笔者把书合上,一字一顿地背出“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学生的眼里满是佩服。笔者趁机解释诗意,作者张九龄离乡时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于是写下了这千古名句。很多古典诗词中都有月亮,古人经常借月亮来抒发自己的情怀,来写自己的思念之情。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他们才明白原来这就是经典,原来经典就在他们身边。于是,笔者先从最简单的方法做起,要求学生背诵的,笔者也一样背诵,做学生的榜样,和学生一起背诵经典。通过各种方法与途径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当学生表现出对背诵的厌倦时,笔者拿出一篇或者几篇文章引路,让他们认识和体会到古诗词是我们的国粹,是祖国语言的根基。诵读古诗词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语文,培养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和想象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在不断地咀嚼、玩味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要让学生从根本上喜欢古诗词,喜欢经典文化,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故事引趣,激发情感

诗人写诗,大多由情而发,在诗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在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时,把这些故事讲给学生听,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如《题李凝幽居》时,先给学生讲“推敲”的故事,再引导学生学习。听完故事后,他们饶有兴趣地学起来,自觉地在诗中体会推敲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讲述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提炼,讲述“一字之师”的故事,这样不仅使学习古诗充满趣味,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经典的欲望。

二、抓住契机,及时推荐引导

直接给学生推荐古诗,让学生自学,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如果能够及时抓住周围环境和情感的变化,再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就会产生较好的效果。初春时节,小草刚刚冒出嫩芽时,我们一起背诵《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感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美景;清明前后都会下起绵绵春雨,我们一起背诵《清明》,体会“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愁绪;春暖花开的时节,我们一起背诵《春日》,欣赏“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美好景致,有了周围环境的依托,学生很容易进入古诗描写的情景中。

三、课内激趣,向课外拓展

古诗词中有很多题材、内容相似的,背诵时可以抓住较为典型的一首,引导学生把同一题材的诗联系起来学习,既扩大了阅读知识面,又能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教学完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后,引导学生背诵描写西湖美景的诗词,《钱塘湖春行》《饮湖上初晴后雨》《题临安邸》,课内激趣与课外诵读的结合,学生更深刻理解诗的情感,形成一个知识组块。

四、紧跟形势,感受美好

把《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等流行的节目搬上课堂,让学生知道经典永不过时,了解经典的更深层次的含义,引导学生看康震老师、郦波老师的评价,感悟经典的神韵,理解经典在新时代的含义。经典,有无穷的魅力,是在当世仍有典范意义与价值的优秀文化遗产。有些学生因为自己的阅历和读书数量有限,把经典视为“啃不动的馒头”,这时候,教师要采用适合他们的方式积极地引导,不论在行动上,还是在对经典的体会上,时时都让学生有新的感悟,学生才能兴致勃勃地去爱上经典、玩味经典,才能把经典转化成自己的能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帮助学生培养好了兴趣,学生就有了迈向“经典”大门的“敲门砖”,当他们把背诵经典当成一种爱好,那么背诵经典将成为他们主动的需要,而不是负担。

参考文獻:

[1]朱文舫.浅谈古典诗词的教学方法[J].科技信息,2007(10).

猜你喜欢
教学技巧古诗词语文教学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猜诗词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探讨计算机网络课程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的方式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