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利防汛信息技术的应用

2020-08-31 13:36程玉峰褚占秋唐吉栋
写真地理 2020年18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技术应用

程玉峰 褚占秋 唐吉栋

摘 要:如今,为适应经济快速发展需要,水利水电工程数量与规模越来越大,要大力开展水利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水利项目的建设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水利防汛;信息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V8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8-0111-01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产生的信息呈现出爆炸上升的趋势。在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中,防汛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此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是解决洪水灾害问题科学方式。

1 水利工程防汛工作的作用

在开展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其在防汛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水利工程中的水库处理发挥着发电和调节气候的作用,同时具有防汛能力。我国夏季降雨分布集中,为了确保山地地区的百姓能够正常生活,这时就需要使用水库处理雨水,发挥其防汛的作用。第二,在洪水灾害来临时,河坝是确保百姓人身安全的有效措施,通过河坝可以对洪水进行疏导,达到防洪的目的。第三,我国为农业大国,为了确保国家经济稳定运行,要确保粮食产量的稳定性,旱灾是威胁农业的主因,而通过水利灌溉工程,可以确保我国农业稳定发展。

2 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利防汛信息技术的应用

2.1 水文信息数据库在水利防汛中的应用

水文数据信息化能够构建出一个庞大的数据库,这些数据库所存储的信息能被充分应用于水利防汛。我国各个流域所积累的水文信息量较多,而随着近些年来相关信息的再度增多,水文信息量也在不断增大,这些数据也就成为决策的重要基础资源。所以,要想构建出高效的水利防汛系统,就需要充分利用这些基础数据,实现水文数据的网络化和数字化。数字化的目的在于提供便捷的数据索引,网络化的目的在于数据传输,在两个方面都充足的前提下,水文数据就能得以充分应用。而做出防汛决策还需要一部分其他参数,比如水流量、雨量、水位等,通过对这些原始数据进行演算和分析,就能为水利防汛做出决策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当下许多沿海地区的水利部门都已经建立了可靠的水文信息数据库,一些发达的地区还专门建立了公众号,便于周边群众随时查询水利信息。总而言之,防汛工作并非仅仅是防汛部门的工作,同样是广大群众的职责,将水文数据信息存储于信息数据库,除去一些涉及政府不公开和保密的信息,其余的天气信息都能放入信息平台,防汛工作人员将信息公开化处理,以满足人们和工作人员对水文数据的需求。

2.2 通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在水利防汛中的应用

水文信息技术的操作基础就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水利防汛工作中,要用到大量的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进行水文系统的建设。通过建设网络平台,各区域之间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水文信息的共享,而水文系统局域网的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外联络网络;二是水利防汛专项网络系统。水利防汛专项网络同样也包括两大部分:一个分中心以下的“中心一卫星”型的汛情播报网,加上一个分中心以上的互联互通的计算机网络。这两个层级的水利防汛网络在分中心实现汇接,分中心经过光纤线路传输到各级水情信息中心,省级水情中心经过光纤与国家水利信息主干网络来实现连接,进而构成一个全国范围内的水利防讯专网。

2.3 提高防汛工程硬件和软件质量

防汛工程建设要重视起硬件条件和自身质量建设两个方面,采取科学手段全面分析研究汛情实际情况,针对不同时期的汛情增减情况,制订更有针对性的方案,加大施工单位对防洪汛情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在产生重大安全隐患汛期时要提前做好预案并及时处理。此外,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专业的信息技术软件被运用到水利工程防汛控制工作中,信息软件可以实时监控汛期情况。提高防汛工程硬件和软件质量两方面工作,两手都要硬,这是水利工程防汛的有效措施,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水利工程防汛工作的需求。

2.4 积极运用防汛视频会商系统

我国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完善发展,防汛视频会商系统被水利防汛工作全面运用。防汛视频会商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将超文本信息以具体的图像和视频将实际内容呈现出来。会商信息系统具有便利性、相互交叉性、动态性。水利防汛工程就是利用会商这些特点,在与互联网进行链接的状态下,对异地的防汛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将最终的结果以文字、图像、视频或者音频等形式传输到水利防汛管理中心。

2.5 防汛视频会商系统在水利防汛中的应用

会商信息的集成通常是利用超文本信息系统展现出来,具备较强的动态性、交互性以及便捷性。防汛视频会商系统利用宽带网络和远程视频,将各个节点上的雨水信息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传输给中央决策层,且现场人员和决策人员可以通过视频进行交流和沟通,讨论天气信息,共同做出防汛决策,极大解决了决策人员必须去现场观察的麻烦。在远程视频会商系统得以广泛应用之后,极大提升了防汛指挥的高效性,对雨水的监测更加科学和合理。总体而言,水利工程的负责人要重点关注水利信息和工程建设的整合,由于我国的水流区域较为分散,要想将一个地区的水资源作为公众资源无疑困难重重。所以各个地区的水利部门都需要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水资源数据中心,将当地的水资源和防汛情况上传到网上,实现水资源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建立出一个统一的信息存储平台,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监控。

2.6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水利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

信息技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尤其是作为防汛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合理采集,对信息数据进行分析。这就大大提高了信息实时传输的真实性和及时性,一定程度上能够通过信息数据对水文数据、基本信息、历史数据进行把控。尤其是在水利工程建设防汛抗洪阶段,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舆情监测,大大提高防汛指挥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结语

总之,从生态平衡与社会發展相协调的方面,水利工程的作用十分突出。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应结合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确保其在防汛、经济创收、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洪戬.水利防汛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8(10):71.

[2]谢延铎.信息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纵横,2018,47(7):19-21.

猜你喜欢
水利工程信息技术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