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探索研究和实践

2020-08-31 14:03韦业瑞
写真地理 2020年18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中地理新课程

韦业瑞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为了能够让学生满足综合素养提升的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都在不断进行革新,高中地理作为主要学科门类,其教学形式和内容更需要全面进行改革,因此案例教学应运而生。本文指出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和地理案例设计的原则,分析提出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具体实践方式,帮助教师改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成绩。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8-0218-01

高中地理学科是一门规律性、空间思维性、抽象性及人文性极强的学科,在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合理应用案例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帮助学生对于地理能够更加理解和掌握,进而提升学习成绩,但是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恰当地应用案例教学成为了教师以及教育学家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1 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

首先,教学内容和方式较为单一。在高中阶段,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几乎都是依据教材和考试范围教学,内容较为枯燥,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而且一些地区较为偏远,师资力量和科技水平不足,教学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影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其次,教师在课堂中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大多数教学在备课的时候都选择考虑教学内容而不考虑互动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也只是教授知识,极少进行互动,互动情况也只存在于在教授新课程的时候,教师不能积极调动课堂氛围,不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影响教学效果。最后,缺乏新技术、新设施和互联网的应用,随着科技发展,大多数中学都应用了新的互联网设备以供教学使用,但是一些年龄较高的教师不能进行合理使用,影响教学效果。

2 高中地理案例设计原则

2.1 真实典型性原则。

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是在自然界发生的客观事实,是在自然界已经发生过或者正在发生的地理变动。因此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的时候,应该遵循真实典型性原则,保证设计出的案例是发生过的客观事实,如果教师在设计地理案例的时使用不符合实际的事物,不但违背自然规律,还会影响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因此教师应慎重选择教学案例,在选择案例之前考察案例的真实准确性,确保自身教学内容的真实准确[1]。

2.2 科学发展性原则。

在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应遵循学科发展原则,设计的案例需要解释地理事件发展和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设计出的地理教学案例的类型可以更丰富一些,并且案例的角度和内容也可以进行个性化设计,但是从案例分析的任何角度来看,地理教育案例都需要表现地理学科的主题,让学生可以进行案例分析和调查,在地理课程中了解该学科的特点,并发展学生的地理素养技能。

2.3 包容性原则。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过程中学科独立特点,增强包容性。因此,在设计案例时,教师需要注意中国的历史和人文风俗,并掌握国外地域的发展趋势。让学生在进行正面分析。案例包括政治,历史,建筑,旅行等多方面的知识,落实包容性原则。

2.4 教育性原则。

案例教学需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才能体现案例教学的功能。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案例设计或者选择时,应该按照教育性原则,依据学生真实想法和三观[2]。例如,在教授必修3《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章中,教师不应只做到教授学生知识,也应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因此,当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教学案例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案例,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5 客观联系实际原则。

对于高中生来说,最好选择逻辑性强,内容丰富的案例,因为他们已经具有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教师需要根据他们的需求和兴趣选择案例。不但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让学生整体均衡发展。

3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具体实践

3.1 备课阶段。

备课是准备教学的过程,教师通过备课来进行教课之前的准备工作,在备课时期做好案例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应选择与本次教学内容相关、具有典型性的真实案例,教师提前在互联网上搜索资源,分析该案例是否真实准确,可以反映出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例如,在必修1《全球气候变化》一节中,教师在备课时选择气候变化差异较大的案例来进行教学,让同学理解全球气候的差异性,帮助学生更容易学习和记忆。

3.2 教授阶段。

在课堂的教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好的课堂效果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主动思考,而不是老师去灌输知识。同样是《全球气候变化》这一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当地的气候变化特点,中国大多数地区都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温差较大,教师在学生回答完之后进行正确全面的总结,同时教授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这样一来,教师可以合理导入教学内容和气氛当中,还能对学生进行拓展教学,通过案例图片或者视频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记忆。

3.3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能够概括本堂课传授的内容,帮助学生巩固学习的知识,促进学生更好地复习知识,完成课后作业。教师可以在案例教学之后,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本次案例教学内容和设置的问题,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增进学生之间的关系。在讨论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反复思考案例教学的知识,从而加深记忆,巩固知识,还会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使其注意到自己忽略或者遗漏的内容,让学生能够认识自己的认知程度,帮助学生进行再次记忆[3]。教师总结应以引导鼓励的内容为主,同时结合本次课堂教学知识,提升教学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记忆,具有应用价值。教师在进行案例设计时应依据本次教学内容,选择典型的、真实的、具有教育意义案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三观,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和与学生的互动,在通过总结加深学生记忆,提升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兴梅,许海荣.新课程下高中地理本土案例教學思考[J].新课程,2019(002):11-11.

[2]张勇.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182-183.

[3]樊伟.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中的应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18):23-24.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高中地理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EXCEL在《投入产出法》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