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一支曲

2020-08-31 10:32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0年31期
关键词:狂欢节威尼斯曲子

文题亮相

我相信,总有一首歌、一支曲能牵动你的情思,让你流连。戴上耳机,轻闭双眼,沉醉在音乐的世界里,不管是烟雨楼台中江南女子从纤纤细指间流淌出来的宫商角徵羽,还是西洋乐师坐在琴凳上风流倜傥地让黑白键交错……时代的变迁与历史的交融,在音符中淋漓尽致地体现。

请以“我最喜欢的一支曲”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等敏感信息。

下水作文

邂逅《燃情岁月》 董问博

初逢《燃情岁月》,是在学校的一次教工大会上。中场休息时,学校管乐团为老师们倾情演奏了一支曲子。当空灵的音乐冲击耳膜时,我深深地被吸引。迅速百度并记住了曲子的名字——《燃情岁月》。从那以后,它常常作为我写作时的背景音乐,两三年间,一遍遍单曲循环,从未感到厌倦,反而当文章内容和某一段曲音相吻合时,我心中还会有几分莫名的感动。

因为是电影《燃情岁月》的主题曲,这首曲子更多的与电影情节相应和。在金灿灿的秋天里,广阔的草原映入眼帘。曲子开端,由钢琴引入,眼前仿佛幻化出灵动的黑白琴键在指间起起落落,轻柔的大音阶小音阶如行云流水般敲击着我的心灵。

既而,听见的是场面宏大的金属背景音乐,眼界瞬间打开,好似鸿雁张开双翼冲上寂寥的天宇,但浩瀚开阔的场面难以掩饰音符中的缕缕愁绪,正好应和了影片中爱情与亲情、理智与情感碰撞时的万缕情思。

曲子为了给我们营造广阔的境界,用中国民间管乐器洞箫演绎,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空旷之美。起伏跌宕的音乐亦牵引着我的内心飞向更深邃苍茫的境地,时而满怀幽怨,时而旖旎成烟,时而飘忽不定,时而低语沉吟。似海水中行进的小船,风平浪静时渔歌唱晚,波涛汹涌时浪遏飞舟,巨细不遗的光影捕捉,细致入微的情感变化,让此曲有一种史诗般醉人的丰韵。音乐在高潮处突然声息全无,好似排云而上的白鹤消失于天际,内心正停滞在这戛然而止的瞬间,钢琴声渐起,清脆的音波在心里荡漾出浅浅的温柔。

记忆和跳动的音符一样在心底泛滥,深深的流年伴着长长的风,晚霞渐渐散尽于天际。想着阔别数年的故乡,那些事、景、人、情早已在内心重重叠加,遥远而又逼近,模糊又逐渐清晰:想着懵懂欢乐的童年,青涩执着的青春和那曾经的辗转飘零。何所谓故乡?不过是先辈们浪迹天涯的最后一程。何所谓童年和青春?不过是回望时感慨韶华易逝,月影难凭。何所谓辗转?不过是内心绵延千里的恢宏。

岁月的印痕如同灰尘般在窗玻璃上悄然聚集,不断叠加,不经意问的一抹,才发现早已斑斑驳驳铭刻下时光的足迹。好似彼时的心境,内心的情愫在音乐的击打下漾出一圈又一圈的回声……

老师的话

“我最喜欢的一支曲”,由标题生发的写作角度是我喜欢这支曲的原因,如它带给我怎样的审美享受,我和它之间有怎样的故事等。其中,它带给我怎样的审美享受,是对曲子意蕴进行的阐释,属于比较难写的内容。这种思路需要借助联想、想象手法,把抽象内容形象化,即把自己听到曲子后的内心情感的细微变化用文字阐述出来。属于化无形为有形,化虚无缥缈为具体可感。借助于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具有感染力,符合音乐审美的旨归。

学生习作

我最喜欢的一支曲 王子璇

五点钟,绿叶上开始汇集露珠,一点点阳光从雾霭中漏下,汇聚成丝,绕成束,晨昏线向西慵懒地移动着。

意大利,威尼斯还在沉睡。比起繁华大都市纽约,我更向往这颗意大利东北部亚得里亚海的明珠。因水而生,因水而起,因水而兴。最初因民歌《桑塔露琪亚》对其有所了解;后因《威尼斯狂欢节》再遇威尼斯,二次回味,才体会到其独特的异域风情。此后,《威尼斯狂欢节》便成为我最有感触的音乐。

《威尼斯狂欢节》作为古典音乐,更偏向于奏鸣曲式,或是套曲,又有变奏曲的风味。分为六段,回环往复相互关联,与中国古代《诗经》结构相类似。选用横笛演奏,更灵活表现不断变化的音域,柔美细腻的音色与柔情似水的威尼斯非常贴合。

清晨的威尼斯,沉静。纵横的水道幽幽地流着,万籁俱寂。水边木构房屋门窗闭着。忽地,缓缓的水流被狭长的贡多拉划成两半,向两边涌去,水花被激起,亲吻着船头。拉开序幕,全章以华彩为引子,自由的节奏,伸缩着变化。首个音为延长的低音do,也许是因为作曲家不忍直接用重音敲碎早晨迷蒙的水城。接着连续升高的跳音,以轻吐的方式点缀着。坐在小艇中的人,仿佛以轻快的笛声,敲醒了人家沉睡的梦。接踵而至的是跨度极大的半音阶,低入山谷又陡然高开,连吐轻巧,突然又戛然而止,调皮,逗趣,欢乐。主体部分颇为简单,速度较慢,只有几处前倚音,使之感觉积极前倾,节奏简单明朗,使心也沉静。第三部分,在主旋律的基础上,多采用八分音符,愈发明快,毕竟天亮了,威尼斯不再沉默。

为何不再沉默?第四段作了诠释,音符密集,内容繁多。威尼斯以浪漫闻名,绘画歌剧天马行空,贡多拉象征着幸福的女神,或端着横笛,或拉着小提琴,在琴弦上挥舞,并不需要演奏专门曲目,即兴作曲最有激情。也可泊船于小桥下,一画板,一颜料,挥挥衣袖,画布之上可描绘一切。水道星罗棋布,交通错杂,剧院之间可看到河面上平铺着多少空舟在那里飘摇静候,直至谢幕。也许天黑前,剧院看不见却也嘈杂,望着点点渔火散去,由明至灭,渐渐归于平静。也许音符叙述一段段故事,才更加叩击着人的心门。

黑夜又重新回到清晨的那座小艇上,那支笛仍独自在河道上吹着。尾段高低音配合错落,让人知道,那是回音。主题再现,回荡在狭窄的河流中,弥散在夜色里。

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曲名叫《威尼斯狂欢节》。全曲没有狂欢时的激情热烈,没有重音,旋律也很平缓。大概这就是那里人民的追求,追求和平而安宁,追求艺术的细致,生活中點滴皆是慢镜头。苏醒亦是沉睡,寤寐都柔情似水。我向往这段乐曲所描绘的城市——威尼斯,百灵之城,亚得里亚海的明珠。

(陕西西安市铁一中滨河学校初2021届S14班)

点评

小作者是一位音乐爱好者,所以她写出来的乐曲鉴赏类关文很专业,运用的一些专业术语,让作文显得内容严谨。在写作中,把乐曲的创作背景,即对威尼斯的描绘,融入到了作文中,把乐曲和城市相结合,使作文流露出更多的地域文化气息。作文条理清晰,按照乐曲的章节顺序,思绪和内心的情感也在不断推进。小作者边听边品,边品边描绘,我们也随着她的文字对这支曲子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猜你喜欢
狂欢节威尼斯曲子
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有什么魔力?
蔬菜狂欢节
威尼斯商人
有风吹过
吹曲子
威尼斯: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公园那边有人在吹萨克斯
巴西
动物狂欢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