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方案新辅助化疗对三阴乳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2020-09-02 10:15曹苏娟周定中张忠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7期
关键词:紫杉醇生存率标志物

曹苏娟 周定中 李 丹 张忠山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湖南省郴州市 423000

三阴乳腺癌(TNBC)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乳腺癌类型,好发于女性,占所有类型乳腺癌的15%~20%[1]。TNBC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若不及时治疗,可严重危害女性生命健康。新辅助化疗手段是目前局部中晚期乳腺癌的理想治疗方法之一,有效提高乳腺癌的整体疗效[2]。有研究表示,肿瘤标志物符合乳腺癌生物学特性[3],而细胞因子可预测肿瘤的发生发展,其具有预测乳腺癌预后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选取我院TNBC患者为实验对象,旨在探索ET方案新辅助化疗对患者的疗效、肿瘤标志物及其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TNBC患者84例为此次实验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2例。纳入标准:(1)经病理确诊为三阴乳腺癌者;(2)术后标准化疗给予完成; (3)患者生存期>3个月。 排除标准:(1)精神病者;(2)合并心肝肾等严重疾病者;(3)表柔比星及紫杉醇药物过敏者;(4)妊娠期妇女。观察组,年龄32~59岁,平均年龄(40.22±1.52)岁;对照组,年龄33~60岁,平均年龄(40.31±1.60)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第1天进行化疗。对照组行常规化疗:化疗第1天,给予患者500mg/m2的环磷酰胺,静脉滴注,第1、8天,给予患者氟尿嘧啶 700mg/m2,并给予患者甲氨蝶呤35mg/m2, 全部患者在化疗后第2天均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支持治疗,21d为1个化疗周期。连续化疗4个周期后,若化疗效果显著,可实施手术治疗。观察组行ET方案新辅助化疗:第1天,给予患者表柔比星75mg/m2,并给予紫杉醇75mg/m2,静脉滴注,21d为1个化疗周期。连续化疗4个周期后,若化疗效果显著,可实施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细胞因子水平及生存率:(1)肿瘤标志物水平: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试剂盒购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进行检测。(2)细胞因子水平:采用Trizol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细胞因子(VEGF)进行检测。

1.4 疗效判定标准 病灶完全消失,为完全缓解(CR);病灶双径乘积数值减少50%以上,为部分缓解(PR);病灶双径乘积增加低于25%,抑或减少未超过50%,未出现新病灶,为疾病稳定(SD);肿瘤双径乘积增加25%以上,有新病灶出现或在局部和远处出现,为疾病进展(PD);总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86,P=0.043<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n(%)]

2.2 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及细胞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EA、CA19-9、CA125、VEGF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及细胞因子比较

2.3 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26,P=0.024<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n(%)]

3 讨论

TNBC是女性乳腺癌常见类型之一,该病不仅具有较高的转移性,而且其死亡率也很高。所谓的TNBC就是乳腺癌患者的ER、PR及HER2这3种指标均为阴性[4]。TNBC约占乳腺癌患者的15%,中年妇女是该病的高发群体,TNBC具有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等特点[5],较其他乳腺癌相比,TNBC侵略性与进展性均更强,一般预后效果非常差。目前治疗TNBC患者多为手术和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ET方案新辅助化疗可用于术前,主要针对的群体是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是用于术前的初级化疗[6]。其中紫杉醇属于紫杉类的抗肿瘤药物,其药理作用为其可与游离的微管蛋白相结合,有效促进其装配成较稳定的微管,也能够抑制微管的聚散,有效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抑制肿瘤细胞的滋生。紫杉醇具有静滴时间段、效率高、毒副作用小等优势。而表柔比星的化学结构和阿霉素极为相似,该药物属于蒽环类的抗肿瘤药物,能够有效抑制核酸合成,直接嵌入DNA的双链,有效终止细胞分裂分细胞周期,可杀死肿瘤细胞,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抗肿瘤效果显著,且毒副作用较小。本文采取ET方案新辅助化疗对TNBC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生存率显著提高。提示环磷酰胺可抑制PBK通路的关键蛋白pKAT的表达[7],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生,新辅助化疗可对全身微转移癌灶产生控制作用,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

有研究表示,肿瘤标志物与其生物学行为具有密切的联系,作为人体常见的激素类型的CA125是卵巢癌的标记物,其在乳腺癌中也具有较高的表达。CEA在中晚期乳腺癌中是处于上升状态。CA19-9可对肿瘤的性质进行提示,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肿瘤的诊断率,具有较高的预后价值。而治疗后,细胞因子的变化水平也在预测乳腺癌预后中具有较高的价值[8]。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EA、CA19-9、CA125、VE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提示ET方案新辅助化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及细胞因子水平。

综上所述,ET方案新辅助化疗对TNBC的疗效确切,可降低肿瘤标志物及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对延长患者生存率具有较高的价值。

猜你喜欢
紫杉醇生存率标志物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参与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脂质体紫杉醇周疗方案与普通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紫杉醇C13侧链的硒代合成及其结构性质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