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日记法在男男同性艾滋病患者自我歧视中的效果观察

2020-09-02 10:16贾平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7期
关键词:同性负性艾滋病

贾平平

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 301000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我国性传染疾病中的常见类型,在男男同性人群中更易传播,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1-2]。我国男男同性传播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新发感染中的比例高达25.5%[3],对于男男性行为HIV/AIDS患者来说,歧视是他们需要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长期的社会偏见使得患者产生自我歧视及多种负性情绪,既往研究中提出自我歧视程度越高则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越差,负性情绪越重,并可促成无保护性行为的发生,从而影响艾滋病的防控干预[4]。因此,对于男男同性艾滋病患者的情绪安抚工作非常重要,由于性行为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所以我们必须在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或解决其自我歧视问题,增强其对自身性行为的约束,从而实现更好的艾滋病防控效果。本研究采取书写日记方案对男男同性艾滋病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以改善其自我歧视状态,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确诊为男性艾滋病的男男同性患者共103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1例。选择标准:(1)纳入标准:①患者经实验室检查确诊HIV抗体阳性;②感染途径我男男性行为;③具有一定认知能力,满足本研究对文化水平的需求;④自愿参与本次研究;⑤拥有网络通信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2)排除标准:①患者在感染HIV后已经接受相关心理疏导;②患者病情严重不能配合;③患者存在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无法充分配合研究。脱落标准:患者中途死亡、主动退出、迁居等原因失联。按照选择标准与脱落标准进行筛选,观察组因主动退出脱落2例,对照组因已经接受相关心理疏导干预排除1例,两组均余下50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30.59±3.49)岁;学历层次:初中12例,高中/高职高专23例,大专及以上15例。观察组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30.26±3.37)岁;学历层次:初中13例,高中/高职高专23例,大专及以上14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接受医院常规心理关怀干预,包括临床艾滋病相关知识宣教、自我心理排解方法、每月1次病友聚会等内容。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书写日记关怀方案,内容如下:(1)组建干预小组:由感染科主任医师1名、护士长1名及主管护师2名、院内心理医生1名建立书写日记关怀小组,主任医师负责提供艾滋病相关理论支持,护士长与责任护师负责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指导患者进行书写日记干预,同时监督患者。心理医生负责对患者书写日记的方法、阶段,书写结果等进行设计与分析。(2)书写日记的三个进程:经组内讨论决定采取“你”“我”“他”三个阶段进行日记书写。第一步,认识自我:患者以第一人称“我”进行日记书写,书写内容可以是自己患病的原因、患病后的感受、诊疗经历、情感变化、疾病认知等内容。第二步,与自己做朋友:患者以第二人称“你”进行日记书写,自己与自己建立朋友关系,站在朋友的角度进行自我分析与自我鼓励,从而跳出原有的病后思维,积极进行自我鼓励。第三步,告别错误的自己:患者使用第三人称“他”进行日记书写,患者将被自己贬低,自我歧视的自己当作“他”,回顾在患病后“他”是怎么面对疾病的,怎么产生负性认知与情绪的,使之“错误化”,引导患者主动与错误的“他”告别,促使患者产生对艾滋病与自我歧视的新见解,从自我歧视中脱出。(3)书写日记法的具体操作:患者在家中自行书写日记,书写日记的内容按照3个阶段分别进行,阶段一耗时1周,阶段二与阶段三各耗时2周,共耗时5周。阶段一引导语举例:在得知已经感染HIV后有什么感受、想法、变化?阶段二引导语举例:以××(自拟昵称)称呼自己,××刚刚得知自己换上HIV,内心慌乱,不知该怎么办。此时你觉得××心理会有什么想法?可能会有哪些行为呢?这些行为正确吗?如何改善这些行为呢?阶段三引导语举例:在前面日记的帮助下××终于能够走出HIV患病的阴影,逐渐能够融入社会活动中。患者可与××进行道别,书写一些例如“与过去不快乐的我再见”相似的内容,实现对错误自我的告别,迎接新的我!

1.3 评价指标 干预前与干预后1周进行如下指标评价。

1.3.1 自我歧视[5]:使用艾滋病自我歧视量表进行评估,该量表中包含10个条目,各个条目采取5级评分法进行评分,从“非常不同意”至“非常同意”分别记为1~5分,总分越高则自我歧视水平越强。

1.3.2 情绪状态[6]:使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 PANAS)对患者负性情绪状态进行评估,负性情绪维度包含10个描述性形容词,每个形容词后有5各程度级别,分别记为1~5分,得分越高则负性情绪越重。

1.3.3 控制感量表[7]:该量表用于测试患者的控制感,包括无法解决、能否下决心做事、有无力感等7个方面进行判断,采取4级评分法,得分越高则控制感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使用Excle表格进行记录与整理,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均值±标准差)形式表示,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歧视、负性情绪与控制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项指标均得到优化,但观察组的自我歧视与负性情绪得分低于对照组,控制感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自我歧视、负性情绪与控制感得分差异对比分)

3 讨论

改善艾滋病患者的情绪状态,增强其自控能力是降低艾滋病传播风险的重要手段,许多艾滋病患者在患病后存在不良心理状态,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现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性行为的观念逐渐开放,因此艾滋病更易于通过性传播方式在人群中扩散,故而如何约束艾滋病患者的性行为,降低传播风险是艾滋病防控的重要问题。在临床中发现,男男性行为患者由于受到更多的社会歧视,许多人难以理解男性之间的感情与性爱,因此男男性行为艾滋病患者较普通患者更须注意其心理状态,增强其自控力[8]。本研究采取书写日记方案对男男性行为艾滋病患者进行心理关怀最终获得患者自我歧视与负性情绪缓解,自我控制感提升的结果。

3.1 书写日记法对男男同性艾滋病患者自我歧视感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应用书写日记法后患者的自我歧视水平明显下降,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50),表明书写日记法有利于改善男男同性艾滋病患者的自我歧视水平。患者的自我歧视感来源于其对自身的负性认知,患者通过日记书写能够将自身经历不断“暴露”,同时反复体验自身的消极情绪而最终适应负性情绪状态,从而降低负性情绪对患者负性认知状态加重程度。而叙事人称从“我”逐渐转变为“他”,从自我认知、自我安慰、自我解脱3个阶段中逐渐降低自我歧视水平。在Pennebaker等[9]的研究中提出暴露、适应于认知重构是书写表达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的主要机制。

3.2 书写日记法对男男同性艾滋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书写日记法使患者不愿为人知的“悲伤秘密”可以通过安全而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为患者的情绪宣泄提供了良好的途径[10]。通过书写日记,患者能够将歧视与患病的感受写出来,不断地暴露自己的内心,从而疏解自己的憋闷情绪,排解不良情绪,使患者适应压力性事件对自身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书写日记法降低了男男同性艾滋病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分,表明书写日记法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状态。

3.3 书写日记法对男男同性艾滋病患者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 创伤性经历可对个体的正常问题推力思维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个体的自我认知状态,从而出现负性认知。因此如何正视创伤性经历是改善男男同性艾滋病患者负性认知的主要问题,书写日记法能够使患者正视自己的患病状态并理性分析问题,使得患者实现自我控制,重构其原有的负性认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控制感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书写日记法有利于改善男男同性艾滋病患者的自我歧视水平,并可改善其负性情绪与自控能力。

猜你喜欢
同性负性艾滋病
同性极式感应子电机有限元分析及试验研究
《 世界艾滋病日》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同性危险性行为管理有空白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