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治疗+CPM在膝部骨折术后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效果

2020-09-02 10:16班洁勤陆美娇王昌艳何凤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7期
关键词:膝部微波膝关节

罗 苏 班洁勤 陆美娇 王昌艳 何凤英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骨外科,广西百色市 533000

膝部骨折术后患者均需长期固定患肢,固定期间患肢不能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时膝关节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1]。因此,膝部骨折术后的患者,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康复功能锻炼,才能有效地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为此,笔者选择45例膝部骨折患者采取微波治疗+CPM进行康复护理,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膝部骨折的住院患者。纳入标准:患者膝部骨折前均可正常行走;骨折前无膝关节活动障碍及畸形;入院时均为新鲜、闭合、单侧的膝部骨折;所有患者均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排除标准:住院期间并发心肺疾病、伤口愈合情况问题的患者;伴有肌肉神经疾病的患者;术后不宜立即行功能锻炼和不配合进行功能锻炼的患者。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获得94例患者,在实施过程中每组有2例患者中途退出,剩余90例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为(46.6±11.6)岁,髌骨骨折16例,胫骨平台骨折15例,股骨远端骨折14例。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为(46.9±12.6)岁,髌骨骨折17例,胫骨平台骨折14例,股骨远端骨折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术后第1天进行CPM锻炼。CPM为被动活动训练,是在被动连续活动作用下促进关节软骨以及周围韧带和肌腱愈合和再生[2]。训练时患者取平卧位,正确将下肢固定于CPM机上,患肢外展约15°,足尖朝上,根据医嘱,第一次使用时屈曲角度为30°~40°,2次/d,45min/次;之后每天增加10°~15°,循序渐进,持续2周;使用时注意患者安全,锻炼的过程中注意引流管是否打折及脱出,听取患者主诉,每次使用时以膝部微痛为宜。CPM锻炼后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3]及踝泵练习,30min/次,3次/d,每次练习300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术区使用微波治疗,具体方法为:患者取平卧位,膝关节尽量伸直,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膝关节及足跟部垫一软枕,每次使用时微波治疗探头距离术区5~8cm,功率为30W,2次/d,20min/次, 于微波治疗结束后30min配合进行CPM锻炼,锻炼方法与对照组一致。

1.3 评价指标 (1)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HSS)[4]。 评分满分为100分,疼痛30分、功能22分、活动范围18分、肌力10分、屈曲畸形10分、关节稳定性10分。扣分项目内容涉及是否需要助步器,内外翻畸形及伸直不全等,优>85分,良70~84分,中60~69分,差<59分。(2)疼痛评分标准 。于术后7d内(第1、2、3、5、7天)记录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情况。采用数字疼痛评定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将疼痛强度分为4个等级: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3)比较两组患者住院2周内膝关节肿胀情况,肿胀程度:轻度肿胀(-);中度肿胀(+),有皮纹;明显肿胀(++),皮纹消失;重度肿胀(+++),可出现水泡[5]。(4)患者满意度:采用自拟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满分为100分,95~100为非常满意,90~95为满意,9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统计描述t检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HSS评分比较情况 由表1可见,观察组术后第3、7、10、14天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S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比较 由表2可见,两组术后第3、7、10、14天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术后第14天关节肿胀程度比较 由表3可见,观察组术后第14天关节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术后第14天关节肿胀比较

2.4 两组患者出院满意度评价比较 由表4可见,观察组出院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患者出院满意度评价比较[n(%)]

3 讨论

膝部骨折是骨科中较为常见的骨折,包括胫骨平台骨折、髌骨骨折、股骨远端骨折等。临床常采用手术治疗,术后合理有效的康复锻炼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极大的助帮。通常膝部骨折后由于手术、疼痛、患肢制动固定等原因使静脉和淋巴回流不畅,组织间隙浆液纤维渗出,纤维蛋白沉积,周围组织和关节纤维组织粘接,从而导致关节僵硬。CPM是在1970年被首次提出并在临床应用[6]。患者术后早期使用CPM 机,其原理为膝部骨关节组织在被动活动中不断将刺激信号经关节束的神经末梢上传神经中枢,可抑制痛觉信号上传从而减轻疼痛。锻炼并保持恒定的肌肉收缩运动时,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在使用过程中能有效改善膝部骨折术后患者的关节活动障碍,预防关节粘连,并促进损伤软骨和软组织的修复,提高膝关节恢复效果。而术后患者会出现切口疼痛、肿胀等不适,对CPM的应用积极性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观察组局部先进行微波治疗后使用CPM,结果表明,两组术后第3、7、10、14天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波治疗仪属于一种集计算机软件、传感器等为一体的临床治疗仪器设备,该仪器设备选取微波热疗,在加热过程中不用直接接触,对患者身体不会造成任何损伤[7]。通过微波照射使患者皮肤产生活性物质,从而达到扩张骨折部位的血管,改善血液循环,达到消肿缓解疼痛,促进患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是辅助治疗骨折的重要手段之一[8]。微波照射可以缓解膝关节疼痛、减轻肿胀,增加患者使用CPM的积极性,增强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康复。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HSS评分、出院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关节肿胀程度均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微波治疗配合CPM可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康复[9],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膝部微波膝关节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高级篇)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中级篇)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初级篇)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为什么
一种USB 接口的微波开关控制器设计
微波冷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