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治疗盆底肌功能失调型便秘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9-02 10:16张思思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7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盆底肛门

张思思

河南省博爱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454450

盆底肌功能失调型便秘是一种临床盆底功能障碍疾病,通常是由于无法排空直肠所致,牵张刺激直肠引起的肛门内外括约肌异常为发病机制。该疾病通常以肛门直肠坠胀与疼痛、无法排空、排便费力等为临床表现,还有部分患者会合并生殖与泌尿系统功能异常等[1]。临床针对此种疾病常开展盆底肌功能训练,康复效果欠佳。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反馈治疗逐渐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此种治疗方案存在无痛、无创等优势,且不会产生较严重的不良反应。用于治疗盆底功能障碍型便秘较符合患者生理特征,同时还可以提升腹压、松弛盆肌,深受临床医生和患者青睐[2]。因此,本次针对盆底肌功能失调型便秘应用生物反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了观察,同时将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72例盆底肌功能失调型便秘患者纳为此次观察对象,详情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72例盆底肌功能失调型便秘患者,按照入院单双日期分成实验组(n=36)和对照组(n=36)。入组标准:以上患者均为本院肛肠外科收治的患者,并和罗马Ⅲ便秘诊断标准相符[3]。患者同意并知晓本次观察详情,并获得院内伦理委员的批准。排除标准:器质性病变所致的继发性便秘、全身性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其中实验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44.5±2.4)岁,病程为5个月~17年,平均病程(8.8±1.4)年;对照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5.7±2.8)岁,病程为9个月~17年,平均病程(9.1±1.6)年。以上两组患者的临床常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全部开展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消除患者顾忌和担忧,同时叮嘱患者在治疗期间多食用易消化食物,叮嘱患者多摄入水分。对照组开展常规盆底肌训练,予以患者Kegel训练方案,指导患者开展缩肛动作,每次动作坚持3s,之后再放松,3次/d,15min/次,连续治疗3个月。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开展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先指导患者侧卧于病床上,对肛门和周边皮肤使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和消毒,之后在导管上涂抹润滑剂,置入患者肛门10~12cm位置,置入导管后引导患者放松全身。选用盆底电刺激治疗仪,并设置脉宽为250μs、频率为50Hz。与主机相连,临床医师指导患者放松、收缩肛门肌肉,根据患者接收强度调节强度。在治疗阶段告知患者尽量少说话,叮嘱患者尽量避免咳嗽。每次治疗时间为55min~1h。治疗第1周为1次/d,之后改为2~3次/周。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指标 (1)对患者盆底肌力使用国际通用的会阴肌力测试法进行评价[4],共包括六个级别,刺激后肌肉收缩坚持5s以上为Ⅴ级、坚持4s为Ⅳ级、坚持3s为Ⅲ级、坚持2s为Ⅱ级、坚持1s为Ⅰ级、坚持0s为0级。(2)对患者盆底肌疲劳度进行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治疗仪检查。(3)记录直肠肛门抑制反射、肠最大耐受容量、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4)经治疗患者的大便性质和频率均恢复则为显效;治疗后大便性质和频率均明显缓解则为有效;治疗后大便性质和频率未改善或加重则为无效。1-无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实验数据均通过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实验组为94.44%,对照组为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P=0.041<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盆底肌力分级情况对比 在盆底肌力的Ⅴ级、Ⅳ级、Ⅲ级、Ⅱ级上,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盆底肌力分级情况对比[n(%)]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盆底肌疲劳度对比 在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和Ⅰ类肌纤维疲劳度上,实验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盆底肌疲劳度对比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肛门直肠测压对比 在肠肛门抑制反射、直肠最大耐受容量、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上,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肛门直肠测压对比

3 讨论

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再加上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致使便秘发生率不断提升[5]。临床常见的一种盆底疾病为盆底功能失调型便秘,同时还是慢性功能性便秘之一,该疾病通常是耻骨直肠肌和肛门外括约肌排便阶段出现反常收缩,最终引起的直肠排空障碍疾病[6]。会严重损伤患者身心健康,并减弱其生活质量。临床针对此种疾病常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手术治疗、生物反馈治疗法、药物治疗等,其中手术治疗会带给患者一定损伤,加重其痛苦。而药物治疗虽有一定成效,但是药效缓慢且效果欠佳。临床盆底肌训练是现阶段临床使用率较高的方案之一,此种方式能够使患者主动收缩盆底肌肉,进而提高盆底肌肉功能,以有效改善盆底肌肉的收缩力,并延长收缩时间[7-8]。此种方式虽有一定效果,但是需患者长时间坚持治疗,部分患者依从性较差,无法达到预期功效。随着临床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反馈治疗方案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是利用个电子工程技术开展治疗,将人体无法感知的病理与生理活动变为能够感知的信息,通过生物反馈引导患者感知自己的生理变化,之后再进行调节,起到治疗作用[9-10]。

在本次观察中,对照组开展常规盆底肌训练,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开展生物反馈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和对照组的77.7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盆底肌力的Ⅴ级、Ⅳ级、Ⅲ级、Ⅱ级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和Ⅰ类肌纤维疲劳度全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肠肛门抑制反射、直肠最大耐受容量、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对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底肌功能失调情况时常伴有便后不尽感、排便费力等情况,开展生物反馈疗法,能够有效改善不协调排便行为,治疗过程中会引导患者如何正确排便,也就是排便过程中松弛肛门外括约肌并提高腹腔压力,调节直肠和肛门之间的关系。此种治疗方式可以模拟盆底肌放松,改善出口梗阻,以起到促进排便的作用。这就表示开展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显著延长盆底肌肉收缩时间,有效的缓解盆底肌疲劳度,改善肛门直肠压力,帮助患者恢复正常排便。

总而言之,盆底肌功能失调型便秘应用生物反馈进行治疗,可取得显著临床效果,增强盆底肌功能。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盆底肛门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肛门瘙痒如何治疗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改良肛门镜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肛门瘙痒不能挠
卫生纸也能治疗肛肠病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